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4.2018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30 浏览数:1771

一、单选题

1.

鲁迅说, 许多史书对人物的评价是靠不住的。历代王朝,统治时间长的,评论者都是本朝的人,对他们本朝的皇帝多半是歌功颂德;统治时间短的,那朝代的皇帝就很容易被贬为 暴君 ,因为评论者是另一个朝代的人了。 根据材料,可知(  )

A.史书和小说戏曲不足征信B.评价人物要运用辩证法C.权威研究材料是二十四史D.运用史料需要辨伪考证

2.

春秋初期发生过 周郑交质 ,郑庄公姬寤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这反映出(  )

A.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B.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C.同姓诸侯国恪守分封义务D.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道德

3.

《唐律疏议》载,依选举令, 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以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即依庶人例。 这反映了唐代(  )

A.抑商政策崩解B.商人社会地位低下C.科举制度完善D.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4.

明朝官员海瑞曾说,执法之时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其富民;与其屈愚民,宁屈其刁顽。事在争产上,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海瑞的思想(  )

A.重视对人权的重视与保障B.符合孔子 正名 的精神C.与传统伦理观念密切相关D.符合传统法家的概念

5.

明清时期兴起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救亡图存而进行务实革新。这说明了(  )

A.儒家思想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B.实学逐渐成为当时思想主流C.崇实致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D.实学对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

6.


图1

图1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某地城乡人口统计图(单位:万人)据此可知当地(  )

A.农村自然经济解体B.人口增速全国领先C.社会经济持续发展D.基本实现了城镇化

7.

1861—1895年期间,译著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这说明(  )

A.中体西用思想得以传承B.自强运动激发民族意识的觉醒C.近代中国思潮此起彼伏D.向西方学习的维度日渐多样化

8.

1916年胡适说: 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 据此,胡适认为 造新文学 的关键在于(  )

A.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B.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C.传承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优势D.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优势

9.

《申报》曾称红军 共匪 ,对长征多用 逃窜 西窜 字眼;后来称红军 共军 ,使用 长征 等词。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B.国民党政策的转变C.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剧D.抗日救亡运动推动

10.

刘国良在《中国工业史·近代卷》中指出:1937年,重工业资本在工业中只占9.2%,工厂数占18.5%。到了1942年,重工业资本在国统区工业中则占78.86%,工人占48.69%,动力设备占81.85%。导致重工业比重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借鉴苏联的模式B.抗战发展军工企业的需要C.国统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11.

计量史学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史学研究方法。下列史学研究的主题较适宜采用这一方法的是(  )

A.三民主义指导革命实践的效果B.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思想解放的作用C.启蒙运动对亚洲近代化的作用D.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2.

俄罗斯革命常被用来和中国相比,但它们的差异至今还显而易见:布尔什维克首先夺取了城市,然后在农村实行集体化;中国共产党则相反,先农村而后攻占城市。 这里的 差异 (  )

A.由两国革命的性质不同导致B.都是共产国际指导的结果C.都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D.导致了两国革命结局不同

13.

在1950年的扫盲运动中,《凉山彝族汉语文扫盲课本》第1册中,最初级的笔画练习都是以 中国 共产党 毛泽东 人民政府 等词汇来进行的。在《广州农民速成识字课本》第1课的注音词表中,主要有 中央 解放 南昌 东方 光明 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  )

A.确立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B.探索引导宣传舆论的全新形式C.提高农民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素养D.构建与国家政权对应的意识形态

14.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物价的管理做出了规定:在农产品价格方面,第一类(国家计划收购的商品)和第二类(国家统一收购的商品)农产品价格,由中央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议定;第三类农产品的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一切农产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的地区差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权加以调整。这一规定有利于(  )

A.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B.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C.把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D.减少国内工业产品价格的波动

15.

1977年1月,国务院转发《关于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同时,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1976—1985年)规划纲要,规定1985年粮食产量要达到8000亿斤,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要建立120个大项目,其中有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基地、十大油气田等,按照这个规划,1978—1985年间,基建投资总额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若照此下去(  )

A.国民经济比例进一步失调B.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大提前C.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D.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16.

雅典城邦最主要的财政开支由富有公民无偿承担,普通公民则免于任何赋税,这些费用由城邦通过一个称作 公益捐助 的制度,每年指定一些最为富有的公民承担。这主要是由于雅典城邦(  )

A.普通公民不用承担义务B.富有的公民素养高C.平民占主体的民主机制D.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17.

万民法的产生,一部分是由于他们轻视所有的外国法律,一部分是由于他们不愿以其本土的市民法的利益给予外国人。……只是由于政治需要而强使他注意的一种制度。仅仅是市民法的一个 卑贱附属物 据此,法学家梅因认为万民法(  )

A.比公民法的地位高B.损害了罗马公民的利益C.是外国人自身的法律D.是被迫发展出来的法律

18.

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 材料强调的是(  )

A.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B.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D.工业发展之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的生产

19.

表1

时期

农业投资额

工商业投资额

17611770

358亿英镑

192亿英镑

18511860

503亿英镑

2330亿英镑

表1为英国不同时期农业、工商业投资额的变化。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英国(  )

A.工业化进程加快B.对外贸易激增C.成为 世界工厂 D.农业发展萎缩

20.

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各地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感到工人阶级的存在。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局更使工人阶级最终意识到他们要反对的不应该仅仅是机器。材料说明(  )

A.资本主义加剧了社会分化B.工人运动推动了工人阶级走向联合C.英国工人阶级的自我觉醒D.社会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21.

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捍卫、强化和巩固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主要着眼于(  )

A.强调责任意识B.重视科学实证C.关注理论创新D.反对封建专制

22.

