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1.2017—2018学年度 山西省名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17年 题数:28 浏览数:1207

一、单选题

1.

南宋初年,诗人赵鼎把北宋中央体制形象地概括为: 枢密院调发军马,而三省不知;三省财用已竭,而枢密院用兵不止。 这一概括意在(  )

A.肯定宋代分权制衡原则的功效B.否定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C.分析导致宋朝积贫积弱的缘由D.强调军政分权使政出多门

2.

周恩来说: 尽管过去我们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次正式的国际会议,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是一次正规戏、舞台戏,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 这次会议(  )

A.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D.打破了西方国家封锁中国的局面

3.

某一时期英国的经济政策表现为 禁止金银出口,鼓励进口……实行保护关税;规定商品由本国船舶运输,严禁走私和管制价格等。政府逐渐取消地方关税,维护经济秩序,规范交易行为 。这一时期的英国(  )

A.因经济危机放弃自由主义政策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发言权C.逐渐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国家行政权由国王逐渐转向内阁

4.

二战结束后,法国等西欧国家与西德占领区的历史学家与历史教师聚在一起召开研讨会,商讨如何修正历史教学中遗留下来的敌对图式。这一做法(  )

A.直接推动西欧走向联合B.利于巩固资本主义阵营C.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D.受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5.

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稻农发明了一种耘田的工具 耘耥 既胜耙锄,又代手足 ,而明清时期江南许多地区农民则弃而不用,以两手耘田,匍匐禾间,膝行而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官营手工业的封建性B.社会体制制约技术传播C.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D.商品经济对技术的限制

6.

有学者在研究二战后的苏联史时指出: 某位领导人的经济指导思想是改进计划,改善生产管理,加强物质刺激。 为此,他强调 稳定的发展重工业,在此基础上保证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 。据此可知, 的改革(  )

A.以农业领域为重点冲击传统体制B.否定传统管理体制激化国内矛盾C.以工业为主使军力得到较大提升D.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实现经济复苏

7.

据《论语》记载,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反映出孔子(  )

A.认为学问有好坏之分B.主张怀疑所有人C.提倡读书应勤奋好问D.把学与思相结合

8.

秦王赢政读韩非子著作后大为惊叹: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秦王赢政如此惊叹的主要原因是韩非子(  )

A.构想了君主专制的体制B.推崇削弱宗法观念C.主张以严刑峻法教化百姓D.提出皇权至上思想

9.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句人生格言: 顺境信儒,逆境崇道。 此格言体现了(  )

A.儒道思想的理性精神B.道家思想对儒学的继承C.儒道思想的相互补充D.社会存在影响意识形态

10.

下图反映了汉朝太学博士人数的增长情况。据该图可知西汉时期(  )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B.完善的教学体系已经形成C.太学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D.法家、墨家等思想已经消失

11.

两宋理学家追求 平天下 ,即建立以 均平 为特征的至理、至公、至正的理想社会;陆九渊提出 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的主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宋金对峙成为 平天下 的思想源泉B.陆九渊的自信超越了当时的知识分子C.平天下 体现了理学家的济世精神D.理学家的追求超越了他们的阶级属性

12.

在《阳明年谱》遗言中记载,徐言问(阳明)道体无恙。阳明曰: 病势危亟,所未死者,元气耳。 这反映出王阳明(  )

A.无视生命B.偏好道家学说C.重视精神的作用D.主张 天人合一

13.

下表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有关言论。据表可知,这些思想家(  )

顾炎武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王夫之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唐甄

天子之尊,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世无君矣岂有臣乎

A.对传统封建政治做了反思B.描绘了民主政治的蓝图C.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弊端D.主张限制君权扩大相权

14.

普罗塔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孟子说: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由此可知,两人思想的共性是(  )

A.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B.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C.强调人类思维的相对性D.突显品德的重要性

15.

在文艺复兴期间 放弃文雅听众而向下层民众演讲,就不被视为一种真正的博学者 。这一观点(  )

A.制约人文精神的传播B.净化了当时社会风气C.强调人文主义的复兴D.引发文艺复兴的衰落

16.

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主张用捷克民族语言做礼拜,而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  )

A.使欧洲各国相继建立了民族国家B.进一步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C.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D.表明罗马教皇已不再有昔日权威

17.

王夫之指出,为民为公,乃千古之法的精义所在,君主虽位尊权重,其意志仅一人之义,属 。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害怕这个国王暴虐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两人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

A.体现鲜明的民主共和精神B.勾画未来社会发展蓝图C.质疑和防止君权过于集中D.都有新阶级力量的推动

18.

根据洛克的看法,人若过着个体状态的生活,各行其是,他们个人的天赋权利便完全无法获得普遍的尊重。人无法凭各自的努力来保护自己的财产。为避免这种状态,人们把对他人进行惩罚的权力让渡给政府,保障大家的权利。这说明洛克主张(  )

A.社会契约论B.三权分立理论C.天赋人权说D.人民主权理论

19.

