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2.2016—2017学年度 浙江省衢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38 浏览数:117

一、单选题

1.

今年的热播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也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下列官职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是(  )

A.刺史B.郡守C.同平章事D.三司使

2.

元朝沿宋、金旧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官僚机构。下列机构为宋元共有的是(  )

A.政事堂B.枢密院C.宣政院D.军机处

3.

丘逢甲晚年在一首诗中写到: 弃地原非策,呼天倘见哀。百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诗中提到的 弃地 事件发生在(  )

A.1842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

4.

1938年1月,蒋介石召集第一、第五两个战区团以上军官训话: 现在我军战略,就是东面要保持津浦铁路,北面要保持道清铁路,来巩固武汉核心基地。 为此,国民政府组织了(  )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5.

1911年10月11日,某城贴满了告示,上面写道: 今奉军政府令,告我国民知之:凡我义师到处,尔等不用猜疑。……共图光复事业,汉家中兴立期。建立中华民国,同胞其毋差池! 这座城市是(  )

A.北京B.南京C.上海D.武汉

6.

对右面所示两份历史文献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由代议机关制定颁布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C.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D.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

7.

1927年,天津《大公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 党军去秋突出武汉,今春进陷苏浙,世人惊为意外,渐认为南北势力将有不可测之变化。 这说明(  )

A.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兴起B.国共合作取得巨大成功C.北伐实现了中国的统一D.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

8.

1954年下半年,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表示,社会主义可以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王国共处,并希望美国也采取和平共处的政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正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公认C.中国外交完全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差异D.美国开始改变对新中国的敌视态度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图所示的五个省级自治区,按其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⑤③④B.②①④③⑤C.①⑤②④③D.③②①⑤④

10.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毛泽东提出: 要给基辛格吹天下大乱,形势大好,不要老谈具体问题。我们准备美国、苏联、日本一起来瓜分中国。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邀请他来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威胁B.世界形势对中国非常有利C.美苏两国已经结束对抗走向合作D.毛泽东希望借助美国抗衡苏联

11.

下图所示的公开信被视为新时期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基础。在这一公开信发表的当天(  )
①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②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三次合作
③两岸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④全国人大通过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2.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写道: 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受新的失败。 这项措施是(  )

A.颁布 解负令 B.设立陪审法庭C.成立 四百人会议 D.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13.

在古罗马的法定诉讼时期(前450年—前150年),上诉人如果要求收回财产权,则必须手持一根象征控制权的小棒并用它触碰该物品,同时还须按照惯例说几句话。如果要求说出的字眼与规定不符,法官必须指明诉讼无效。这说明当时的罗马法(  )

A.仅适用于罗马公民B.私法规范相当完善C.注重形式、程序繁琐D.提高了平民的经济地位

14.

1711年,英国下院通过对法停战法案,但被在上院占据多数的辉格党贵族所阻挠。为此,安妮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12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使英国退出了战争。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国王仍拥有一定权力B.《权利法案》遭到破坏C.上院的权力大于下院D.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权力

15.

在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代表提出,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这一议案引发了尖锐的冲突,其中反对最激烈的代表应该来自(  )

A.大州B.小州C.南方D.北方

16.

汉代冶铁业获得很大发展,其中一项成就 用力少而见功多 是中国史上最早运用水力来生产铁器的记载 。这项成就是(  )

17.

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长江和汉水流域许多贫瘠的土地得到广泛开发,并容纳了大量移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技术的革命性进步B.水利工程的大量修建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

18.

1920年,江苏南通唐闸镇(别名 唐家闸 )人口已接近5万人,通扬运河沿岸工厂林立,商业繁荣。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 唐家闸 三个字。与这一现象关系最大的历史人物是(  )

A.陈启源B.方举赞C.荣宗敬D.张謇

19.

中国一位科学家曾在某特殊时期发表文章称: 如果把这个(太阳)光能换算农产品……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该特殊时期是(  )

A.三大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

“(1992年)消息很快传了出来。不久前还在说 市场经济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 的人一个个垂头丧气……那些整日里惶惶不可终日、担心打开门被警察拷走的民营企业家……确定了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后,当即抱头痛哭。 这条消息 指的是(  )

A.十四大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邓小平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中国政府从此不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D.国有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21.

下图是富尔顿的 克莱蒙特号 试航成功场景,对这一时期重大发明的认识不恰当的是(  )

A.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B.密切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C.为世界市场粗具规模提供了技术条件D.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2.

1893年,海伦·凯勒在参观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时,贝尔的一项伟大发明让她懂得了 电如何可能超越时空限制传递信息的,就像普罗米修斯从天上为人类偷火一样 。这项伟大发明是(  )

A.电灯B.电话C.电车D.留声机

23.

