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2.2017—2018学年度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34 浏览数:1024

一、单选题

1.

下图周代分封的诸侯国中属于姬姓封国的有(  )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

英文中的uncle在中文中等同于伯父、叔父、舅父、叔、姑父等称谓,brother-in-law在中文中等同于姐夫、妹夫、大伯、小叔等称谓。这一现象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

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宗法制D.皇位世袭制

3.

秦始皇认为自己是天子,即上帝的嫡长子,天子自称 ,而其他人不能称 ,又采用了 五德之运 学说,认为周是火德,秦为水德,秦代周,符合水灭火。这反映出秦始皇(  )

A.彻底摆脱了商周政治观念的影响B.对君主专制有强烈的政治追求C.利用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D.主要采用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4.

唐中宗神龙二年,将全国分为十道,派遣官员巡察各地,长官称道巡察使。下列官职的设置意图与道巡察使最接近的是(  )

A.三司使B.刺史C.参知政事D.同平章事

5.

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某一机构,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 因此该机构的地位相当高。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官员为僧俗并用。这一机构是(  )

A.枢密院B.中书省C.宣政院D.政事堂

6.

史料记载宋太宗时, 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中书(宰相)不预闻。 这反映出(  )

A.中央机构存在事权划分B.政出多门,官制混乱C.集体议政保证决策高效D.三省六部制日趋完善

7.

明代嘉靖中期,内阁官员 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宰相,压制六卿(六部尚书)矣 。这表明当时(  )

A.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B.内阁严重威胁皇权C.内阁与六部互相牵制D.内阁官员权势很大

8.

内阁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是清雍正帝时期的军机大臣,他们(  )
①必须亲自处理文书    ②只能承皇帝旨意办事    ③无权参与军国大政    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下图为清政府接受到的一个最后通牒的部分条款,后来写入某不平等条约之中,这一通牒的发布者是(  )

A.英军B.英法联军C.日军D.八国联军

10.

下图描绘了近代中日海军一场决战的场景,对这场决战描述正确的是(  )

A.北洋舰队率先离开战场B.刘步蟾为中国海军提督C.邓世昌、林永生、叶祖珪率舰英勇战斗D.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台湾返航途中遇袭

11.

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了议和条约草案,其中规定:开长沙府、重庆府、苏州府、杭州府等为商埠。后来在《马关条约》中没有确认的商埠是(  )

A.苏州府B.长沙府C.重庆府D.杭州府

12.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下列革命团体直接与武昌起义爆发相关的是(  )
①共进会    ②华兴会    ③中国同盟会    ④文学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3.

1919年10月,李大钊撰文指出: 五四运动系排斥 大亚细亚主义 ,即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 该文旨在(  )

A.宣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义B.揭示五四运动具有某种普遍性的意义C.说明五四运动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D.强调五四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特点

14.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发展。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②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③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    ④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

15.

历史学者在四川省苍溪县的一些砂石岩山上发现了以下红军石刻标语,这些标语最早可能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B.长征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6.

下图为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与该漫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一二八事变

17.

一部有关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著作中部分篇章为:华北抗日根据地处境艰难;八路军积极投入战役准备;第一阶段——以摧毁正太铁路为重点的交通破击战。这部著作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

A.《血肉磨坊·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纪实》C.《百团大战始末》D.《国民政府第五战区见闻记》

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下列各项中属于《共同纲领》内容的有(  )
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规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规定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

新中国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就右侧地图所示区域的和平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B.亚非会议C.二十六届联大D.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

1954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外宾时说: 中国、苏联、英国和其他各大国都靠拢些,也包括美国在内。希望美国也采取和平共处的政策。美国这样的大国如果不要和平,我们就不得安宁,大家也不得安宁。 这表明(  )

A.中国希望联合美国抗衡苏联的威胁B.中国外交对意识形态有所突破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公认D.中国外交的重点开始转向大国

21.

某纪录片中有这样的镜头:中国各地 毛主席语录家喻户晓,到处传诵 ,有的毛泽东语录还被改编成歌曲,如《什么人是革命派,什么人是反革命派,什么人是口头革命派》等。这一时期(  )

A.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被破坏C.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 构想

22.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下列各项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特点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

A.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B.从秘密外交走向公开外交C.民间外交发挥了重要作用D.受冷战对峙态势的影响

23.

