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9.2018届 安徽省高中十校发展共享联盟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7 浏览数:342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这反映出(  )

A.周代宗法制已经瓦解B.君主专制制度基本确立C.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D.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2.

汉代盐铁专营后,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地方诸侯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由此可见,盐铁专营(  )

A.使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B.极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力量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D.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政府

3.

唐朝实行的六部制,比汉朝的十三曹少了七个部门。贞观年间,中央官员最少时只有643人,全国仅7000余人,是历朝人数最少的政府。这表明唐朝(  )

A.奉行小政府大作为的执政理念B.民众承担的国家负担最轻C.机构精简有助于行政效率提高D.科举制能选拔出优秀人才

4.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考试的做法起始甚早,如乡兴贤能过程中的射选,贤良的策问,秀、孝的策试等,皆可视作不同类型的考试 。材料反映出(  )

A.科举制具有一定历史渊源B.选官方式丰富多样C.古代选官唯才是举D.考试选官已成趋势

5.

由下表可以看出,两宋时期(  )
两宋部分市镇商税岁入比较(单位:贯)

地名

全州商

税岁额

市镇商

税岁额

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

地名

全州商税岁额

市镇商税岁额

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

越州

66,53776

1208265

1818

绍兴府

105314014

21649117

2055

常州

64953048

10021155

154

常州

11019649

47679

432

润州

39502962

6309962

1597

镇江府

206296

131349

63

A.商业经济型的城镇正在崛起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C.经济重心完全实现南移D.商税成为国家主要财源

6.

黄道婆之前,闽广棉花已引入乌泥泾种植。然自黄道婆 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 ,这个先前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路。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优良棉种的引人种植B.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C.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D.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

7.

《白银资本》一书说,直到19世纪以前, 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 。这一看法(  )

A.否定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B.肯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地位C.否认白银在中国的普遍流通D.肯定了纳贡贸易体系的作用

8.

鸦片战争前,中国丝的出口,每年一般只有几千包,而1847年达 22000余包,1852年44000余包,1856年79000余包。茶的出口,鸦片战争前,每年大约五千多万镑,鸦片战争后历年增长,1856年已达一亿三千余万镑。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中国(  )

A.融入世界市场步伐加快B.农副产品商品化率提高C.保持外贸出超地位D.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9.

人力车是日本人在1869年创制,1871年引进上海。《申报》1874年7月报道: 东洋来之顺利小车,沪上依式置造者已多,租界共约有一千有零。 该报道表明,上海(  )

A.开启了交通近代化B.积极仿制日本机器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D.代步工具发生变化

10.

三十余年间阐发 中体西用 者不止洋务一派,凡谈时务、讲西学的人,莫不接受或附和这一主张,甚至倡发此论者还以早期的改良派居多。这说明(  )

A.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趋同B.西学已成为时代主流C.政治变革存在较大阻力D.中体西用 得到普遍认可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实业救国 教育救国 科学救国 等主张在中国涌现和发展。由此可见(  )

A.中国民众爱国热情高涨B.挽救民族危亡成为共识C.阻止革命成为时代主流D.空淡救国或肓目爱国都不足取

12.

五四运动期间,曾流传一则广告: 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本所专售国货,敢不牺牲利益。国货日见完美,价目格外克己。……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推动民族工业迎来 短暂春天 B.民族工业品质量可与洋货媲美C.德国强占青岛激起国人抗争D.购买国货使中国政治经济双获益

13.

1930年,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有文章批评 农村包围城市 的观点违反了 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 这个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党和红军中存在教条主义倾向B.共产国际阻碍中国革命C.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存在偏差D.马克思主义无法本土化

14.

2014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纪念活动仪式现场出现了14个方阵,鸣14声礼炮;同时,纪念馆南面广场的国旗杆高也设计为14米。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关于抗战起始时间问题学界争论近年取得一致意见B.对 九一八事变 后东北局部抗战重要意义的肯定
C.提出 十四年抗战 说意在撇开国民党抗战的贡献D.提出 十四年抗战 说旨在凸显共产党抗战的作用

15.

毛泽东1952年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在客观上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 。据此可知(  )

A.中国社会生产力亟待提高B.计划经济已取代市场经济C.社会需求脱离实际D.计划经济有存在的必要性

16.

邓小平曾指出,新时期政协对政府实施 监督 权,有其固定含义。政协不应该有类似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权,而不是指政协不应该有民主监督的权力。邓小平强调的是政协(  )

A.监督权需要制度保障B.非国家权力机关性质C.参政议政权是有限的D.具有类似人大的职能

17.

