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5.2017—2018学年度 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8 浏览数:243

一、单选题

1.

某思想家说道: 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如果遇到好时机,就专心干大事,如果生不逢时,就把自己深藏起来,随大流。 此思想反映了(  )

A.儒道思想对人生观的影响B.法家的 因时而变 主张C.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D.墨家的 尚贤与能 理想

2.

有学者说: 儒家思想自先秦到汉代是一个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程,完成了一次从 山中客 朝上臣 的转变。 导致这次转变的最关键因素是(  )

A.汉初实行了 独尊儒术 B.百家争鸣 局面的结束C.董仲舒新儒学的创立D.太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3.

西方科学的传入,使 明清之际的知识分子从一种传统封闭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突破陈旧保守的思维模式,为中国的知识和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刺激 。材料中的 新刺激 (  )

A.宣扬了民主政治B.促进实用思潮兴起C.否定了君主体制D.批判了孔孟儒学

4.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草药用于保护纸张的方法一般为:在书库、书橱或书本中放置药材,让其挥发出来的气味在档案、典籍周围保持一定的浓度,以消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接近。该做法(  )

A.使纸张的质量大为提升B.易造成中药大量浪费C.说明古人注意对书的保护D.有利于图书分类整理

5.

中国宋代绘画中常常追求 中和 之美,所谓 中和 就是适中与和谐,主张对象的折中与统一,要求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和谐。这反映出宋代绘画(  )

A.注重写实与写意的结合B.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C.审美观与审美标准发生巨变D.注重抒发自己的主观情趣

6.

韦庄的《洛阳吟》写道: 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 这首唐诗(  )

A.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B.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真实再现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D.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

7.

中体西用 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重新审视。企图化解中国文化的冲突,实现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模式。此 模式 (  )

A.最初宣扬了西方科技思想B.消除了中西文化的差异C.动摇了儒家思想主导地位D.意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8.

胡适曾说: 我曾向我的(《新青年》)同事们建议,我们这个文化运动既然被称为 文艺复兴运动 它就应撇开政治,有意识地为新中国打下一个非政治的 文化 基础。 此建议(  )

A.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真谛B.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C.试图将运动限定在思想层面D.旨在促成文学革命的开展

9.

从1920年开始,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五所大学讲授 唯物史观研究 等课程;1923—1924年,他又先后在北京大学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史学思想史》等课程。这些做法(  )

A.表明李大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B.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社会思潮主流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0.

孙中山认为: 欧美改良政治之时……社会之流弊未生,彼以为政治良、百事皆良,遂不注意于社会事业;及至社会事业败坏,至于今日之欧美。则欲收拾之。而转无从。 这说明孙中山(  )

A.要进行反帝反封建B.追随欧美进行政治改良C.主张大力发展经济D.吸取欧美教训关注民生

11.

从到达陕北后至1948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统一战线理论、新民主义革命思想和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说明在这一时期(  )

A.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正式确立B.工农武装割据 的道路正式形成C.毛泽东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国情结合

12.

邓小平在解释什么是共产党的政治时说: 政治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生产力的。即在政治、经济和人民三者之间实现均衡。面这个均衡的支点便是人民。 在此,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的 政治 应(  )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实现了政治、经济与人民的统一D.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13.

双百 方针使广大文艺工作者有一种 如沾春雨,如坐春风 之感,整个文艺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是因为 双百 方针(  )

A.激励了人们的创新精神B.破除了文艺意识形态限制C.强化对社会主义的歌颂D.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创作风格

14.

下图所示事件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  )

A.教育具有不公平性B.扫盲工作任重道远C.教育发展的不均衡D.高考权威性遭破坏

15.

袁隆平先生最大的贡献不是培育了那些水稻,而是提供了培育水稻的方法和思路。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培育优良的水稻品种提供了可行方案,并且为 超级稻 提供了理论可行性,这成为我国杂交育种的基础。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袁隆平科技理论影响巨大B.袁隆平使中国逐渐摆脱了贫困C.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D.中国的杂交水稻培育世界领先

16.

普罗塔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孟子说: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由此可知,两人思想的共性是(  )

A.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B.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C.强调人类思维的相对性D.突显品德的重要性

17.

在文艺复兴期间 放弃文雅听众而向下层民众演讲,就不被视为一种真正的博学者 。这一观点(  )

A.制约人文精神的传播B.净化了当时社会风气C.强调人文主义的复兴D.引发文艺复兴的衰落

18.

王夫之指出,为民为公,乃千古之法的精义所在,君主虽位尊权重,其意志仅一人之义,属 。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害怕这个国王暴虐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两人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

A.体现鲜明的民主共和精神B.勾画未来社会发展蓝图C.质疑和防止君权过于集中D.都有新阶级力量的推动

19.

如果一个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那么这个苹果树就是伽利略栽的。 材料中的 苹果树 实际上是指伽利略(  )

A.最初探究了万有引力B.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的近代科学C.发现了运动的惯性定律D.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20.

达尔文给他的读者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思想观念得换一换了,《圣经》对物种起源的解释好像不大对,应该代之以自然主义的说明。材料旨在说明达尔文的著作(  )

A.长期深受宗教的困扰B.否认了《圣经》的原有作用C.瓦解了传统的思想观念D.转变了人们的自然观

21.

