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读下面《秦朝疆域图》,解读秦朝的历史页献( )
借款次数
总额
经济建设借款额及占总额百分比
铁路借款额及占经济建设借款额百分比
晚淸政府
208
13.1亿两(白银)
3.7亿两;28.2%
2.8亿两;76%
北京政府
646
15.7亿元(银元)
4.5亿元;28.6%
3.2亿元;71%
南京政府
108
45.0亿元(银元)
6.0亿元;13.3%
2.2亿元;37%
记述
出处
夫今日泰西大局……绝似周末战国形势:时局又与春秋相仿
1898年《申报》
彰彰西报,日将瓜分之谣;渺渺中州,将踵波兰之辙
1898年《知新报》
居此有强权无公理,与帝国主义之民族相遇,安所往而不居劣败之数耶
1906年《通学报》
协约者,战争之新法也,强国之战弱国也
1907年《外交报》
时间
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1957年
23771
81.23%
9.01%
1958年
26660
58.23%
26.60%
1959年
26173
62.17%
20.64%
1960年
25882
65.75%
15.89%
1961年
25590
77.17%
11.16%
下图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示意图和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据此可知( )
下图是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关系图。对此图的正确解读是( )
二、材料阅读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摘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摘编自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广东同乡会欢迎会的演说》
鸦片战争后
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淸政府所办)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争后
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
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 》(亚当·斯密著)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 《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民国以后
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徳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摘编自姚有志等《百年战争评说》
——摘编自薛伟强《一场泥腿子与洋博士的完美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