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内圣外王
”一词,最早见于道家著作《庄子·天下篇》: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 閤而不明,郁而不发
”,虽然内圣外王是由道家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阐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
“内圣
”是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
“外王
”是指个人把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儒家在其历史嬗变过程中……
“内圣
”和
“外王
”在不同的时期,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的。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儒家的
“内圣外王
”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統一。儒家很重视人的社会本性,荀子说:
“人生不能无群。
”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无非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内圣外王
”的理想人格,是建立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想实现自我价值,然而这个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当自我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时,才是有意义的,才可以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儒家
“内圣外王
”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道德思想,又注重对民众的教化,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这就要将这种道德思想与国家政治相结合。才能把这种道德思想落实到现实之中。这种道德与政治的统一最好的例子就表现在儒家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观点上。孟子说: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离娄认为个人修养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资格治理国家……内圣外王思想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内圣外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三 在东西方文化中,
“内圣外王
”与
“哲学王
”是两个绕不开的概念。二者发轫早,源流长,影响深远。
“哲学王
”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念,也是柏拉图一生的信念。由
“哲学王
”统治的
“理想国
”这一乌托邦愿景,影响一代又一代西方思想家,亚里斯多德较之乃师更为现实,但是也没有绕过
“哲学王
”……谁可以
“内圣外王
”,谁能成为
“哲学王
”?柏拉图将除去哲人、知识阶层以外的阶级排除在权利中心以外,认为
“哲人
”是少有的,只有具有伟器的人方可为之,毫无疑问,这是精英主义。由精英统治
“庸众
”。东方则不然,孟子认为,
“人皆可以成尧舜
”,无所谓贤或者不肖,是不为非不能,不仅告诉你可以成为智慧人,而且告诉你方法,比如慎独修身。所以东方无所谓精英,只有士大夫,不是坐而论道脱离群众,而是引导群众,发智明德,使努力向学,大家一齐动手,最终天下大同……
——摘编自《联合参谋学院》 (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宋明理学与明清儒学是怎样表现
“内圣外王
”的。(7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
“内圣外王
”思想的特点与柏拉图的主要贡献。(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内圣外王
”思想与
“哲学王
”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