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巩固,第二次产业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薄弱的俄国出现。由此可见,产业革命(  )

A.有利于科技革命的发展和进步B.打破了原有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C.与政治变革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D.使重大技术获得了经济社会效益

22.

1827年,雨果发表了《<克伦威尔>序言》,他在序中猛烈抨击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强调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据此可知雨果(  )

A.吸收了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B.认为文学创作应体现人文精神C.力求扩大艺术描写的范围D.强调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艺术创作

23.

米勒的画作《春》,描绘了春季时空中的乌云、雨后的彩虹、饱含湿气的泥土,零星散布的春季花卉、开花的果树等。缤紛的色彩是创作的主轴,五颜六色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以下与该作品特点相同的是(  )

24.

2016年2月,期待已久的《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的终极之战——全国总决赛在央视综合频道激烈开战。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与同步参与,使大家又一次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传播中华文化必须借助电视B.高雅文化比通俗文化更吸引人参与C.电视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媒介D.传统传媒已经被新式传媒完全取代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12分)
材料一 明清之际最显著的社会特征之一就是经世实学思潮的出现……黄宗羲淋漓尽致地揭露封建君主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的惨烈画面,大胆地提出了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顾炎武在提出以经学取代理学的同时,始终关注 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大计 。对那些不关乎 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 ,要 一切不为 ……王夫之更是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判,?主张 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

——摘编自《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断》

材料二 明清实学以 经世致用 为价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学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明末以后,孕育着一种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理性自觉之潮流,滋生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争取个人幸福与利益的启蒙意识,涌动着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从而显露出可贵的人文启蒙思想的微熹。

——摘编自余和祥《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经世实学思潮的主要内容。(2分)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 实学 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影响。(1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东汉到南北朝。 都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到了唐朝五代,虽然也有很多著名文人画家,但是同样也没有出现结合的案例。直至北宋后期,苏轼、米芾等提倡将 相结合,并理论联系实际,为画作中的完美结合打下了坚实基础。到了元代,画家们大多采用 相结合的艺术行为方式,一直到明清两代,这种形式才逐渐完善。

——捕编自孙琳《浅谈中国传统绘画与题款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 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绘画与明中叶的时代潮流相契合,他们的花鸟体现了一种倾向,就是接近世俗生活……由沈周到陈淳到徐谓,在这股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他们笔下的花鸟形象由写实趋向 不似之似 ……作品由灵动到酣畅淋漓,摒弃儒家的温柔敦厚,偏重于心灵解放与个性抒发,追求所谓的 骇世惊俗 ,表达对日益腐朽的封建王朝的不满和批判。

——《论明代写意花鸟画形成的社会因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文人画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人画在宋代以后出现较快发展的原因。(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具有鲜明的倾向性。他们把 放在神创世界中的中心地位,认为 具天赋自由意志,?以人性作为思考神学、观察世界的理论依据,其关注的宗教问题大多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很少注意经院哲学热衷的纯神学理论。 人活动的目的在此岸人间,而不在彼岸世界 ,所以 人应该把精力投注于尘世事务 。这使人们对自身、对自然地好奇心趋于强烈,希望求证实验的方法验证真理,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主义者追溯基督教的渊源,对《圣经》进行严格的考证和评注,反对教会对原初教义的歪曲。他们研究古典学术和调和神人之间关系的观念,对当时的宗教改革家有着重大启示。

——摘编自陈志强《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宗教观的性质》等

材料二 人文主义思潮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这一时期,众多文学艺术家依靠《圣经》和原始教义反对封建神学,强调赞美人、爱惜人。他们赞美人的高贵,是要把人抬到神的地位,仍承认神的至尊地位。到17、18世纪,人文主义不再只属于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否定外在权威。黑格尔称之为 世界用头脑立地的时代 。这样人文主义便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经济要求结合起来,成为反封建斗争的一面极具号召力的旗帜。

——摘编自马啸原《西法政治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宗教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宗教观的影响。(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批判对象、涉及领城、思想主张等方面分析启蒙思想对文艺复兴的发展。(5?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近代产业革命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积累了大量的材料。近代以来,资产阶级为扩大市场和掠夺资源,组织了很多科考队和探险队,到世界各地进行考察和探险,极大地丰富了对动植物生活条件等方面的知识。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开始用科学方法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开始思考动植物的种类、不同物种之间的联系和人的产生等问题,逐渐对神学 目的论 的观点进行批判,生物进化论建立。

——摘编自王秋安《自然进化论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探析》

材料二 自曾国藩时代所创始之译书事业,虽有化学、物理、法律各种类,然不足以唤起当时之人心。《天演论》发挥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说,四方读书之子,争购此新著。自此书出而思想界一变。却当1895?年中日战争之后,人人胸中,抱一眇者不忘视,者不忘履之观念。若以近代之革新,为起端于1895?年之后,则《天演论》者,正溯此思潮之源头,而注以活水者也。

——摘编自[日]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生物进化论产生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演论》被称为 注以活水 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