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5352.2016—2017学年度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35
浏览数:319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国语·鲁语上》载:
“
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
“
尖头木棒
”
),能殖百符百蔬。
”
材料可以佐证( )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铁器的冶炼情况
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神农氏创造耒耜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
A.重视技术的革新
B.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 )
A.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C.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
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朱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由此四川地区出现了(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
“
丝绸之路
”
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 )
A.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
B.造船业发达的产物
C.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
D.丝织业兴盛的体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即有浙直丝客、江西陶人前往福建沿海参加海上贸易。十七世纪初年,在海上贸易中有手工业者的参加并提供商品。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B.沿海自然经济解体
C.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融合
D.长途贩运贸易出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明朝万历六年胡肴指出:
“
四民固最次商,此在古民鲜而用简则然,世日降民日众而用繁,必有无相通,民用有所资,匪商能坐致乎?守令固当加意于民,使商旅而愿藏于市,此恤商之道可见耶!
”
由此可知,胡肴主张( )
A.稳固四民秩序
B.实行海禁政策
C.重视商人作用
D.限制人口增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明清时期,淮阳盐商在扬州、苏州建造园林宅地,相互攀比,徽商在徽州建造精美住宅,晋商建造的大院更显示出财大气粗。这可以佐证明清时期( )
A.建筑技艺日臻成熟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重利轻义成为时尚
D.崇商重利之风盛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清初,从土地分配的总体看,占地100亩以上的地主只拥有全部土地的30%,其余70%的土地则分散在各类农民手里,仅自耕农土地就占总数的60.5%,人数占户工总数的43.5%。这说明当时( )
A.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了一定发展
B.自耕农经济的出现
C.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D.土地产权较为明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
“
废井田,开阡陌
”
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
“
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
”
;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A.保护田庄经济
B.发展商品经济
C.维护封建统治
D.限制土地兼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
“
协定关税
”
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
“
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
”
。这说明清政府( )
A.重视外交谈判技巧的使用
B.现代市场竞争意识淡薄
C.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性
D.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
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相对于皇帝倒了,剪辫是更具有观念意义的革命。可见剪辫( )
A.使普通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
B.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C.断绝了清王朝在中国的复辟之路
D.意味着新思想开始冲击国人的生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1934年顾颉刚创办《禹贡》半月刊指出:
“
要把我们祖先开发的土地算一个总账,合法地承受这份我们国民应当享有的遗产……世未有于其田同院舍经界不明而能尽其保守之责者,亦未有于国家版图茫无所知而能发动其正确之爱国观念者。
”
据此推知,近代古地理研究热( )
A.反映了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B.是爱国主义在史学研究中的体现
C.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表现
D.满足了人们对历史知识的需求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1939年春,国民政府向英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购买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应厂矿企业,1939—1944年,供应私营厂矿的器材总值为56.3亿元,占同期售料价值的71%。这说明( )
A.官僚资本主义是战时经济的核心
B.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质变
C.民营企业是战时经济的重要组成
D.国际贸易快速发展有利于民族工业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1940年8月,国民党政府公布了《非常时期管理银行暂行办法》,规定私人银行不得兼营商业,不得罔积货物及代客买卖等。该办法还规定一般银行须将其存款总额的2%作为准备金,转存于中央银行,使中央银行的财力更加充实。这一做法( )
A.是应对经济
“
大萧条
”
的必要措施
B.加强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
C.推动了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的开展
D.是为了准备全面抗战的需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1957年,国务院文件指出:
“
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方针,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农业人口大量外流,不仅使农业劳动力减少,而且会使城市增加一些无业可就的人口,给城市带来不少困难。
”
并于次年取消了户口自由迁移制度。这一举措( )
A.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
B.确保了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战略的实施
D.是
“
左
”
倾错误在经济上的体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八届九中全会后,党的各级领导响应毛泽东
“
1961年要搞一个实事求是年
”
的号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毛泽东带三个调查组到了浙江、湖南和广东的农村;刘少奇到了湖南长沙和宁乡;周恩来去了河北邯郸地区;朱德到了四川、河南和陕西。这一做法( )
A.旨在为制定
“
二五
”
计划做准备
B.有力地推动了
“
八字方针
”
的落实
C.较为彻底地纠正了
“
左
”
倾错误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尝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1983年4月,邓小平说:
“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B.这是对《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解释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由此转移到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
D.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1952年北京交易所停业,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投资公司;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陆又兴起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正式开业。这一变化( )
A.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B.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意在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D.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打开了新旧大陆不知多少世纪的隔绝状态。
“
这
”
指的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郑和下西洋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
“
三角贸易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1602年经议会批准,在爪哇岛的万丹,荷兰各种私营贸易公司合并为一家大的垄断公司一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使各个资本家(公司的各单个股东)减少了由于经营殖民地事业可能发生的危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 )
A.标志着荷兰出现了垄断组织
B.使西欧兴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C.适应了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D.说明荷兰垄断了世界航海运输业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穷人饮食的一个大问题是食品掺假,不法奸商在面粉里掺石灰、骨粉、明矾等牟取暴利,糖和茶叶也往往以假充真,肉、奶类则腐烂变质。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
B.工业革命改变了饮食结构
C.英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D.政府放弃了对市场的监管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19世纪英国伦敦)这个城市呈现鲜明的分裂特征,城市的一边是平静有序、衣食富足、趣味高雅、灯红酒绿,另一边是肮脏混乱、贫困饥饿、粗俗鄙陋、疾病四伏。
”
这突出反映了工业革命( )
A.阻碍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带来了两大阶级的对立
C.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D.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产力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从1868年到1900年的32年间,英、美、德、法四国的钢产量从24万吨猛增到2355万吨。铁路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化的中心,世界经济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这主要是由于( )
A.技术革命引发人口迁移
B.火车和蒸汽机的发明
C.技术创新推动资本集中
D.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19世纪末,美国的工厂系统组织的咨询工程师和专家泰罗开始提倡
“
劳动科学组织
”
,发明了
“
泰岁制
”
的管理方法,使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
“
泰岁制
”
的出现( )
A.标志着大工厂制度诞生
B.使资本主义生产摆脱了无计划性
C.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D.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6.
