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4.2016—2017学年度 四川省德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8 浏览数:200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这一变化表明(  )

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B.政治重心南移速度加快C.诸侯集权趋势日益明显D.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

2.

尚书本是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汉武帝任用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也可以 领尚书事 为名掌实权。据此判断,汉武帝时的尚书应属于(  )

A.内朝官B.外戚集团C.外朝官D.宦官集团

3.

唐代宰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这一做法有利于(  )

A.提高宰相议事的效率B.削弱皇帝的决策权C.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D.加强相权间的制约

4.

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

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汉代的刺史制D.元朝的行省制

5.

明太祖朱元璋借 胡惟庸案 诏罢中书省 ,但相权被废使皇帝与六部之间产生了一个权力真空。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明代皇帝(  )

A.提高六部的政治地位B.设立内阁来辅助施政C.任用宦官来参预朝政D.以特务机构充当耳目

6.

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 私养 家养 ,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 国养 。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  )

A.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7.

从古希腊历史看,演说雄辩之风在公元前8—6世纪蔚然兴起,公元前5—4世纪成为政坛时尚。与演说雄辩之风的兴盛直接相关的是雅典(  )

A.政权机构的建立B.工商业经济的发展C.贵族势力的削弱D.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8.

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 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作出这一评价主要依据是,罗马法(  )

A.在法律上保护了财产私有权B.保证了公民政治上的参政权C.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9.

1917年8月,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列举了革命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一切官吏由选举产生;公务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等。这些措施直接源于(  )

A.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B.国际工人协会的指示C.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D.巴黎公社的斗争经验

10.

在古代农业科技成果中,农具、耕作栽培这两类的科技成果数量最大,合计占农业科技成果总数的1/3。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  )

A.追求精耕细作B.重视耕织结合C.以家庭为单位D.满足自我消费

11.

战国时期,政府组织力量兴修的水利工程大量出现,如楚国兴修的芍陂,魏国兴修的引彰十二渠,秦国兴修的都江堰和郑国渠。这表明战国时期(  )

A.最高执政者已建立绝对权威B.各诸侯国加强治水方面的联合C.重农思想影响统治者的施政D.技术革命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12.

就阶段性特征而言,宋代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高峰。这一论断最有力的证据是宋代(  )

A.丝织品已远销地中海地区B.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C.以灌钢法制作出锋利兵器D.矿冶业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13.

以下是关于 古代商业 的情境,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4.

据南海沉船考古资料显示,14世纪之前,中国在东南亚的陶瓷贸易中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但明朝前期的沉船中,中国瓷器的数量却急剧减少,出现贸易上的 空白期 。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明朝前期(  )

A.商业发展受到严格限制B.政府厉行 海禁 政策C.瓷器业已失去技术优势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革

15.

读表1,根据表中信息可推知,当时中国(  )
表1 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统计表

年份

船只数

吨位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306

44

142099

8584

1849

331

133

142357

52547

1863

867

3400

300500

964309

A.对外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国内经济结构发生变革C.地区经济差异逐渐缩小D.新式交通工具广泛使用

16.

据统计,中国销往外国的面粉数量,从1914年的不足7万担上升到1915年的近20万担,到1918年已超过200万担,1920年更接近400万担。中国面粉外销数量剧增主要得益于(  )

A.政府奖励实业的措施B.民众抵制洋货的运动C.国内面粉工业的发展D.国际市场需求的扩大

17.

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并陆续制定和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暂拟章程》、《奖励华商章程》等。清政府此举意在(  )

A.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B.完善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C.抵制外国商业资本的入侵D.使政府直接控制经济活动

18.

有人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说,中国 如无1935年之法币政策,则无1937年之抗战 。这一言论旨在揭示(  )

A.抗日战争对经济的巨大破坏B.法币政策对生产发展的推动C.抗日战争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法币政策对官僚资本的抑制

19.

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道: 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 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 。此处的 大仁政 是指(  )

A.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完成对生产关系的改造C.全面推进大炼钢铁运动D.奠定工业化发展的基础

20.

