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3.2018届同心圆梦高三新课标模拟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7 浏览数:284

一、单选题

1.

孔子认为:在当时的社会里,只要把不符合周礼所规定的那些人和事物都统统匡正了,就能 名正言顺 ,天下太平了。该观点(  )

A.符合春秋时期社会发展趋向B.说明孔子竭力赞同政治改革C.揭示当时社会发展中的弊端D.包含着构建有序的统一思想

2.

以下是河南内黄杨庄西汉时期属魏郡繁阳县(繁阳西接内黄,今天内黄县的大部地区属繁阳境)农村聚落遗址宅院分布图。该聚落遗址表明出当时(  )

A.小农经济相对安定富足B.自然村落聚居相对分散C.重农政策得到较好贯彻D.小农经济崇尚封建迷信

3.

北宋前期,宰相的阶官在仆射以上,在朝廷发布的敕尾只署名而不书姓,阶官在吏部尚书以下则皆著姓。神宗元丰改制,以左右仆射为宰相,所以不计寄禄官的高下,一例去姓。这反映出(  )

A.宰相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北宋宰相辅政遵循程序化C.北宋中央官制发生了调整D.分割相权的政策全面实施

4.

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对明清书法评述道:由于统治者对书道有所偏颇,所以行草之发展 几越唐宋 ,而篆隶八分却无一名家。据此可得出(  )

A.篆书和隶书不顺应社会需要B.明清书法派别之争尤为明显C.明清书法艺术的功利性较强D.行草书体因帝王爱好而流行

5.

阅读1868—1907年外国在华创办的轮船公司所占航运份额表(吨位:百万;国家所占比例:%)出现该表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吨位

英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其他

1868

64

522

35

01

73

54

1872

85

468

411

01

72

49

1877

80

811

69

14

62

43

1892

229

844

03

28

64

61

1902

446

604

11

165

162

59

1907

634

525

16

246

105

108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上海轮船招商局发展空间有限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力度加大D.晚清政府的海防意识仍旧淡薄

6.

五四运动前夕《每周评论》特辟《国内劳动状况》专栏,先后报道了北京男女佣工、河南修武煤矿、唐山煤厂、山东东平县佃户等地劳动者的生活状况。该报道表明(  )

A.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传入中国B.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C.知识分子开始关注民众生活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动

7.

史沫特莱(美)在抗战爆发后的几个月内,和八路军一起行动,将她所经历的事情写入《中国奋起抵抗》(日译名),将很少被报道的八路军的战斗介绍给欧美读者。史沫特莱意在(  )

A.强调敌后战场是抗日主战场B.指出中国战区敌后抗日实情C.呼吁欧美国家支持中国抗日D.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8.

1979年3月9日,四川省召开一次理论讨论会,会上有人提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不是绝对对立的,是可以结合的。 该讨论会说明(  )

A.市场配置手段引起了国人思考B.四川省最先质疑计划经济体制C.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开始暴露D.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存在着弊端

9.

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雅典人在苏格拉底死后,立即表现出了后悔,封闭了角力场和体育场,并处死了原告莫勒图斯。该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雅典公民的议论有法律效力B.雅典民主政治下无言论自由C.直接民主易产生民意的善变D.民主并不意味着结果的最优

10.

伏尔泰称赞 牛顿把他的工作推到人类思想从未达到的最大胆的真理 ,并出版了两部介绍牛顿学说的通俗读本《牛顿哲学原理》和《哲学通信》。伏尔泰此举的目的是(  )

A.借牛顿之名宣扬理性学说B.将法国启蒙运动推向高潮C.强调启蒙思想是科学产物D.扩大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

11.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认为, 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 。得出这一结论的有力依据是(  )

A.新政在各项法律下得以实施B.罗斯福政府有力改善了民生C.国会对罗斯福政府弹劾失败D.新政时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

12.

