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8.2017—2018学年度 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19 浏览数:671

一、单选题

1.

孟子认为 人皆可以为尧舜 ,荀子也承认 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 :这说明先秦儒学家(  )

A.认为 人性本善 B.重视教化作用C.主张 为政以德 D.推崇仁义观念

2.

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反对在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认为在法律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一学派是(  )

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汉代董仲舒则完成了儒学意识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 转折 是指(  )

A.用法家思想来取代仁政学说B.宣扬君权至上维护专制统治C.吸收不同派别思想神化君权D.汲取佛道理论确立天理体系

4.

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D.配合政治统治的需要

5.

宋明理学思想包含了 存理去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 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 的功名论。这说明宋明理学(  )

A.以提高个人修养为根本目的B.注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C.使儒学逐渐完整并走向成熟D.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

6.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  )

A.反对尊崇孔子B.提倡独立思考C.反对专制皇权D.批判程朱理学

7.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C.南宋的词中低迷感伤的情绪增多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8.

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

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B.逐渐走向繁复化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D.实用性不断增强

9.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反映的我国古代绘画风格是(  )

A.表达主观情趣的写意画B.反映市井生活的风俗画C.表现社会百态的人物画D.描绘贵族生活的宫廷画

10.

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的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由此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这说明(  )

A.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参考价值B.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实C.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D.历史档案的史料价值高于回忆录

11.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 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 。这一观点(  )

A.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斗争B.说明国人思想解放的必要性C.与民主革命的思想基本一致D.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2.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统治阶层应过公社生活;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A.体现了理性精神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蓝图C.否定了民主政体D.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鼎盛

13.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 上述材料体现了(  )

A.天赋人权观念B.人民主权观念C.社会契约观念D.三权分立观念

14.

1900年4月物理学权威开尔文勋爵指出, 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 。下列发现打破了开尔文勋爵这一结论的是(  )

A.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15.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材料中的 这一发现 (  )

A.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B.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C.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16.

下表为不同时期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导致表中数据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荷兰%

英国%

美国%

1890

工业

32

43

24

服务业

32

41

38

1998

工业

22

26

23

服务业

78

72

74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B.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C.美国出现了 新经济 D.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 同议可否 。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 公其非是 的议政机关。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主张以 天下之法 ,取代 一家之法 ,他所谓的 天下之法 ,也就是使天下之人都能 自私 自利 ,或都能 各得自私、各得自利 之法。

——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他(孟德斯鸠)批评共和政体容易走向 极端平等 ,形成许多 小暴君 ,“…主张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建立开明君主立宪制,也就是受国家基本法律约束的君主执政。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他盛赞英国的政治制度用法律保障了资产阶级自由发展,使国力日益强盛……

——摘编自王美芝《浅析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主张及产生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二者思想主张产生差异的原因。(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近代化进程简表
阅读上述材料,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近代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徐光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有《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述。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面对明末沉重的历史现实,徐光启试图通过 会通 中西哲学、宗教、科学,以期达到富国强兵,实现 可以远迈百王,垂贻永世 的宏愿。他 会通 中西的第一步是从翻译开始的,他与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最先揭开了欧洲数学传入中国的序幕。1623年,徐光启上疏的《辩学书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献。

——摘编自黄中治《浅谈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伽利略,出生于意大利比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伽利略重视对自然现象进行观测,更重视对自然现象进行实验研究。他进行了单摆实验、斜面实验、自由落体实验、船舱实验等卓有成效的实验研究工作。伽利略在实验研究工作中,不仅靠对自然理性的把握实现了数学与实验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思想上的突破。而且他要通过实验去发现自然的规律,他使物理学彻底摆脱了依靠形而上的思辨、自觉、猜测和定性的议论状况。他实现了由验证自然规律到发现自然规律的突破,为人类思想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启示。

——摘编自吕增建《伽利略科学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主要贡献及研究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伽利略进行科学研究的特点。简要分析二者科学研究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