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一项旨在全面发展经济的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以挽救危机。1935年4月,蒋介石说:
“欲挽救今日民族之危急,与解除全国民众之痛苦,须有一个运动继
‘新生活运动
’而起。
”为此,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
”总会、分会及支会负责实施,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在农业方面,主要是研究和推广优良品种,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在工矿领域,加强国营企业的筹设和发展,调查全国地质矿产,增加国营矿区,对外资控制的有关各矿进行整顿。在商业方面,提倡国货,加强对商业团体的指导和监督,调节粮食运销等。此外,采取措施鼓励农产品和土特产品的输出,开拓对外贸易。1936年底,工农业产量都有很大提升。
——摘编自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材料二 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要重视广泛的国际交往,同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趋利避害。用我们的话讲,叫对外开放。对内也要开放搞活,不要固守一成不变的框框。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解放思想,独立思考》(1988年5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推行这一运动的背景。(8分)
(2)概括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斯大林模式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