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1.2016—2017学年度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34 浏览数:212

一、单选题

1.

西周的宗法制度在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子作为本宗族始祖的嫡系继承人,是全体宗族成员尊奉的对象,在铜器铭文中有时被尊为 宗君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宗子一定是大宗的儿子B.宗族诸子具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C.宗子的选定事关宗族稳定D.宗子在本宗族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2.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王国维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政治文化逐步体系化制度化B.分封制和世袭制等制度出现C.商周之际朝代更替政局剧烈动荡D.中国古代青铜文化达到鼎盛

3.

吕思勉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独立国夷而为县,并不是秦汉时代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早已有许多小国变成大国中的一县了。国夷而为县,便是固有君主的撤废,中央政府派遣地方官的成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秦汉时开始废国推行县制B.古代政治制度发生转型C.频繁战乱导致诸侯国灭亡D.我国疆域面积迅速拓展

4.

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刘太公家令说太公曰: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这反映的民众意识是(  )

A.天下一统B.父为子纲C.皇位独尊D.中央集权

5.

唐代设立政事堂,其成员除了三省长官外,其他如授有 平章事 同中书门下二品 参知政事 的官员亦人政事堂议事,皆为宰相职。这体现了唐代(  )

A.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二三B.避免了重大决策失误C.丞相制是集体领导制D.权臣专横使君权旁落

6.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人吐蕃;唐后期唐蕃会盟: 患难相恤,暴虐不作 ;元朝时,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清朝时,驻藏大臣和班禅达赖共同管理西藏。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共同缔造中华文明B.唐朝开始对西藏进行行政管辖C.元朝政府把吐蕃改为西藏D.清朝在西藏大规模 改土归流

7.

皇上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 材料表明军机处(  )

A.是君权的附庸,无行政决策权B.关防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C.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D.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8.

林则徐在上奏《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中指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  )

A.先进的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B.国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C.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D.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

9.

广东人谢公惠在其《辛亥杂忆录》中不无感慨地说,士子们的演讲和文章例有 驱逐鞑虏 之类的词句,成了那个时候的 八股文章 。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  )

A.民主共和制取代了封建帝制B.帝国主义势力已深入内地C.国人对清廷统治有理性认识D.反满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10.

1898年,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反对,而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式教育逐步得到认可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出国留学影响不断扩大D.清政府的强力推行

11.

下面是一幅题为《考察宪政》的漫画,它寓意(  )

A.维新人士积极立宪B.清政府假借立宪来维新变法C.清朝预备立宪破产D.革命派对君主立宪制的讽刺

12.

有学者指出: 辛亥革命是一条政治的分界线,此后,帝王、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和时代意识。 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

A.彻底消除了人们心中的封建意识B.铲除了封建帝制存在的社会基础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使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得以贯彻

13.

德国顾问史培曼报告: 数日来,(日)敌用大部空军炮队及战车进攻,以求占领崞县(在今山西省)及原平(在今山西省),我军虽极英勇反攻,但崞县终于昨日被敌军占去。……十八路军之一部,现向宁武敌军之后背进攻。 材料反映了(  )

A.国军消极避战B.山西成为全面抗战的始发地C.国共合作抗战D.八路军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14.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刘少奇在6月至8月秘密访问苏联期间,在致斯大林的书面报告中对人民民主专政作了说明: 工人阶级要向资产阶级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斗争,才能保护工人阶级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利益。但同时,还要和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必要的和适当的妥协与联合。 刘少奇这一说明(  )

A.旨在争取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持B.形成中共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发展思路C.促成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D.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下政策的灵活性

15.