复旦大学的姜义华认为,该政策是
“
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
”
,是旧俄国专制主义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
“
该政策
”
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全盘集体化
D.玉米运动和垦荒运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1932年,美国全国的失业者举行向首都的
“
饥饿进军
”
,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与公然赞成法西斯主义的既有知识分子,又有议员。有的文教界、新闻界及宗教人士公开赞扬苏联的制度,认为只有实行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才能解决危机。这反映出
“
大萧条
”
( )
A.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B.意味着凯恩斯主义失灵
C.使美国具备了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基础
D.使资本主义制度失去活力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农业调整法》实施以后,大农场主在市场价格低落的情况下
“
将地租给国家
”
,借此获得政府津贴。据统计,
“
新政
”
后大农场主出售自己的农作物收入比
“
新政
”
前增加了二分之一多,但农业资本家却大批解雇农业雇佣工人,以减少工资支出。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农业调整法》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B.
“
新政
”
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
“
新政
”
是为缓解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
D.调整农业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9.
美英于1945年12签订的《财政协定》规定,美国向英国提供37.5亿美元的长期贷款援助,但前提条件是英国批准
“
布雷顿森林协定
”
并取消英镑区的外汇管制和帝国特惠制,而且贷款必须以购买美国货物的形式使用。由此可知,美国的
“
援助
”
( )
A.体现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精神
B.是马歇尔计划的重要体现
C.意在巩固美英战时同盟关系
D.有利于推动美国经济转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0.
二战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出来论证资本主义的长命百岁,有的称之为
“
后工业化社会
”
“
后期资本主义社会
”
或
“
超级技术社会
”
。其原因在于( )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B.美苏冷战格局的客观推动
C.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1.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推行
“
新经济体制
”
,给企业的计划指标由原来的近30个减少为9个,国家拨给企业的资金南企业自行使用支配,企业经理有权确定职工的劳动报酬形式及具体的奖励指标和条件。这反映出
“
新经济体制
”
( )
A.有利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B.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C.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D.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2.
下图所示现象说明( )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
双刃剑
”
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
C.科技发展客观上要求全球化
D.全球化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合作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昭文新报》在汉口创办。内容多为轶闻趣事,与当时以刊载官方文书为主的《京报》《宫门钞》旨趣颇异,开创国人办报的先例。
1895年维新运动中,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1896年,上海徐园
“
又一村
”
放映
“
西洋影戏
”
,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京剧《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是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以
“
三民主义
”
为其宣传中心。
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的
“
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
在上海正式开播。
1926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截止2005年我国已办广播节目1800多套,有70多套广播节目实现卫星传输。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了
“
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
”
的新格局。
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截止2008年中国网民达到2.9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
——摘编自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自办报刊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更新发展的主要物质因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
“
世界市场的形成
”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8世纪中期,经过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英国全国半数以上的土地已被圈占。圈地运动完全剥夺了小农对土地的使用权,实现了封建土地结构的彻底变革,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至此完全形成。几个世纪以来的圈地使耕地连成一片,把分散的个体经营变成联结成片的、可有效实施技术的、更为科学经营的混合农业大农场。随着圈地运动在1830年左右的基本结束,英国大农场的基础也就打下了……大农场实力雄厚,积极推广机器和化肥的使用,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摘编自郭爱民《英国土地问题研究综述》
材料二
正在工业化建设的苏联于1928年至1929年遇到了
“
谷物收购危机
”
,进而影响工业化建设所需原料和外汇等。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决定从1929年开始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迅速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很多地方只用几个月就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达到93%。
新中国土改后的农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落后的状况未发生根本转变。1953年
“
一五
”
计划宣布。粮食生产年平均增长5.3%,但当年实际粮产量仅增长1.8%,棉花产量则下降9%,严重地影响了轻工业所需的原材料。进而间接影响工业投资。1953年12月公布的《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指出:
“
农业合作社是互助组继续前进的重要环节
”
。1954年农业合作社出现了冒进迹象,到1957年底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多达96%。在此基础上,1958年又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人民公社制度下,一大二公、浮夸风和分配平均主义盛行。
——摘编自张选《中苏农业问题比较研究》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圈地运动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农业集体化和新中国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的相似之处。
(3)指出材料三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我国农村的重要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土地制度和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认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