帝政后期(公元284—565年)议会的立法、元老院的决议、长官的谕令已成力 历史的陈迹 ;至于习惯,虽保持着创造新的规范的作用,但君士坦丁皇帝已命令取消其变更成文法的效力;因此皇帝的敕令几乎成为唯一的法律渊源。这种情形说明当时(  )

A.罗马法渐趋式微B.社会新旧矛盾交织C.罗马以习惯法为准则D.罗马法发展进程中断

18.

1492—1595年,仅西印度群岛就向西班牙输金银20亿皮西塔(西班牙银币名),同时,西班牙每年要运出约1500万皮西塔的金银用于购买外国的商品。葡萄牙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一现象(  )

A.加快了本国资本原始积累B.开拓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C.导致欧洲国家掀起价格革命D.推动了 三角贸易 的形成

19.

从法律上看,英国政府被称为 英王陛下的政府 ,首相和内阁是英王的臣仆。而实际上,英王临朝而不理政,从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祸,其全部政务活动根据内阁的 建议 执行。这说明(  )

A.英国法律具有象征性B.英王实际对内阁负责C.英国政体存在缺陷D.英王的法理地位较高

20.

如下图所示,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  )

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恩格斯1895

A.历史评价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干扰B.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C.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D.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产生的贡献

21.

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艺术逐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资本主义19世纪兴起的泰罗制就是这样一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垄断组织的发展(  )

A.推动了企业的海外扩张B.刺激了生产技术的革新C.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成本D.促成了经济模式的变革

22.

在苏联,虽然伴随着经济增长和发展而出现的 资源和技术压力 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客观要求,但却长期得不到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因素的相呼应,反而陷入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 制度桎梏 之中。这体现出苏联(  )

A.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B.经济体制长期僵化C.经济改革未见成效D.资源技术严重匮乏

23.

1972年,田中内阁(1972.7—1974.12)提出一种外交战略,即以美日同盟为基础,发展日中友好,联合第三世界,同苏联抗衡。这反映出日本(  )

A.经济地位不断提高B.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增强C.采取多边自主外交D.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24.

英国于1961年、1967年两次提出申请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均遭法国否决。1973年英国终于加入欧共体。2011年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的动议。2016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成为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材料表明(  )

A.欧洲一体化曲折发展B.英国社会盛行孤立主义C.欧洲民族矛盾激化D.英国经济衰退局势加重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益尊。……改知县为五品官,正其名日县令。任是职者,必用千里以内习其风土之人。其初曰试令,三年,称职,为真;又三年,称职,封父母;又三年,称职,进阶益禄,任之终身。……夫使天下之为县令者,不得迁又不得归,其身与县终,而子孙世世处焉。

——顾炎武

材料二 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备受美国制宪者们的推崇,其精髓被融入美国成文宪法之中,在后来美国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称之为 现代国家的最完善的例子 。美国式民主模式适合中国吗?邓小平同志对此很早就果断地指出, 我们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这种办法我们不能采用

——摘编自黄金桥《美国宪政中的分权制衡机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顾炎武国家管理体制上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分权思想在美国政治实践中的充分体现。并针对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和邓小平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时期中国重大外交事件(部分)

时间

事件

1979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80

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恢复在IMF和世界银行的席位。

1984

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

1988

成为联合国为何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

1991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6

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4

派遣警察部队赴海地维和

2008

派出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2011

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2016

举办G20杭州峰会

综观大事表中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602年,也就是在晋商崛起的时候,在西方的荷兰成立了第一家永久性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 ,成立之初它就已具有现代公司制度的一些基本特征。1609年,欧洲诞生第一家现代意义的中央银行——荷兰阿姆斯特丹威索尔银行。此时晋商和徽商也开辟了和东印度公司几乎相同的航线,他们曾经控制了一部分从中东、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和中国出发到欧洲的线路,但仅仅在30多年间,就全盘易手,被以荷兰人为首的欧洲人所击败。

——摘编自乔润令《历史上荷兰与山西商人的兴与衰》

材料二 《航海条例》以及与英国和法国的战争并不能完全说明荷兰衰落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需的资源。英国人也拥有较荷兰人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并享有海岛位置带来的巨大裨益;地处海岛,使他们无须付出时常遭受入侵的代价。此外,英国人还有其海外殖民地的迅速增长的财富和力量作后盾,而荷兰人仅在南非南端有一小块孤立的殖民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商业崛起和晋商衰落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荷兰兴衰给我们的启示。(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