以下是关于20世纪60~80年代世界的《大棋局》。该棋局的主要寓意是(  )

A.第三世界是世界政治的主角B.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兴起C.两极格局具有一定的平衡性D.社会主义阵营最先出现瓦解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传教士们进入中国后,常常游历四方,到处传教,因而对中国有了比较切实的认识。他们根据自己的见闻和经历写下的札记、日记、书信等等,在欧洲人眼前展开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大大开阔了欧洲了解东方的视野。利玛窦留下的关于中国的札记,内容包括了当时明代中国的各方面情况,以及耶稣会自沙勿略以来在华传教的过程。1614年,比利时籍耶稣会金尼阁将这部札记带回欧洲,并将它由意大利文译成拉丁文,于1615年在德国奥斯堡出版。

——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 1900年,基督教在华北广泛地受到攻击,然后攻击者被一次多国的外国入侵所镇压,在这一转折期以后,传教运动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具有良机的新时代。通过1860年中法《天津条约》中的一个花招取得的 在所有的省租地和购地 的权利,可以越来越频繁地加以利用,以便在限制其他外国人的远离条约港口的地方建立布道站。如下表(1919年新教各教派的相对力量;显示主要教派的力量而不考虑它们来自何国):

团体

传教士人数

圣餐者

医院

圣公会

浸礼会

公理会

路德会

监理会

长老会

中国内地布道会

其他

合计

4

9

4

18

8

12

12

63

130

635

588

345

590

946

1080

960

1492

6636

79

68

34

116

83

96

246

315

1037

19114

44367

25816

32209

74004

79199

50541

20603

345853

39

31

32

23

63

92

17

29

326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外国传教士来华的主要经历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列强在华传教的主要特点,并就此进行简要评价。(13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十九世纪,在 欧洲 观念这个大范畴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欧洲各国工商业的突飞猛进,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和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状态,形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绘的 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 的局面。

——据陈乐民、周宏《欧洲文明的进程》

结合材料及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 欧洲观念 自选一个具体论题,并对该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吴起变法的要点,是 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 。就是要剥夺一些旧贵族的 有余 ,来补充军政开支的 不足 。他认为,楚国的 贫国弱兵 ,是由于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 。这些大臣、封君 上逼主而下虐民 ,因此他主张对封君的子孙 三世而收爵禄 ,减削官吏的禄秩,精简 无能 无用 的官,裁汰 不急之官 ,节省这些开支用来供养 选练之士 。这个措施革除了一些世袭封君的特权,精简了国家机构,增强了军事力量。
吴起 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 的另一个措施,是把旧贵族迁移到荒凉地区去。他根据楚国地广人稀的特点,认为多余的土地,不足的是人民,而过去楚国旧贵族把人民集中到地少人多的地区来,这是 以所不足,益所有余 ,应该加以纠正。因而他下令 贵人往实广虚之地 。这是迫使旧贵族带同所属人员去充实广大的荒凉地区,这样就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并有利于开发荒凉地区。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起变法中 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 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吴起变法中 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 的影响。(8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20年代,苏联认为国际联盟是凡尔赛分赃条约的直接产物,是世界反革命势力的总司令部,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1927年,斯大林明确宣布苏联不参加国联,因为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压迫殖民地和附属国,不愿意成为帝国主义阴谋的帷幕的组成部分。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而巴尔都外交方针的内容之一,是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国际联盟以绝对多数票赞成接纳苏联并推举它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国联态度的变化及其成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联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价值。(6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唐太宗即位以后,特将孙思邈召诣京师,准备授以爵位,孙思邈仍婉言谢绝。此次进京,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长安医家,阅览各类医药书籍。孙思邈与甄权甄立言兄弟关系密切。他推崇甄权的针法。深州刺史成君绰患急症,颈部肿胀,喉中闭塞,滴水不下已三日,求治于孙思邈,孙思邈请甄权会诊,由甄权针刺而愈。他还记录下了甄立言治心腹冷痛五辛汤方,指出该方有良效。
孙思邈不但重视书本知识,而且更注重实践。他遍历关中的山川,并在贞观年间南下到四川考察风土人情、采集药材、炼制丹药、沿途施诊。此行丰富了他的医药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实践经验。他曾在峨眉山道士处得高子良服柏叶法,在江州(今江津县)治愈前湘东王的脚气病,为梓州(今中江县三台)刺史李文博治愈消渴病。在此期间,他亲自为六百多麻疯病人作过治疗,治愈者达十分之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思邈成为 药王 的主要条件。(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孙思邈在中国医学上的造诣。(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