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7.2016—2017学年度 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4 浏览数:949

一、单选题

1.

《左传·僖公》记载: 冬,(鲁禧公和晋文公等)会于温,讨不服也。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卫侯不胜……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 材料表明(  )

A.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强化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2.

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薄葬之意),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 下列思想主张与材料出自同一学派的是(  )

A.为政以德B.严刑峻法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

3.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 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 革命 ,虽然这 革命 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 这场革命(  )

A.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4.

《资治通鉴·唐纪》: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举措(  )

A.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矛盾B.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C.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5.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唐代尚未使用雕版印刷B.宋代已广泛使用活字印刷C.宋代活字印刷日臻完善D.宋代雕版印刷术普遍使用

6.

《明史·解缙传》载:明成祖入京师,解缙 擢侍读,命与黄淮、杨士奇……(等人)并直文渊阁,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 后明宣宗还授予阁臣票拟之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解缙开创了明朝的内阁制度B.阁臣任职内廷形成稳定内侍机构C.阁臣实际上已参与军国要务的决策D.明宣宗时期内阁权力膨胀地位上升

7.

中国古代文学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作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怀。阅读下面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8.

苏轼曾言 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中国画追求 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 的韵味。下列绘画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

9.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C.西方思想文化开始向中国渗透D.洋务运动由此产生

10.

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 材料中先生的政治主张是(  )

A.主张民主共和B.提倡民主科学C.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中体西用

1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宣言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是(  )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③扶清灭洋 ④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A.②③①④B.③②④①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

12.

中国共产党曾在宣言中提出: 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们!一切有爱国天良的军官和士兵兄弟们!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神圣事业的党派和团体的同志们!……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与红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各种反日义勇军一块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 材料表明(  )

A.欧亚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蓬勃兴起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C.民族矛盾促成国内政治力量分化重组D.中共从幼稚开始逐步走向成熟

13.

中共中央军委电文: 整个形势即将改变,你们及陈邓即有可能向徐蚌线迫进,那时蒋介石可能将徐州及其附近的兵力撤至蚌埠以南。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 这次战役实施(  )

A.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B.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C.标志着长江以北战事结束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14.

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讲道: 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我们正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以上内容体现在下列哪一著作中(  )

15.

1953年周恩来总理宣布: 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我们愿意同一切愿意维持和平关系的国家恢复和建立贸易关系,发展和平经济。 这一原则出台的背景是(  )

A.中国外交工作打开了新局面B.周边地区局势开始缓和C.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D.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亦确立

16.

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两首诗歌创作背景基本相同B.乡愁 是国共内战造成的民族之殇C.酷炎的夏日 是指日本的殖民统治D.两位诗人都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17.

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 下列属于 这一群优秀的人物 范畴的是(  )

A.普罗塔格拉B.但丁C.马丁·路德D.达尔文

18.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说道: 我们总得承认他作为一个社会力量有极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地位主要来自他的打动感情及打动当时所谓的 善感性 的力量。他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还是那种与传统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 材料中的 主张(  )

A.君主立宪制B.人生而自由C.启蒙运动核心是理性D.三权分立

19.

他开始写作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方式,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 这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史学家丹纳对一位法国作家的评价。下列属于 的作品是(  )

二、材料阅读

20.

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四科取士 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与之对应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4分)
(3)据材料三、四,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2分)

21.

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医院以济疾苦。

——洪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 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所学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 中学 来),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洪仁玕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2分)
(2)据材料二指出 物质改革 是指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对待东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 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的原因及其实践。(4分)
(4)材料四表明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阶段性特征。(4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感动中国推选员阎肃对钱学森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先驱很多都参与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数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发现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牛顿的研究都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观察和人类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他的研究获得了各方的赞誉。

——[美]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三 自17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海顿在《创业》中写道: 天空向我们揭示神的荣耀 。有些人(注:启蒙思想家)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

——[法]J·阿尔德伯特《欧洲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学森入选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的理由。(2分)
(2)材料二中 牛顿的发现 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科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完美的世界 有哪些突出的特征。概述其影响。(7分)

23.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 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三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俄国 一直停步不前 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解决农民与土地问题上所持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指出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 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历史进程的影响。(3分)

24.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民族主义者,甘地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9年,当大英帝国的地位受到布尔战争(英国人和布尔人为争夺南非殖民地的战争)挑战时,甘地自愿服务组织了一个志愿战地救援队……1906年,面临祖鲁人(南部非洲民族之一)的叛乱,甘地再次组织担架队……1914年,英国与德国爆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甘地在伦敦又招募了一支志愿救护车队……甘地之所以这样不遗余力的竭诚奔走,是相信,凭借着这样的付出,能够为印度同胞在帝国中赢得一种完全平等地位。

——凯瑟琳·布什《甘地》

材料二 当甘地长途跋涉到达海边双手捧起一把盐时,英国殖民当局为之震动。史学家认为,正是这次 盐游行 迫使英国殖民当局举行正式谈判,并且最终使印度在1947年取得独立。这次游行被称作是印度独立奋斗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印度:重演盐游行

材料三 大批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人在每个车站聚集起来欢迎他(甘地)。但是,我怀疑他们是否理解了甘地的话: 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 ……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已经难以改变。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为英国 不遗余力的竭诚奔走 的目的。(2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 盐游行 印度独立奋斗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3分)
(3)材料三中的 独特方式 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并分析其影响。(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