在新政的第一年,罗斯福的支持率就高达90%,一名仰慕者解释道: 我的老板是个狗娘养的,而罗斯福先生是白宫里唯一明白这一点的人。 这名仰慕者对罗斯福的好感最主要源于(  )

A.《紧急银行法》B.《农业调整法》C.《全国工业复兴法》D.《社会保险法》

24.

某一经济模式虽然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采用这一经济模式的国家是(  )

A.美国B.日本C.联邦德国D.英国

25.

在克林顿总统的努力下,众议院通过了两个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如果要给这两个协议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经济全球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C.重商主义D.新经济 时代

26.

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要稳定各国的货币,以及监察外汇市场。它不会放款,然而,它有储备金供国家借用,以在短时间内稳定货币,所借款项必须于5年内清还 。该组织是(  )

A.世界银行B.关贸总协定C.亚太经合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7.

《商君书》中提到,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下列观点与其相似的是(  )

A.制天命而用之 B.兼相爱、交相利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28.

如何看待人性是永恒的话题。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主张 性有善端,心有善质 ,有的认为 人类天性本善 。下列思想家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
①荀子 ②董仲舒 ③卢梭 ④孟德斯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9.

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典籍中提到指南工具或指南针技术的有(  )
①《韩非子》 ②《抱朴子》 ③《武经总要》 ④《梦溪笔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0.

汉字中有这样一种字体,它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极富图案美。下列作品中用该字体书写的是(  )

31.

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 这一运动是(  )

A.护国运动B.护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32.

中国独特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提供了武装的中国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毛泽东认识到这种 可能性和必然性 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

33.

号外指的是定期出版的报刊除按编号发行之外,遇紧急消息须及时报道而临时编印的增刊。下列号外按其发行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①④②③

34.

历史学家钱乘旦指出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角色 反映了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冲击着传统社会之时,在英格兰存在着一种普遍增长的不安情绪和怀疑思潮,近代人的主观反省和自我怀疑构成了该角色行为的基础。 该作品应该是(  )

A.《神曲》B.《十日谈》C.《哈姆雷特》D.《蒙娜丽莎》

35.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一个法则,按照这个法则, 宇宙中的每一个物质的颗粒都吸引其他每一个颗粒 。这个法则是(  )

A.惯性定律B.加速度定律C.万有引力定律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二、材料阅读

36.

区域一体化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随着美苏关系的恶化,推动欧洲联合、实现西欧统一,成为了 冷战 格局下的现实目标。美国意识到大战对西欧的破坏大大超过预料,光靠诸如美英财政协定之类双边的零敲碎打的援助已无法奏效。要实现美国设计的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必须先有一段由美国单独支撑的过渡时期,帮助西欧从废墟中恢复起来,同时利用西欧迫切需要援助,把欧洲联合或统一运动纳入美国的轨道。

——整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

材料二 欧盟外交大事记(部分)

1994

与俄国签订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

1996

与亚洲10国首脑在曼谷举行首次亚欧会议美国未参与

2000

与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签订第五个《洛美协定》,进一步扩大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帮助。

2001

严厉批评美国废除《京都议定书》的行为。

——整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积极推动 欧洲联合 的目的有哪些?(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冷战结束后欧盟的外交具有怎样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视角简要分析其对世界的意义。(6分)

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东印度公司解散后的英国商人,一脑门的做生意,抢市场,把一大堆西餐刀叉和钢琴之类运到中国。卖不掉,便以为是口岸不够,于是就逼政府把大英帝国的舰队开过来。……说起来,今天的先沿海,后沿江的区域开放,还是他们路线的翻版。英国人企图在这根 字型的水线上,按尺寸分割,把每个城市都变成新孟买、新广州。
材料二 只要进出口总量增加,改造自然经济,纳入国际大循环,口岸还是需要开发的。但是,中国的经济结构未调整到每个地区都能支持一个外贸口岸……至今在沿海、沿江城市看到与上海外滩同式样,却都小一壳的洋楼,孤零零的几幢,就可以想见当年的开发计划是如何破产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李天纲《历史活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人企图 把每个城市都变成新孟买、新广州 的原因和手段。(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和当代中国的对外开放都选择了 先沿海、后沿江 的路线?(2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口岸开发与自然经济解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分析英国 当年的开发计划 破产的根本原因。(5分)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对君权过重而思加以限制,是宋代以来的重大问题。理学希望从内的方面去约束君主个体的动机心意。明清之际的思潮则恰恰倒过来,要求从外的方面去约束。黄宗羲从理论上直接触及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比较彻底的主张。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

材料二 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伏乞上师尧舜三代,下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试图 从内的方面去约束君主个体的动机心意 的关键方法是什么?黄宗羲又提出了哪些 理论 主张 ?(5分)
(2)概括材料二中康有为的观点。他与黄宗羲在批判君主专制时所使用的武器有何不同?(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