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5.2016—2017学年度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36 浏览数:170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已形成一整套细腻的技术,从选种、翻土、播种、除草、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到收获,都给予农作物以最好的生长环境,以获取最好的收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生产模式是(  )

A.男耕女织B.种养结合C.精耕细作D.自给自足

2.

下表是战国时期《考工记》的有关记载,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类别

原文

%

%

钟鼎之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6/7

1/7

8571

1429

斧斤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

5/6

1/6

8333

1667

戈戢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

4/5

1/5

8000

2000

A.铁器铸造技术达到相当高水平B.青铜器合金技术得到较好总结C.青铜器铸造技术领先世界水平D.铁器成为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

3.

经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而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商业店铺,鳞次栉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管辖B.商业繁荣与城市相联系C.当时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D.长安城以经济职能为主

4.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下列物品中,可能出现在汉代丝绸之路的是(  )

A.玉米、罗马金币B.玉米、青花瓷C.丝织品、罗马金币D.丝织品、珐琅彩

5.

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平民)制度,户籍标明姓名、年龄、籍贯、爵级、身高、家口、财产等项目。州郡每年都要向中央申报管区内的户口数和垦田数。其中入户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民。这一制度(  )

A.不利于汉代的社会稳定B.具有征收赋役的重要功能C.有助于政府征收商业税D.成为控制人口的唯一手段

6.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商人,秉承这样一个传统,他们不是想方设法去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器,而是千方百计想从官方获取捕鼠的特权。在这些商人看来,如果没有获取捕鼠的特权,再高效的捕鼠器,都无法工作。材料说明了(  )

A.古代商人有独立的经商意识B.中国古代一直存在 工商食官 C.古代商业对官府的依赖性强D.古代商人深受特权社会剥削

7.

古代中国缺少白银,明朝以前基本都用铜钱。但是到了18世纪以后,西南少数族群女性服饰和首饰大量使用白银,成为一种风俗,苗族女儿出嫁时所戴白银动辄几十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是因为(  )

A.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B.西南地区得到重点开发C.清朝农业经济迅速发展D.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繁荣

8.

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材料说明了新航路的开辟(  )

A.使人类加速向近代文明转变B.导致美洲传统社会走向解体C.推动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D.直接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9.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各种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仅土豆一项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1900年两百年间增长25%,使欧洲城市化率增加27%到35%,并帮助催化工业革命的产生。由此可知(  )

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B.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深远影响C.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高产作物

10.

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说: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早期殖民扩张B.商业革命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11.

马克思曾经说过: 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有学者指出, 未来的景象 并不是指 现代化的样板与前景 ,而是指 现代的灾难 。这里的 灾难 可能是指(  )

A.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道路B.科学推动技术的快速进步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工人阶级遭受到沉重剥削

12.

下面是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对比表。由此可知(  )

国家

1890

1910

英国

145

171

德国

71

112

法国

36

479

奥匈帝国

197

29

俄国

109

30

意大利

45

5

A.意大利工业生产率最高B.德国成为工业后起之秀C.各国工业化水平不平衡D.英国工业保持领先地位

13.

柏杨这样描述近代中国的一场改革: 政治腐败和官员的贪污无能,使新建立起来的金碧辉煌的军事力量,不过是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这场改革(  )

A.率先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B.一定程度推动了自然经济瓦解C.从经济领域深入到了政治领域D.基本实现了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14.

有学者研究发现,洋务企业的病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厂所依赖的洋人中有不少技术水平低下者在滥竽充数。二是官办企业的定额经费导致工匠依样画葫芦,阻碍技术创新。三是企业管理者不懂技术,管理水平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洋务运动资金保障严重短缺B.洋务运动背离了近代化潮流C.洋务企业管理体制弊端重重D.中体西用 思想是错误的

15.

20世纪初,随着国货运动的日益深入,一批国货品牌迅速崛起,质量有很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可以与垄断中国市场的洋货相匹敌,被誉为 国货奇迹 。产生 国货奇迹 的客观因素是(  )

A.实业救国思潮B.抵制洋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D.巴黎和会

16.

20世纪初,顺德生丝出口量占全省80%以上,被誉为 南国丝都 。然而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大批丝厂倒闭,全县仅剩24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企业的压迫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经济危机的冲击D.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

17.

1933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增加美元发行量,推动美元贬值。凯恩斯盛赞罗斯福总统做得极其正确。凯恩斯盛赞罗斯福,是因为该政策有助于(  )

A.消除经济危机B.全面推行以工代赈C.刺激出口贸易D.确立经济霸主地位

18.