图1和图2是1959年的新闻报道,它们可用来说明当时(  )

A.新闻报道遵循实事求是B.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发展C.倾错误严重泛滥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1.

1978年8月,中国农业代表团应邀到加拿大访问,代表团重点考察加拿大的农牧业生产、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研究、农场管理经验、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  )

A.指导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B.借鉴西方农业的发展模式C.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D.为农村经济改革提供参考

22.

以下是国务院从1992年起颁布和实施了的部分新政策。这表明,我国政府着力(  )

A.完善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对外开放范围C.减少对经济的干预D.构建经济法律体系

23.

有学者指出,我国的婚恋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以政治出身为主导、以文化资本为导向和以经济地位为重心的三个阶段。其中, 以文化资本为导向 盛行于(  )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24.

20世纪40年代,《大公报》不听国民党的 戡乱剿匪 训令 ,报上仍直书 中共 共军 ,坚持不让 字上版面。这表明《大公报》(  )

A.坚持独立办报的原则B.具有支持革命的倾向C.不关心现实政治斗争D.力促国共之间的合作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商代城邑中已有 。西周的市场多设在王宫的后面,并由 市司 管理。战国时,商品交换在市内进行, 过午则散 。汉代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 与居民区—— 是分开的,市场的启闭时间亦有严格规定。隋唐时期,市在大城市和各州、县都有设置, 大小市场皆有专官管理 ,对擅自翻越坊市间的篱笆、围墙者处重刑。北宋初年,市场不再以墙垣围圈,也不再有定时启闭的门禁制度。明清时期,商品的长距离流通推动跨区域市场的形成,商业城镇逐渐增加。

——根据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原来的国内市场被迫与世界市场接轨。在近代海运和陆运工具变革的推动下,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交易成为各贸易口岸城市商品市场的主要内容。沿海、铁路沿线等城市商品流通的主线,已经不限于以调剂本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而是洋货、机制品、土货等程度不同地形成了土货和洋货并存,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重,以对外贸易和埠际贸易为主的多元的商品流通结构。这就打破了自然经济的藩篱,逐渐建立与世界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殖民性质的市场格局。

——根据李颖《中国近代市场变迁及市场经济的产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 的发展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的市场与古代的 有何不同?并简析近代市场发展的影响。(1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建国以来十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

——整理自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解读材料,提取一项有关五年计划指导方针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清初,为了沟通中央和边疆的联系,清廷特设理藩院进行专管,同时又派将军、都统大臣等官员,驻扎各地,代表朝廷统筹全局,监督中央政令的推行。而一般民刑事务,如编审人丁、征收赋税等,都由经朝廷任命的所在民族头领,或土官、土司自行管理。在制度上,清政府也多依据各民族的传统,保留其原有制度,如蒙古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和新疆维吾尔族中实行的伯克制。在蒙藏等地区,清政府特规定:凡喇嘛寺庙、僧徒得登记注册,包括班禅在内的各大喇嘛转世,需经清廷认可才算有效。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摘编自白钢总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管理边疆民族地区政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简析清朝管理边疆民族地区政策的作用。(6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1895年,张謇在南通唐闸镇筹建大生纱厂,创建广生油厂、复兴面粉厂、资生铁厂等企业,使唐闸镇成为布局合理的工业镇。1904年在天生港建造码头,成立大达轮步公司,创办了通燧火柴厂等工业企业,形成了天生港港口镇的雏形。在南通旧城南部,张謇开辟了新市区,先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建立了第一所博物——南通博物苑,还创办了图书馆、医院等设施;在南通旧城西侧,开辟了商业街、戏剧场,建成了一些大型建筑物,如总商会、更俗剧场等。在旧城的南濠河,修建了东、南、西、北、中五个公园,大大美化了城市的环境,成为人们游览与休息的好去处。到1920年,南通的城市建设已初具规模。

——摘编自董正超 《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通在城市规划布局上有何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謇在南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贡献。(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