詹姆斯·弗农在《远方的陌生人》中提到: 短短的200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无 关系 就寸步难行的熟人社会,逆转为陌生人的天堂。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改革C.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D.世界日益连为一体

23.

苏联某学者在197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 被调查的1064名大企业经理中,有80%认为,各级机关仍然像以前一样,侵犯企业权利;90%认为,企业权力太小,如面临一整排军官们指挥的士兵,当其中一个军官下达 前进 的命令时,另一个军官却高喊 卧倒 ……”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B.斯大林强调加快工业化建设速度
C.赫鲁晓夫推行鲁莽冒失的改革措施D.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24.

欧盟成立后,就开始着手对欧洲教科书重新编订,以一种欧洲视角取代传统的民族主义立场。这反映出(  )

A.欧洲已联合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B.欧盟努力构建统一文化认同C.欧洲联合的重心转向了文化领域D.欧盟存在着严重的冷战思维

25.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条款规定, 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 ,还规定各缔约方国内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直接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B.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D.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礼记·大学》篇中认为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古人不但强调家族社会地位的稳固,也重视良好家风的维护。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
《钱氏家训》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鏐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钱鏐的后人将其平时言行记录整理而成,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和国家篇,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包括 孝于家 忠于国 兄弟相同,上下和睦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等。

——摘编自张耐冬《优美门风·家规家训·传统价值的现代转化》

材料二 西方的百年家族传承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偏向于激励式传承机制,相较于财富遗赠,更崇尚个人价值的培养,并且为 传承系统 定制家徽、家族雕塑、伴手礼、家族信笺、家居品应用等,更甚者会建立自己的家族 传承博物馆 。美国摩根家族博物馆就是其中的典范,该博物馆主体由两部分组成,一边是摩根家的老宅子,一边是非常现代化的展品展示区,里面仍保留着这个金融世家的私人书房和贝多芬手稿等珍贵收藏品。有时候,摩根的后人还会相聚于此,在老摩根画像的注视下,商讨家族大计,共忆家族历史。

——摘编自《21世纪,中国能出现自己的洛克菲勒百年家族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及西方家风传承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优良家风传承对古今中国的影响。(4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瓦特与企业家罗巴克签订了合同,后来博尔顿及时从濒临破产的罗巴克手中购得瓦特蒸汽机专利权的股份。博尔顿创办了生产小五金器械的索霍工厂,但他的工厂缺乏动力,希望借助瓦特的发明来人工地制造动力。双方签订一份契约:博尔顿为蒸汽机竣工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若蒸汽机研发成功,博尔顿与瓦特两方按2:1的比例分配利润;若研发失败,一切经济后果由博尔顿承担。博尔顿惨淡经营,倾全力支持瓦特进行技术革新,还在1775年让瓦特说服国会将自己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原来只有14年)。直到1784年博尔顿终于看到了他十多年期待的结果:瓦特改良的联运式蒸汽机成功了。
1800年老瓦特退休后,先是小瓦特与老博尔顿合作,后来是小瓦特和小博尔顿合作,继续蒸汽机的市场推广。在小瓦特的努力下,终于将蒸汽机推广到了工厂、矿业、交通等部门,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博尔顿和小瓦特分别以风险资金、专利权和标准化生产成就了老瓦特。

——摘编自《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材料二 今天我们许多耳熟能详的词汇都是在1789—1848年这60年间创造出来的,比如 工业 工业家 工厂 中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比如 贵族阶级 铁路 、作为政治术语的 自由 保守 民族 科学家 工程师 无产者 经济危机 等。

——摘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蒸汽机改良成功的条件。(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所述词汇指出工业革命的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2 1911—1912年部分省的临时约法

依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阅读

29.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1912年1月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令内务部 赶于阴历十二月前编印成书,以便颁发各省施行 。新历书采用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阳历,本来 旧历自在应删之列,由于习俗相沿未可以朝夕废,故旧历月日仍附注于阳历月日之下,以从民便 ,如《临时大总统命令》——委任张锡銮署理直隶都督等,所署日期便是: 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十五日即壬子年正月二十七日 以授时为主旨,凡旧历书中之所谓方位、吉凶、宜忌等项悉数删去,而以天文图说代之 。南京临时政府于2月17日发布公告,强调遵行阳历。值得注意的是, 军、政俱用阳历,民众、农、商,凡年节一切仍用阴历。
中国自古以来,历法是皇权的象征之一,而由私人推算的历书,在民间也一直十分流行,这些自编的历书大多依据旧法推算,但推算方法和数据却是各不相同,各行其是,混乱在所难免。旧历在对外贸易和对外交涉上必然会出现诸多不便。

——据左玉河《评民初历法上的二元社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历法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历法改革的意义。(4分)

30.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
材料 从1904年开始,英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是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英国大量的过剩资本正好满足了德国公司的扩张需要,在当时40个国际制造业卡特尔中有22个是英德联合公司。在大战爆发前4个月,英国《泰姆士报》刊登长文说, 所有的君主、政治家和国民都知道,一个集团反对另一个集团的战争将是一场无可估量的大灾难。这种认识带来的是一种责任感——就是有责任规范和约束那些最大胆、最不计后果的人 。在维也纳、彼得堡、柏林、巴黎和伦敦,战争的爆发将欢呼的爱国者人群带到大街上。罢工停止了,抗议取消了,工人阶级聚居区的路障也拆除了。这就是亚瑟·朗索姆描绘的 将一个民族聚合成一个整体的时刻 。德国计划六星期进驻巴黎。英国政治家宣布 战争将在圣诞节结束 。1916和1917年冬天,在整个欧洲,无论在战壕中还是在后方,处处都是悲观情绪。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正在酝酿。但它会在哪里爆发呢?

——摘编自【美】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等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盛行 战争不可能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民众与政府对战争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