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7.2018届 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5 浏览数:231

一、单选题

1.

考古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铸有 王族 三族 五族 大父 伯父 的族徽;甲骨文中记载有 大宗 大示 小宗 小示 的文字和古代文献中所提的 帝一嫡 介一庶 的词汇。这些字词反映了商朝(  )

A.出身决定了政治地位B.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有机结合C.僭越礼制的现象频发D.已确立了基于血缘的嫡庶制

2.

有学者指出,西汉时期,儒学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唯一的正统思想。《汉书·元帝纪》中汉宣帝说: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 这体现了(  )

A.汉代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B.汉宣帝对儒家治国理念的无情抨击C.西汉时法家思想得到统治者的重视D.汉代统治者兼采百家之长的治国理念

3.

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工部移文地方官,要教民植棉法,额外 益种棉花,率蠲其税 。第二年,明太祖谕令户部,山东、河南农民在洪武二十六年后新种桑枣果树,一律不起科。并规定,不种桑者,交绢一匹;不种麻者,交麻布一匹;不种棉者,交棉布一匹。明太祖的这些规定(  )

A.说明当时的农业税繁重B.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C.推动了剩余劳动力转移D.阻碍了传统农业的进步

4.

下图为2014年京剧3D电影《霸王别姬》在被誉为 好莱坞的风向标 的杜比剧院举行首映礼。导演滕俊杰说: 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迈开了第一步,具有特殊的意义,但这绝不会到此为止,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创意智慧和创新勇气,让更多优秀的作品走出去。 这充分体现了(  )

A.中国京剧开始走向全世界B.京剧艺术魅力普遍受到世界肯定C.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D.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

5.

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  )

A.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B.九品中正制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C.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D.士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进士科目

6.

贞观三年,唐太宗谓侍臣曰: 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 唐代宰相刘祎之有言: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由此说明唐代(  )

A.政治制度具有一定民主色彩B.皇帝的独尊地位有所削弱C.皇权与相权之间有一定制衡D.皇帝善于纳谏,谏官敢言

7.

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3600处。作为新兴的农村商业中心,市镇并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经济中心的特征。这种情况表明,两宋时期(  )

A.乡村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C.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D.城乡之间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活动

8.

元朝书法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形式美的追求,如赵孟頫鼓吹 用笔千古不易 。明末清初的书坛呈现出放浪笔墨、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气,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遏止的情绪表现。这种状况表明(  )

A.书法艺术具有求异求新的特征B.书法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C.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不断完善D.书法艺术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9.

右框为王守仁在其著作《传习录·全书》卷一中说的话。这表明(  )

A.心即理 构筑起陆王心学的体系B.陆王心学没有冲破程朱理学藩篱C.性即理 成为陆王心学的根基D.陆王心学承继程朱理学核心理念

10.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 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 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 家有荔枝干枝 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

A.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B.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C.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D.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11.

克里斯提尼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后,他首先进行了部落改革,打破之前以氏族血缘关系来划分部落的传统,代之以地域划分部落。其次建立了三分区体系,全国被分为三十个区,每一部落都包含城市、沿海、内陆三区,这样每区的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这些改革措施产生的政治作用体现在(  )

A.壮大了古代雅典国家的军事力量B.使具有共同信仰的人紧密团结在一起C.扩大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机会D.促进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经济的互补

12.

据不完全统计,从1789年到1800年,在世界58项重大科研成果中,法国有23项,占总数的40%。同期,英国只有13项,占20%;德国6项,占10%。这一时期法国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主要得益于(  )

A.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新古典主义思潮对科学的积极影响C.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D.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高度重视

13.

1834年英国首相墨尔本在向国王威廉四世报告政府工作时指出:不可使外界了解内阁中的意见分歧,否则不利于贯彻实行政府的政策。又如他在内阁讨论进口谷物税则时讲道: 我们要怎么讲呢?是使谷物贵些?便宜些?还是稳定谷物价格?我都不在意,但最好我们都要统一口径。 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首相应对国王负责B.对外奉行自由贸易C.责任内阁开始确立D.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14.

黑格尔使人们认识到,智者学派 把作为思想的简单概念……一般地应用到社会对象上去,并且使它深入到一切人事关系中去 。这说明黑格尔(  )

A.认为智者学派主体研究对象是社会与人生B.肯定智者们从感觉主义到理性主义的转变C.赞同从消极方面评价智者学派的现实作用D.否定智者学派无视本质等普遍价值的思想

15.

哥伦布晚年曾经写道: 神将我变成新天堂和新人间的使者,并明示我如何找到它。 这说明哥伦布(  )

A.借助近代科技发现了新大陆B.因新教的建立而发现了新大陆C.实为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先锋D.因宗教热情的驱使而发现了新大陆

16.

有作家曾在其著作中描述英国伦敦, 19世纪中后期的伦敦是一座黑色的工业之都,辉煌却又灰蒙蒙,尽管187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906年又颁布了制碱法,但在1952年12月,一场史无前例的毒雾还是夺走了超过12 000人的生命。 这一描述在客观上反映了(  )

A.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B.工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C.英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法制亟待完善D.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间的对抗与冲突

17.

下图反映了1580—1626年西班牙流往欧洲其他国家贵金属折合白银数量(公斤)的情况,其对西班牙的主要影响是(  )

A.成为世界市场中心B.封建生产关系瓦解C.世界霸主地位衰落D.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18.

