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5332.2018届 新课标全国卷高三摸底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全国卷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3
浏览数:249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韩非子指斥儒家
“
礼、乐、诗、书
”
的教条和
“
仁、义、孝、悌
”
的道德准则都是
“
愚诬之学
”
“
贫国之教
”
“
亡国之言
”
。这反映了韩非子( )
A.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制度
B.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
C.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
D.认为儒家影响力较小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唐太宗要求乡贡要经过州县官和当地尊长,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的人,难得参加乡贡,更难得被录取及第。下面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此举强调科举制重视对身份的审查
B.此举尽可能地扩大唐朝的统治基础
C.此举发挥了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
D.此举严格地把控科举制的录取比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黄墨舫杂志》记载:明代,景德镇
“
列市受廛,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
”
。据此可知,明代的景德镇( )
A.制瓷技术明显超过前代
B.民间制瓷业兴旺发达
C.不受政府抑商政策影响
D.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1862年浙江人叶澄衷在上海虹口美租界开设了近代上海第一家五金行号
“
老顺记
”
。由于叶澄衷注重信誉,不久美孚石油公司请由
“
老顺记
”
推销煤油,
“
老顺记
”
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该现象表明当时( )
A.部分民族资本家重视经营策略
B.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依赖于外商
C.外商企业刺激了民族工商业诞生
D.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起步较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1916年胡适说:
“
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
”
据此,胡适认为
“
造新文学
”
的关键在于( )
A.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
B.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
C.传承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优势
D.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优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1958年1月9日,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户籍制度的法律,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该法律确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人为地将户口分为
“
农业户口
”
和
“
非农业户口
”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B.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
C.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动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古代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发言时,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定,它要求公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观点的表述。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尽可能地保证平民的参政权
B.着力于防范专权现象的产生
C.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两面性
D.公民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1849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网络。上述现象反映了( )
A.英国殖民势力的衰弱
B.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要求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完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1973年11月,尼克松说:
“
欧洲人总不能两样都要,它们不能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合作,又在经济、政治方面与美国唱对台戏。
”
而勃兰特(时任联邦德国总统)在欧洲政治合作会议上指出:
“
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从属,美国在中东事务的做法直接影响欧洲的权益。
”
这反映了当时( )
A.欧洲与美国的矛盾尖锐
B.欧洲具有共同外交政策
C.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开放性试题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
“
机器代替人
”
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
“
机器
”
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摘编自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1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三、材料阅读
1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任何国家从农耕文明步入工业文明都同样经历过服装革新,传统繁琐的长袍长裙必然让位于现代简洁的短装短裙。显而易见,快速高效的机器生产无法与
“
长裾雅步
”
相融。何况革命党人正是以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为榜样,以西方民主政体为摹本,要求民国新政权换上新装,终结满清帝国顶戴花翎。1912年10月3日《民国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常礼服2种。其中大礼服分书用、夜用2种。书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夜用大礼服类似燕尾服,但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也分2种:一为西式,一为袍褂式,均为黑色,衣料采用国产丝,毛织品或棉、麻织品。女子礼服则只有1款,上用长与膝齐的对襟长衫,下用长裙,衫裙均加绣饰。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民国服制》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法律的方式将西洋服饰直接地、自上而下地引入中国,并以此为社会政治变革的手段之一。
——摘编自《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年
“
民国易服
”
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12年
“
民国易服
”
的影响。(9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误认为是
“
间谍
”
,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此外,这次战争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神经,让他们从中看出专制国(俄国)永远无法战胜立宪国(日本)的道理,从而促进了中国的立宪民权运动,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摘编自《日俄战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9分)
(2)依据材料,概括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造成的影响。(6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阮元(1764—1849),出生于扬州府城一个文武兼备的家庭。幼年、少年时代受父母的精心教育,为日后的学业精进打下良好的基础。阮元的家乡扬州府地处南北大运河咽喉之要津,讲学与办学之风甚盛,外地文士与当地士人结合,切磋学问,既培养了人才,也造成文风兴盛。阮元在家乡有机会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及与友人研讨学问,离开故里也能向乡前辈讨教。阮元是一个勤奋的人,聪明好学,不间断地研究学问,在治学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做,不是为标新立异而创异说。阮元治学领域广阔,经学、文字学、金石学、天文历算学、史学、地理学、校勘学,无不涉猎,尤专于经学,编撰有《揅经室集》《畴人传》《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广陵诗事》等巨著。李元度评价他说:
“
以经术文章主持风会,而其人又必聪明早达,扬历中外,兼享大年,其名位著述足以弁冕群才,其力尤足提倡后学,若仪征相国,真其人也。
”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阮元取得突出学术文化成就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阮元及其文学成就的影响。(9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