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采取了扩大政府开支、一定程度顾及民生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其政策也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他们可能会极力反对(  )

A.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B.改革银行体系C.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D.兴办公共工程

19.

列宁说: 战时共产主义 是战争和经济迫使我们实行的……。符合这一思想的具体做法是(  )

A.允许本国、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B.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实行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0.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对斯大林时期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造成苏联农业长期落后B.苏联农业获得了快速增长C.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D.促进了轻工业的长足发展

21.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B.新的世界大战一触即发C.乔治凯南在危言耸听D.美苏间的冷战即将开始

22.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咨文中指出:要造成一种局势,促使我们和其它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这种说法(  )

A.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B.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C.突显了美与德、日之间的矛盾D.促进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

23.

毛泽东曾在50年代初指出: 在最近几年中间,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私有的东西)自发势力一天一天地发展,新富农已经到处出现。 为此,我国采取的举措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C.全民大炼钢运动D.阶级斗争

24.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主动伸手与周恩来相握。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中美两国利益的需要B.冷战局势宣告结束C.中美邦交实现正常化D.中国经济实力增强

25.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 。这反映当时(  )

A.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B.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D.农村生产力得到快速提高

26.

赫鲁晓夫认为,苏联农业发展不足的原因,首先是 在农业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 。为此,他推行(  )

A.新的经济体制B.物质利益原则C.种植玉米运动D.加速发展战略

27.

1960年,美国罗伯特·特里芬提出 特里芬难题 :美元应大量发行以满足国际结算和储备需要,同时美元应减少发行以维持美元币值的稳定和坚挺,而美元在 信心 实力 之间不可兼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完全崩溃B.要求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C.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稳定性D.要求美元终结世界货币职能

28.

《平凡的世界》里的田福堂老人开始并不情愿承包土地这件事。但一旦看到双水村一队在单干后的产粮状况,他立刻意识到,以前的做法不会让双水村的农民生活得更好。 以前的做法 不会让农民生活得更好,主要是因为(  )

A.小农经济的落后性B.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C.农业改造的滞后性D.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

29.

20世纪90年代,城乡经济十分活跃,城市第二、三产业相当兴盛。国家粮食生产丰足,粮食供应已与户口脱钩,农村进城务工人数剧增。发生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二元户籍制度取消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C.实行包产到户政策D.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0.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地区的金融保险业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有学者将其归因于制度的释放。关于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正确的是(  )

A.上海浦东的开发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经济特区的设立D.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1.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战略格局进入了一个转型期。两极世界对峙的结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关于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多极格局已然形成B.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C.一超多极格局形成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32.

1999年底,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期间,反全球化运动者掀起 西雅图风暴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世贸组织违背多数国家意愿B.在多数国家全球化弊大于利C.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不容忽视D.反全球化运动成为时代主题

33.

2016年6月外国媒体报道,英国 脱欧 公投结果出炉, 脱欧 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将正式与这个大家庭说 再见 。这反映了(  )

A.欧洲经济集团已经过时B.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C.北约内部发生严重分歧D.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弊端

34.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非常迅速,大大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把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此外,跨国公司在解决东道国就业问题、促进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增长、推动全球贸易的扩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

A.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缩小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C.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D.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的秩序

二、材料阅读

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明朝时期南京、北京是中国南北的两大城市。除此之外,中国还有30多个大城市。如苏州城南北长12里,东西宽9里,周长34里53步9分。四大名城中的景德镇,明时人口约为10万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使中国原来的封建城市无论是规模、类型结构,还是布局以及性质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开始向近代城市转化,如无锡、内江等城市。还有一些新型城市的兴起,同铁路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王辉《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化及其动因的比较研究》

材料三 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在1760年以前,人们从乡村教区不断向市镇迁移,以及从市镇向都市迁移。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大小城市选定了住所……大的地区性城市发展迅速,如格拉斯哥、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谢菲尔德、里兹、艾丁堡是当时英国的七大城市。在1801年这七大城市人口均不超过10万人。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规模》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城市发展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的原因。(4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化进程的认识。(2分)

3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应该尽量少干蠢事,尽快地纠正已经干了的蠢事,尽量冷静地考虑:在什么时候,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方法完成,哪些任务不能用革命方法完成……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 改良主义的 、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

——摘引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如鸠山内阁《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池田内阁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

——摘选自铁血网《世界历史》

材料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对于有五千年自然经济的历史、又经历了40年计划经济的中国而言,让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是一场革命。

——摘选自《中国青年报》(李义平文)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这一观点的具体内容和提出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改革的特点。(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三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启示。(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