美国尼克松政府向联合国提交了 双重代表权 议案,即联合国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安理会成员国,同时保留台湾当局在联合国大会的席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美国落实上海联合公报的内容B.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问题C.中美关系正常化取得关键突破D.中美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一致

24.

在广泛吸收香港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各项不属于该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

A.一国两制 B.民族自决 C.港人治港 D.高度自治

25.

上海合作组织反对任何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恶劣作法,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

A.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目标B.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C.旨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D.推动了两极格局走向瓦解

26.

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机构,下列各项关于公民大会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梭伦时代,财产最少的第四等级不能参与公民大会
②梭伦时代,公民大会常设机构的成员由部落推选产生
③伯里克利时代,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表决权
④伯里克利时代,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

古希腊史家修昔底德认为: 雅典在名义上是民主政治,但是事实上权力是在第一公民手中 。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十将军中有首席将军B.公民大会中的轮值主席C.实行公民参政津贴制D.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权力

28.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立法者(机构)是(  )

A.皇帝B.元老院C.执政官D.平民会议

29.

恩格斯曾说: 如果说国家和国家法是由经济关系来决定的,那末不言而喻,民法也应该说是如此,因为民法的作用在本质上就是要把各个人彼此间在一定情况下所有的正常经济关系确认起来 。这一观点较好地诠释了罗马(  )

A.公民法的特点B.成文法形成的主要原因C.习惯法的价值D.万民法内容上的侧重点

30.

在征服罗马之后,中世纪的各个日耳曼王国就将各自部落的习惯,借助于罗马法的某些术语,并吸收罗马法的一些原则,编纂为成文法典。这说明(  )

A.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B.罗马法的适用地域和对象不断扩大C.罗马法促进了其他民族法文化的发展D.罗马法具有超越民族的高度稳定性

二、材料阅读

31.

(10分)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代疆域图(局部)

材料二 1992 年两会在事务性商谈中的一些表述

海协会的表述

海基会的表述

海峡两岸文书使用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

双方本着一个中国,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原则

在海峡两岸共同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

双方本着谋求一个民主、自由、均富、统一的中国,两岸事务本是中国人的事务的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秦王朝对图中圆圈所示区域的管理情况。(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两会 表述的共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90年代,大陆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具体措施。(4分)

32.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的政治家认为,国务员是否具有 副署权 是内阁制区别于总统制的主要标志。1911年12月,孙中山认为内阁制会 误革命之大计 ,于是同盟会内部决定采用总统制。清帝退位后,宋教仁说:内阁制 则总统政治上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 孙中山等人觉得宋教仁的看法很有道理,转而全力支持他。因此,宋教仁率人赶制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很快获得通过。

——摘编自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

材料二 1954 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1982 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1)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同盟会内部存在哪一争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能体现这一争论结果的内容,并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写入这一内容的意图。(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1954年宪法 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6分)

33.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志》

材料二 1972 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虽说是中美接近的副产品,但它使中日两国关系自 19 世纪以来第一次成为对等的、和平的关系。到田中角荣上台前夕,中日关系正常化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呼声,对美贸易的冷却使得日本迫切需要扩大对华贸易,打开中国市场。日本自民党内意识到如果日中关系再没有改善迹象,就无法跟上世界局势的发展,所以田中角荣是把日中关系正常化作为他的竞选承诺而当选的。

——整理自[日]毛里和子《中日关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意义。(6分)

34.

(10分)雅典民主制和罗马法是西方古代社会重要的政治文明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7世纪的雅典经济与社会的危机,使许多小自耕农靠借债度日,最终失去了土地或自由。前 594年,执政官梭伦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解决这一危机。前5世纪,平民主权形成了风尚。无可争辩,这种政体是一种民主政体。但是从某些方面看,它是一种很不广泛的民主,而从另一些方面看,它又是非常激进的民主。

——摘编自[法]雅克琳娜·罗米伊《希腊民主的问题》

材料二 西塞罗提出: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法律,自然法是最高法,人定法只是自然法的摹本。他又说: 它不会今天在罗马立一项规则,而在雅典立另一项规则。有的将是一种法律,永远不变的法律,任何时期、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的法律。 西塞罗将自然法观念注入罗马法学以后,理性、平等、正义等自然法理念也被灌输到万民法中。

——曾尔恕《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中直接解决 小自耕农 问题的措施,并简述雅典民主 很不广泛 非常激进 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并简要评价这一思想。(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