1949年初解放军进驻北平时,东交民巷各兵营仍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领事馆区是国中之国。在举行入城式时,毛泽东特别批准让军队游行穿过东交民巷。1950年1月6日,中央以北京市军管会的名义征用美、英、法、荷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兵营。后来与各国建交后,各国设立了大使馆。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A.奉行 一边倒 外交政策B.实行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方针C.提出了 求同存异 方针D.实行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6.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有一段对 一个中国 政策的经典表述: 美国认识到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这说明美国(  )

A.就两国关切的问题作出让步B.支持中国政府 一国两制 构想C.宣布与台湾断绝所有的联系D.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

17.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于2017年3月26日揭晓,现年59岁的香港人林郑月娥获得777张有效选票,高票当选香港第五任特首,并于4月11日接受了国务院颁发的任命状。林郑月娥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上任,她表示将努力开创香港发展新局面。这主要体现了香港(  )

A.享有与大陆完全对等的国家主权B.始终坚持 一个中国 的原则立场C.享有高度自治的立法权和司法权D.在 一国两制 下享有高度自治权

18.

珍妮弗·托尔伯特·岁伯兹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一书中论及 权力和威望是来自少数几个富有家族之人所具有的特权,这一观念在任何人记忆所及的时间里,都是希腊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观念 。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组成 十将军委员会 B.制定 陶片放逐法 C.五百人议事会取代四百人会议D.实行公民津贴制

19.

在古代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时代,所有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担任相应的政府官职,且不发工资。这体现了当时雅典(  )

A.行政官员的业余性B.民主政治的间接性C.政府立法的规范性D.政府权力的重要性

20.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在其执政时期习惯于在不与其他大臣商议的情况下个人决定一切内政外交事务,而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这表明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度尚未完善B.君主专制制度逐步恢复C.国王权力未能受到制约D.光荣革命成果遭到破坏

21.

从1620年的 五月花号公约 起,殖民地的民众,已经在这片新大陆上积累了两百多年的成文宪法经验,各殖民地都有自己的成文章程与宪法性文件,宪法制定者们根据启蒙思想及美国实践制定了1787年宪法。据此推知,1787年美国宪法(  )

A.创造了人类民主的奇迹B.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产物C.是历史经验发展的必然D.践行了《独立宣言》的精神

22.

《共产党宣言》中说: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存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关系不断变革,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 。这反映了(  )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无法调和B.资本主义的灭亡已成为必然C.当时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社会主义革命提上议事日程

23.

法国经历君主专制复辟和立宪制、帝制等曲折后,君主派怀着恢复君主制的动机与共和派作出妥协,在总统享有广泛职权的条件下确立了共和政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共和政体的确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B.经历曲折反复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得以确立
C.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经过双方的妥协才能成功D.实行总统共和制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4.

巴黎居民们,法国军队来解救你们了。巴黎自由了!四点钟的时候,我们的士兵们占领了最后一处起义据点。今天战斗结束了,秩序、工作和安全将被重建。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这是巴黎公社发布的公告B.政府军得到工农的支持C.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失败D.法国被普鲁士军队占领

25.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与俄国二月革命的教训对无产阶级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两者的共同启示是(  )

A.工人阶级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B.应采取较为严厉的新闻政策C.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D.无产阶级可以发动资产阶级

26.

下面是反映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漫画反映了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当时美苏争霸的焦点在美洲
C.此时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D.当时两国的对抗形式是冷战

27.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表明欧洲的联合(  )

A.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实力B.巩固和发展了两极格局C.加速了西欧和美国的决裂D.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

28.

《联合国宪章》规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须 五大国一致 ,各常任理事国享有 否决权 。这一规定(  )

A.有效地解除了战争的威胁B.体现了美苏两国霸权主义C.顺应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D.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

29.

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加剧了以美国和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只消费不生产,趋于衰退的局面;另一方面推动了以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为代表的世界发展中国家生产多消费少,快速发展的局面。材料旨在说明(  )

A.冷战格局让位于生产与消费的两极化格局B.美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C.经济全球化符合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潮流D.东西方经济政治一体化趋势加速发展

二、材料阅读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思想的集团。他们都知道施政出于仁民爱物之心,亦即同情和怜恤之心,文官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万历皇帝明白了自己立常洵的计划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集团。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 乡谊 。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是为 年谊 。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是为 姻谊 。这多种的 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明朝的历史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即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在中世纪,所有官员都是国王的臣仆。官吏的升迁完全取决于门第出身和对国王的忠诚,这就是所谓的 恩赐官爵制 。直至19世纪末,政府的管理职能十分有限,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充当 守夜人 的角色,公职人员的任用仍以任命为主。恩赐官职与政党分赃导致了大量贪污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公职人员的管理并没有形成科学的规范与相应的制度。此外,在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议会至上 的时代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 行政专横 。国家行政管理职能迅速增强,迫切需要改革公职任用制度,提高行政效率。许多政治性报刊开始不断刊登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主张实行中国式的文官考试。

