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6.2018届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新高三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3 浏览数:815

一、单选题

1.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2.

清人梁嵫《评书帖》认为要对不同历史时代书艺群体风格的整体审美把握,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以下属于 晋韵书风 的是(  )

3.

记述

出处

太祖初晏驾,孝章宋后使召秦王德芳。使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 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晋王

《涑水记闻·卷第一》

太祖即夜召晋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戮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癸丑,上崩于万岁殿,甲寅,太宗即位。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开宝九年公元976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赵光义遂继皇帝位。

《宋史·卷四·本纪第四》

十一月丙子,宋主匡胤殂,其弟炅赵光义后改名为赵炅自立

《辽史·卷八·本纪第八》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开宝九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赵匡胤死后其弟继承皇帝位B.使者与晋王赵光义合谋政变C.赵匡胤主动传皇位给赵光义D.赵匡胤之子才德不济难继大统

4.

读下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①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B.②是隋朝大运河中心,也是政治中心C.元朝时③瓷窑众多,成为著名的瓷都D.清政府在④处特许商行专营对外贸易

5.

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 贾而好儒 亦贾亦儒 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

A.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D.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

6.

鸦片战争后十多年间,以 指外国人,每每可见可闻于朝堂内外,《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国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一变化反映清政府(  )

A.外交观念发生改变B.已沦落为洋人的朝廷C.逐步实施平等外交D.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

7.

京师同文馆创办之初, 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学一二年后,洋文有成绩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为八两,后增为十二两。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 这从侧面反映了(  )

A.清末新政重视教育B.新式教育已成主流C.官办学堂待遇更好D.新式学堂招生艰难

8.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 原则 (  )

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9.

有学者说, 在现代社会发轫之初,王权与贵族之间建立一定的平衡,对现代民主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 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

A.法国君主派与共和派长期拉锯斗争B.美国建国初将邦联制调整为联邦制C.《大宪章》成为英国代议制的基石D.德国帝国议会与联邦议会相互制约

10.

当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 当今世界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 这表明(  )

A.发展中国家全国超越发达国家B.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需重构C.大国应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D.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二、材料阅读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自文艺复兴时代起,中央政权监督贸易,设置贸易实在障碍的能力扩大了。从 经济 上为保护主义辩护的理由多了起来,人们以 民族利益 进行干预。商人阶层政治权力的扩大伴随着此进程,而国家往往赋予他们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近代的保护主义变得更有组织、更为官方,从某种意义上讲更为有效。从15世纪末开始,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开拓国内外市场,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的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禁止羊毛出口,1660年的控制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1699年禁止羊毛制品进口的 羊毛法案 ,1700年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815年限制谷物进出口的新《谷物法》等等。

——摘编自(法)帕斯卡·萨兰《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

材料二 《大公报》也大谈苏联,还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 记者不可不读 之书。世界恐慌以来,贸易上从关税战争到集团的关税协定,从贸易限制到双方的数量限制协定…… 旧有的制度都在动摇,更不要说那些基础在旧有的制度而产生出来的学说 ,人为的操纵和干涉已成普遍现象, 统制经济已经风行全球 ;对经济侵略的国家而言,实施统制经济便如虎添翼;而对于被侵略的国家,如若丢掉统制经济则无出路可言, 我国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便藩篱尽撤,经济国防了无设备。列强新的侵略方式已经开端,我国的国际贸易统制究竟如何?

——摘编自杨福林《国民政府战时贸易统制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兴资产阶级对近代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三十年代贸易统制政策与近代初期英国贸易保护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1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上图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图。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946年中国高等教育工科学生仅为18.9%,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文盲率高达80%,这一状况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的教育纲领已经确定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是为工农服务的,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 在教育经费异常短缺的背景下,工矿地区和大城市都是生产发展先进的地区的教育跟着生产发展的需要, 发展要快一点。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1953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正式编制颁发了全国教育建设计划,东北地区流行的《农民速成识字课本》采用的是像《三字经》一样的韵文体: 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 ”从1952年调整院系、设置专业一年多,高等教育部已组织高校教师译出以工科为主的苏联教学大纲700种,分发各校应用。

——摘编自苏渭昌、雷克啸《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8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初教育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初教育改革的意义。(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