天下之大气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君权是民授而不是神授,人们应该遵守契约,绝对服从国家或社会,但这绝不是对君主而言。 材料中这两种观点的共同内容是(  )

A.都主张实行君臣共治B.对封建君主专制批判C.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D.按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20.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草药用于保护纸张的方法一般为:在书库、书橱或书本中放置药材,让其挥发出来的气味在档案、典籍周围保持一定的浓度,以消灭害虫或使害虫不敢接近。该做法(  )

A.使纸张的质量大为提升B.易造成中药大量浪费C.说明古人注意对书的保护D.有利于图书分类整理

21.

韦庄的《洛阳吟》写道: 万户千门夕照边,开元时节旧风烟。宫官试马游三市,舞女乘舟上九天。胡骑北来空进主,汉皇西去竟升仙。 这首唐诗(  )

A.反映了长安流行的胡化和异域风尚B.提供了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资料C.真实再现当时下层百姓的生活D.真实地再现了唐朝文化的繁荣景象

22.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 夫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能书者皆能画。 赵孟頫诗云: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他们二人共同关注的是(  )

A.浓妆淡抹的山水画B.人木三分的人物画C.注重民俗的风俗画D.意境深远的文人画

23.

有学者评价说: 宋元的小说、戏剧就是中国 文艺复兴 的曙光。 该评价的侧重点是宋元的小说、戏剧(  )

A.反映市民阶层的利益要求B.反对宗教束缚C.维护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D.注重社会教化

24.

东晋时期,卫夫人(传为王羲之之师)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等作品传世,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线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这说明当时(  )

A.书法艺术离不开生活B.楷书成为官方字体C.字体演变是由圆到方D.楷书艺术已经出现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史以来,地中海沿岸,在世界历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代地中海地区出现了有效运转的政治形势,如君主国、帝国甚至共和国。在这片土地上,还形成了以贸易为基础的繁荣的经济体系。在这一地区,人们创立了法律制度和哲学思想,这些制度和思想不仅为社会秩序提供了保障,还反映出人们在道德行为上的共识不断扩大。在这里,文学、教育和技术也获得飞速发展。

——[美]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对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一项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以挽救危机。1935年4月,蒋介石说: 欲挽救今日民族之危急,与解除全国民众之痛苦,须有一个运动继 新生活运动 而起。 为此,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 总会、分会及支会负责实施,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在农业方面,主要是研究和推广优良品种,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在工矿领域,加强国营企业的筹设和发展,调查全国地质矿产,增加国营矿区,对外资控制的有关各矿进行整顿。在商业方面,提倡国货,加强对商业团体的指导和监督,调节粮食运销等。此外,采取措施鼓励农产品和土特产品的输出,开拓对外贸易。1936年底,工农业产量都有很大提升。

——摘编自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材料二 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要重视广泛的国际交往,同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趋利避害。用我们的话讲,叫对外开放。对内也要开放搞活,不要固守一成不变的框框。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解放思想,独立思考》(1988年5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推行这一运动的背景。(8分)
(2)概括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斯大林模式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卢梭认为,根据自然法的原则,人们要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结合建立国家。因此,必须对社会契约本身有如下要求:每个结合者把自己和自己的全部权利转让给整个社会,其条件对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权利的转让必须是毫无保留的。既然权利转让给整个社会并没有奉献给任何人,人们可以从社会得到同样的权利。依上述条件组成的集体表现了人民最高的意志,这就是卢梭理想中的民主共和制。

——蒯慧《试析卢梭人民主权思想》

材料二 卢梭的理论是建立在所谓 公意 的基础之上的。就当时法国的阶级关系来看,卢梭所说的 公意 ,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意志,他的人民主权理论实质上是为资产阶级争取在经济上的剥削权和在政治上的统治权服务的。

——张秀兰《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卢梭的思想主张。(8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东汉到南北朝。 都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到了唐朝五代,虽然也有很多著名文人画家,但是同样也没有出现结合的案例。直至北宋后期,苏轼、米芾等提倡将 相结合,并理论联系实际,为画作中的完美结合打下了坚实基础。到了元代,画家们大多采用 相结合的艺术行为方式,一直到明清两代,这种形式才逐渐完善。

——捕编自孙琳《浅谈中国传统绘画与题款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 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绘画与明中叶的时代潮流相契合,他们的花鸟体现了一种倾向,就是接近世俗生活……由沈周到陈淳到徐谓,在这股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他们笔下的花鸟形象由写实趋向 不似之似 ……作品由灵动到酣畅淋漓,摒弃儒家的温柔敦厚,偏重于心灵解放与个性抒发,追求所谓的 骇世惊俗 ,表达对日益腐朽的封建王朝的不满和批判。

——《论明代写意花鸟画形成的社会因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文人画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人画在宋代以后出现较快发展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