——摘编自周金昭《英国政府文官制度改革回顾》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文官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仁宇为什么说 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欧洲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官制度的认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无论是何种形态,也无论是 漂洋过海用暴力和劫掠的手段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还是主动 在世界近四分之一的疆域中强制推行自由贸易、法治、投资保护和相对廉洁的政府 改善了全球的福利 ,英美法系的形成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对 法律 的认知与实践。

——摘编自马剑银《英美法在近代中国:1840—194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英美法制与近代中国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闸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闸述须有史实依据。)

32.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盐政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明代为保证边饷供应,赈济水旱凶荒,创立盐法开中制,即由商人从内地把粮食运到官方指定地点,然后发给价值相当的勘合(领盐凭证)及盐引(卖盐执照),商人到产盐地取盐后于指定范围经销。开中始于山西。继行于陕西、甘肃等边地。后又推行于内地一些军事重镇。以后,除北方和西北诸边外,云南、贵州、广东、海南、福建、四川等许多地方,皆 召商纳粮开中 。经常性的开中主要是弥补边疆地区军屯之不足。而临时性的开中则依据战事的有无来进行。 商人自募民塞下,得粟以输边 兵卒就地受粟,无私籴之扰,不烦转运……胡马不窥于长城。无蹂躏之扰 屯田之兴,于斯为盛 。史家赞曰: 商利而民亦利,国足而边亦足,称美善矣。

——摘编自张家国等《试析明代盐法变迁之轨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盐法开中制的实施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实行盐法开中制的作用。

33.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896年1月的《法兰克福报》上有一篇报道这样写到: 德国主要是一个大陆强国。它在陆上的力量使它获得无可争议的世界强国的地位……德国执行世界政策的愿望与加强德国地位是不协调的;这倒会使人们怀疑德意志帝国的和平意图,在政治舞台上造成了一种新的难以估量的局面。 这种声音没有引起威廉二世的重视。他认为,德国需要变成一个殖民帝国,这个殖民帝国需要一支海军来保护,这时候的海洋在他们眼里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它已经成为生死攸关的神经,如果我们不想让一个蒸蒸日上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民族变成一个老气横秋的衰败民族,我们就不能允许这条神经被割断 。德国比其他殖民帝国登上舞台的时间要晚,因而开始 全速前进 。由于海洋领域的开拓,德国的入侵扩大到远东、南太平洋、近东、中东和北非。

——摘编自胡德坤、刘娟《德意志第二帝国海洋战略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威廉二世避免 神经被割断 的措施及产生这种认识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国崛起和国家海洋战略的关系。

34.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雷履泰(1770—1849年)。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山西平遥县人。幼时读书即学识超众,醒悟过人,因家寒而弃学就商,办事干练,颇有才华。雷履泰先为 西裕成 颜料庄掌柜,以制作、经营颜料为业。后由于晋中平遥、祁县、介休、太谷等县在各地开字号店铺者颇多,货币周转极为频繁。公私饷银等运送费用既高又不安全,实感不便。1823年,雷履泰总结借鉴我国历史上 汇票 等经验,将 西裕成 颜料庄改为 日升昌 票号,专营汇兑业务。为了把票号做大,他把 日升昌 票号设到全国各地,先后开设了几十家分号,并吸纳存、贷款业务。后来,又挂出 日升昌汇通天下 的大招牌,以招揽更大更多的生意,从而把我国银行业由账面只搞商业存放款业务,发展为存放汇统一经营的票号业。在雷履泰的带动下。山西商人纷纷投资票号,票号业从此遍及全国。

——摘编自王贤辉《清朝票号创始人雷履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雷履泰创办票号业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雷履泰创办山西票号业的历史影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