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涌现出众多的
“时代梦想家
”,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肩负时代使命,推动时代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建元年间(前140年—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拘留了十几年,趁匈奴发生内乱时脱逃,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 美国是最早拥有和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它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1950年,邓稼先(见图5)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64年,在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4月23日上午,袁庚塑像(见图六)在 蛇口海上世界揭幕。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 国经济特区雏形,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摘编自《深圳晚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 (1)①根据材料一,张骞
“毅然应募
”出使西域的使命是什么?(1分)②文中的
“陆路通道
”指的是什么?(1分)它的开通有何意义?(1分)
(2)①材料二中的
“十月革命
”是什么性质的革命?(1分)②材料反映出李大钊在中国传播了什么思想?(1分)该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哪一政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①材料三中,邓稼先回国时,中美关系处于怎样的状态?(1分)②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有哪些重大意义?(2分)
(4)①材料四中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哪一次会议的伟大决策?(1分)②根据材料,袁庚被誉为
“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的原因是什么?(1分)③结合所学知识的,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从精神品质方面,归纳以上
“时代梦想家
”的共同点。(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