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8 浏览数:1229

一、选择题

1.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

2.

十三五 期间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 教育公平 的是(  )

A.因材施教B.兼爱C.有教无类D.仁政

3.

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

A.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4.

习近平在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就是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古丝绸之路 开通于(  )

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东汉时期D.三国时期

5.

有人这样赞美京杭大运河, 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

6.

陈寅恪先生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圆周率B.造纸术C.活字印刷术D.司南

7.

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很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为此,英国(  )

A.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B.在北京划定使馆界C.成立了 洋枪队 D.在中国开设工厂

8.

洋务派试图通过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 求强 求富 ,以挽救清王朝。洋务派为 求富 而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轮船招商局

9.

近代以来很多仁人志士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推翻清朝统治B.实现君主立宪制C.挽救民族危亡D.建立民主共和国

10.

2017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将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 八年抗战 一律更改为 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 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B.遵义会议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11.

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001A国产航母隆重下水,为海军生庆日喝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洋舰队B.华东军区海军C.东海舰队D.南海舰队

12.

下图的纪念馆主要是为了纪念(  )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经济特区的建立

13.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这20年是香港繁荣稳定发展的20年。香港回归祖国(  )

A.是 一国两制 构想的成功实践B.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C.贯彻了 求同存异 的外交方针D.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

14.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 入乡随俗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15.

在公元前五世纪,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这体现了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个城邦是(  )

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雅典D.古代罗马

16.

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发现了新世界。 发现了新世界 是通过哪一事件实现的?(  )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启蒙运动D.宪章运动

17.

下图是对近代西方某一政治文件的介绍。该文件(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宣布了美国的独立C.指导了法国大革命D.实行了三权分立原则

18.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运动有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改革前两国同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改革都实现了农奴的 解放 C.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9.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材料中的 这本书 是(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B.《共产党宣言》C.《人权宣言》D.《英雄交响曲》

20.

任何生物如果以任何方式发生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却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被选择。 提出这一理论的是(  )

A.牛顿B.爱迪生C.达尔文D.爱因斯坦

21.

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 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该同盟是(  )

A.三国协约B.轴心国集团C.三国同盟D.反法西斯同盟

22.

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 1917年 列宁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是(  )

A.新经济政策B.俄国十月革命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23.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对美国对日宣战演说中说: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美日 处于战争状态 的影响是(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D.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24.

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以 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为宗旨的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是(  )

25.

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天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下图是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  )

A.贸易保护主义不复存在B.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C.经济全球化趋势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二、材料题

26.

人类历史的进和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古代中国和日本,都曾通过改革方式促成社会转型,根据材料一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指出它们在社会转型方面的相同作用是什么。(3分)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2)材料中 欧洲生产的革命 指的是什么?根据上面的四幅 图片指出蒸汽机带来了哪些变化。(5分)
材料三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战国……此次转型是从封建到帝制……” 我国史上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动开始的……此次转型为从帝制到民治时代。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3) 我国史上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 开始于什么事件?请指出20世纪最初20年里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推动这次转型的重大事件及其意义。(10分)

27.

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和民族兴盛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有清一代,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使清王朝幅员辽阔,气势恢弘,成为亚洲头等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并且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留给今人一份宝贵遗产。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做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

——《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哪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6分)
材料二 林肯在废除奴隶制和维护联邦统一的战争中,顺应时势,排除障碍,推动了美国北方走向胜利,完成了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在这场关系到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中,林肯不仅使美国南北双方在政治上统一了起来,在经济上也成为一个整体,而且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这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而使美国在南北战争后不到30年的时间内,工业生产总值迅速跃居世界首位。

——《论美国内战中的林肯》(2)美国内战暴发的根源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历史作用。(6分)

材料三 苏联部长会议原主席尼·伊·雷目科夫说,苏联解体 给俄罗斯造成巨大损失——涉及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威信和作用……”, 涉及经济,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世纪末,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50%,而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期间下降仅仅22%”

——《苏联解体是俄罗斯的灾难还是进步?》

(3)根据材料分析苏联解体给俄罗斯造成哪些巨大损失,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28.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有多次战略误判,也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和经济封锁,以阻止和延缓中国的崛起。但中国从不向强势低头,一次次被逼得绝处逢生,走向今天的世界强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谈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政府内部在对华政策上产生严重分歧,最终形成 扶蒋反共 的对华政策。
美国政府花费60多亿美元,不仅没能挽救国民党政权,反倒让共产党用缴获的美式装备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并最终推翻了蒋家王朝。美国的这次战略误判,促使一个新中国的诞生,从而导致美国在华利益的彻底丧失。
(1)美国政府 扶蒋反共 对华政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彻底失败的标志是什么?(4分)
【对中国是否敢出兵朝鲜的误判】
1950年5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所谓 联合国军 在朝鲜仁川登陆,战火迅速向鸭绿江边蔓延,对刚诞生的新中国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美国错误地认为,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力军力薄弱,根本不敢出兵迎战。可是,在美国政治和军事将领的眼里军力薄弱的中国军队,竟把不可一世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败了,使中国军队一下子令西方刮目相看的世界强军。抗美援朝这一仗,不仅为中国打出了尊严,而且也赢得了持续至今的和平。
(2)根据材料概括抗美援朝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8分)
【对 中国威胁论 的误判】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先是拿 中国威胁论 说事,这一论调甚至影响了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在西方眼里,中国作为新兴国家,可能成为改变世界格局的力量,因此是西方共同要面对的 敌对 力量。
结果怎么样?中国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交往与合作,举办G20峰会和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宣扬 中国威胁论 的企图,并用史实驳斥美国的这一论调。(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