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5287.2016—2017学年度 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6
浏览数:131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石陪华在《中国历史纵横》写道:
“
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
材料说明( )
A.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
B.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C.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
D.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技的进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意在说明( )
A.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C.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其危害小于分封制
D.郡县制与分封制互有利弊,应相互借鉴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符合下列材料的主题是( )
A.分化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B.权力由皇帝身边远的人向皇帝身边的人转移
C.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据统计,北宋时,科举出身的官员占了总官员的40%,而在唐代这一比例只有15%。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的进步
B.科举制度的完善
C.统治者的政策
D.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
男人就是城邦。
”
这从侧面说明雅典民主( )
A.直接民主的特点
B.城邦利益高于一切
C.是少数人的民主
D.建立在城邦基础上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是(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维护广大平民利益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
A.分权与制衡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共和原则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道:(禁烟运动)
“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
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C.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1937年5月,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文中,提出了
“
为民主和自由而斗争
”
的口号。据此分析,符合该报告的主旨是( )
A.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C.中共己独立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凝聚抗日力量是赢得国家独立的法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以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来维护西方世界的安全。而基辛格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却采取了通过美国与苏联的对话和合作的方式来共同促进国际秩序的稳定。美国这一政策的演变( )
A.表明美国已经放弃了世界霸权主义政策
B.成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C.体现了美国国力变化下外交策略的调整
D.说明美国沦落为世界二流国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直到夏、商、周三代,六畜才逐渐齐备。……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这表明,夏、商、周时期( )
A.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时期
B.农牧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
C.农业养殖起源并得到了发展
D.游牧文明引领农业文明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唐代长安城坊格局井然,
“
坊
”
是居住区,四周有围墙,有两门或四门供人进出。一般人不准凿墙开设私门,也不准朝着大街开设店铺;
“
市
”
是交易区,日中击鼓二百下开市,日落前击钲三百下散市。这表明( )
A.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长安城布局体现了皇权至上
C.长安城以政治功能为主
D.统治者重视规范市场交易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C.政府摒弃了抑商政策
D.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方式落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徐光启在《海防迂说》中说:
“
厉禁之后又负其资而不偿,于是倭舡至而索负,且复求通;奸商竟不偿,复以危言撼官府,倭人乏食,亦辄掳掠。
”
据此推断,徐光启认为解决倭患的主要方式是( )
A.严惩
“
奸商
”
B.厉行海禁
C.进行正常的对外贸易
D.安抚和镇压并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近代)中国在旧工业(乡村手工业)中失了位置的人,虽然跑到都市中去,但是都市中的新兴工业还在幼稚时期,不能收纳乡村中投往都市的人口,因此造成中国今日乡村与都市的普遍失业现象。材料揭示的实质问题是,近代中国( )
A.城乡人口的流动
B.新兴工业规模小
C.经济结构的变动
D.城市化进程停滞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记载,1913—1918年期间外国出口中国的数量变化,分别是:英国出口量由9600万两降到4900万两,法国出口量由520万两降到150万两,德国出口量由2800万两降到零。这种变化( )
A.受到中国政府对德宣战的影响
B.反映了英法德与中国矛盾尖锐
C.深刻影响中国民主革命的走势
D.原因是西方工业品质量的下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下图为
“
1953-1973年中国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
,下列对1953、1958、1968、1973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1953年中国GDP超高的增长率是因为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B.1958年中国GDP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是因为
“
文化大革命
”
的开始
C.1968年中国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根源是周边国家形势的恶化
D.1973年中国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1982年陈云在阐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时说:
“
这就像鸟一样,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合适的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笼子大小要适当,但是总要有个笼子……”。陈云主要强调( )
A.市场的调节要在计划许可的范围之内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利于企业发展
C.计划经济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D.市场经济容易引起社会性质变化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
哥伦布的功绩恰恰在于他打开了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的建立则大大推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
材料认为哥伦布的功绩在于( )
A.加速西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B.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C.客观上有利于整体世界的形成
D.加速了西班牙向资本主义转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列宁指出,苏维埃政权
“
培植
”
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最终目的是以迂回包抄的办法代替正面冲击资本主义。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当时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
B.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成功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有利于经济的稳步恢复和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罗斯福在1932年总统竞选演说中讲道:“……政府责任之一,是照顾那些陷入逆境以致没有帮助就连生存必需物资也得不到的公民,这一职责是每个文明国家都公认的……”这表明罗斯福的出发点是( )
A.调整农业政策
B.整顿全国财政金融体系
C.稳定社会秩序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20世纪)6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大批涌入欧洲,欧洲的公司董事、银行家、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官员们和各国政府都充分了解这种局势。他们认为,建立更大的公司来对付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是关键所在。材料表明欧洲走向联合( )
A.为了重振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
B.时刻面临美苏争霸的严重威胁
C.在于发展欧洲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
D.推动欧洲企业管理方式的根本变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据统计,二战前的1913—1938年,世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只增长0.7%,而到战后的1948—1976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7.7%。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各国贸易壁垒被取消
C.美元成为国际结算货币
D.国际贸易组织纷纷建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财神信仰形成较迟。主要在民间流行。明朝,从吴中(今江苏扬州)一带开始,形成了每年正月初五
“
接财神
”
的习俗。不同的地区崇拜的对象不同,导致担任财神爷的角色纷杂,最普遍崇拜的是
“
正财神
”
赵公明和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另有
“
文财神
”
比干和范蠡,关公被人们尊为武财神,
“
准财神
”
是刘海蟾,港澳台地区祭祀财帛星君李诡祖。还有的地区把
“
太白金星
”
等供奉为财神。这些财神都是公平、正直、忠义之士,自然不会保佑人们去发不义之财。
——摘编自《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财神崇拜》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用黄金来增加收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但当时的西欧黄金严重缺乏。《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黄金遍地的
“
人间天堂
”
,欧洲有很多人沉迷于
“
寻金热
”
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摘编自孙梅《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困惑》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
“
财神崇拜
”
和欧洲
“
寻金热
”
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
“
财神崇拜
”
和欧洲
“
寻金热
”
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13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在国际斗争中,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在建国后的三四年中,我国同苏联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种专项协定和议定书等,共达 110多种,而与其他国家订立的各种协定,总共才二三十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根据材料,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方针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施背景方面予以简要说明。(说明:只答一种变化趋势即可。要求史实准确)(1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
“
福利国家
”
。 1945年英国陆续颁布了
“
国民保险法
”
、
“
国民工伤保险法
”
、
“
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
”
“
国民救济法
”
。这些法案使英国基本上建成了一套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一般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补助。社会保险主要包括退休、医疗、失业、工伤事故保险等。 社会福利补助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给低收入或无收入者以一定的经济补助,以保障他们必需的物资生活条件和一定的社会生活享受。例如医疗保健服务、国民免费教育、交通补助、住房补助、儿童营养补助、单亲家庭补助与多子女补助等。
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税收和各种地方税收。……社会福利开支已经占各国财政收入的1/2到2/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
——摘自姜霁青《当代西方
“
福利国家
”
政策析评》
(1)根据材料指出当代西方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内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西方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8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