有学者在评价古罗马法时曾指出: 罗马帝国的管理机制和文化融合能力,还有对于其他文化的接纳和包容能力,都给了帝国以生命力。 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从习惯法到成文法B.从公民法到万民法C.从习惯法到自然法D.从自然法到万民法

19.

下图是19世纪晚期欧洲某报刊上登载的一幅《俾斯麦的议会》的漫画,漫画中俾斯麦挥动着长长的鞭子,各议员胆怯地畏缩在各自的桌子下。此漫画(  )

A.赞扬了俾斯麦的 铁血政策 B.讽刺了德国议会民主的虚伪C.揭露了俾斯麦的专制和独裁D.批评德国没有实行议会民主

20.

2017年7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医疗改革方案在美国国会折戟,共和党议员措手不及,特朗普说他希望先废除奥巴马医改法案,并呼吁参议院改变一个主要的投票规则。这主要反映出美国(  )

A.权力的中心是总统,掌握行政权B.行政权力受到立法机关的制衡C.权力的中心是法院,掌握司法权D.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矛盾重重

21.

2016年是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11月29日,法国国民议会依据宪法规定,通过了 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 的决议。法国国民议会此举(  )

A.体现了对爱国精神和追求民主的认可B.反映了法国无产阶级和平地掌握政权C.行使了宪法赋予的行政决策与执行权D.消除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的矛盾

22.

1908年,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一变化表明德意志帝国(  )

A.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B.资产阶级代议制有所发展C.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D.权力的中心变为帝国议会

二、材料阅读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形成了自己本身的一套理论化和制度化的行事规则和价值倾向, 当君主个人的意志与官僚机构本身的目标形成冲突的时候,官僚机构并不会绝对服从君主的意志,必然对君主权威会有所 反弹 ,中国的官僚制度中的君尊臣卑原则的干扰就削弱了。而儒家的 天道 观念、 大一统 观念、纲常教义对于专制官僚统治是缺一不可的,古代官僚集团作为儒家学说的具体推行者,其观念与行为也受儒家思想的左右。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下,民众只有义务,官僚和君主则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于是,在专制君主——官僚——民众之间就形成这样一种颠扑不破的政治文化格局:官僚利益分赃、民众负担税赋军事等义务。在中国古代这种官僚制度体制下,不难看出,只有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无自下而上的监督体制,官员的升迁和降黜之权操纵于上司的手中,这就必然会形成关于对上级强烈的依附性,处理公务只对上级负责,唯命是从,照章办事,那么为了迎合上意,也就理所当然地编造出一些形式主义的噱头,行动上得到上级的肯定,因此中国古代的官僚在执行法律时 亲者断其生,疏者判其死 ,服从权力而不是法律,处理日常公务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摘编自马欣荣《比较视域下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弊端探析》

材料二 1853年开始英国议会就提出要改革东印度公司的人事制度,而财政大臣格拉斯顿在议会中提出对英国文官制度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主要集中在财政部和海军部,并对文官的录用、考试、晋升、分级提出了一整套建议,建议的中心是要求确立公开、理性竞争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1855年5月21日,帕麦斯顿内阁颁布了官吏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成立独立考试的三人文官事务委员会,具体研究和实施改革方案。1870年6月4日,格莱斯顿内阁又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确立了 凡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类官职 的原则,明确了政务官和事务官分开。英国以文官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国内政治上的落后、腐败和贪污或者说是政治上的不完善。它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自我政治调整的典型。而它的这种做法对世界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当今世界2/3的国家都在实行这种官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作为现代政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英国在此具有开创性功劳。

——摘编自潘卫《英国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点及其弊端。(1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英国官吏制度发展的显著特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英两国官僚制度发展演变中得到的认识。(11分)

三、开放性试题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过 世界时间 的概念。依据他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相反,它只出现在少数的两到三个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下表是不同时期 世界时间大挪移 的概况。

公元前202220

中国西安、洛阳

罗马

6世纪以后

中国

13世纪以后

逐渐向西方转移

18世纪

世界时间的钟摆彻底离开了中国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根据材料,就 世界时间大挪移 的内涵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国八大区域城市发展状况简表

区域

1843

1893

城市数量

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百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城市数量

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百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长江下游

330

4980

67

7.4

270

4750

45

10.6

岭南

138

2044

29

7.0

193

2863

33

8.7

东南

125

1515

26

5.8

138

1668

26

6.4

西北

119

1408

29

4.9

114

1301

24

5.4

长江中游

303

3777

84

4.5

293

3905

75

5.2

华北

416

4651

112

4.2

488

5804

122

4.8

长江上游

170

1950

47

4.1

202

2503

53

4.7

云贵

52

445

11

4.0

81

714

16

4.5

总计

1653

20720

405

5.1

1779

23508

394

6.0

——摘编自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

材料二 1851—1921年英、法、美三国城市、农村人口变化简表(单位%)

英国

法国

美国

年份

城市

农村

年份

城市

农村

年份

城市

农村

1851

50.2

49.8

1851

25.5

74.5

1880

28.6

71.4

1871

61.8

38.2

1872

30.1

69.9

1890

35.4

64.6

1891

72.0

28.0

1891

37.4

62.6

1900

40.0

60.0

1911

78.1

21.9

1911

44.2

55.8

1910

45.5

54.5

1921

79.8

20.7

1921

46.4

53.6

1920

51.4

48.6

——摘编自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现代英法美三国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看法。(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