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3.2018届河南省洛阳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6 浏览数:1432

一、单选题

1.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B.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C.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D.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2.

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 参知政事 参预朝政 参议得失 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 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宰相名号。这说明唐代(  )

A.监察体系日益完备B.三省制名存实亡C.官员众多效率低下D.皇权进一步加强

3.

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反映当时(  )

A.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B.市民阶层的追求和价值取向C.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D.封建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

4.

下表所述的历史事实,能够被推定的是明朝(  )

记述

出处

明孝宗弘治三年三月,庆阳雨石无数,大小不一,大者如鹅卵,小者如芡实。……三月己未,免陕西被灾秋粮三分之二。

《明史·五行志一》

明孝宗弘治三年二月,陕西庆阳县陨石如雨,大者四五斤,小者二三斤。击死人数万。十一月,彗见。五年四月,彗又见,又有异鸟三鸣于禁中。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九

明英宗天顺四年二月,陕西庆阳陨石,大者四五斤,小者二三斤,击死人以万计,又有传石能言可骇。

《明通鉴》卷二十八

陕西庆阳县陨石如雨,大者四五斤,小者二三斤,击死人以万数,一城之人皆窜他所。

《寓园杂记》

A.政府积极进行灾害救助B.庆阳陨石造成严重灾害C.有较系统的天文学记录D.天人感应与灾异说盛行

5.

1933年,国民政府在与西方列强谈判后,经立法院审议通过,正式公布了新的关税修订案,将之前最高50%的进口税率提高到80%,实行5%到80%共14级的累进税率。这次税制改革(  )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C.收回了海关行政管理权D.扭转了长期的对外贸易逆差

6.

1985年,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首个破产的公有制企业,企业职工在工厂门口哭成一片,难以接受;而十年之后,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被宣告破产时,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现象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B.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走向成熟C.社会保障的完善减轻了改革的阻力D.市场经济观念已成为社会共识

7.

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不仅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连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的部门也成为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说明雅典(  )

A.民主政治利于公民的言论自由B.借助喜剧形式完善民主政治C.民主氛围提升了公民创作热情D.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

8.

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

A.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B.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C.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D.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

9.

沙龙 一词原意为 装饰有艺术品的足够大房间 ,后来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时事的社交场所。17世纪出现于法国,主要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提供场所,18世纪则开始趋向哲学性质,法国沙龙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成为思想家等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重要场所。18世纪法国沙龙的盛行(  )

A.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B.体现了民众民主意识增强C.反映了贵族势力日趋走向没落D.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0.

下表为德、英、美三国不同时期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1913年的工业指数为100),这表明(  )

国别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13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A.垄断导致大国经济竞争激烈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美德逐渐取得工业垄断地位D.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1.

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

年份

总产量

生荒地的产量

其它地区的产量

1953

825

269

556

1954

856

373

483

1957

1050

381

669

1958

12

584

828

A.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建设重点B.注重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12.

在欧债危机的倒逼下,一方面,欧盟各国签订《财政契约》,成立 欧洲稳定机制 ,还初步建起了银行业联盟;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为赢得选票,又不得不实行 带有民族国家色彩 的政策。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

A.欧盟国际地位得以提高B.欧洲一体化进程曲折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欧盟政治一体化加强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的海外贸易分为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明初,朝贡贸易被作为朝廷怀柔海外藩属国的重要手段,政治色彩浓厚而经济功能较弱。由于不堪重负,明中叶以后对朝贡贸易有诸多限制。民间海外贸易早在宋代和元代就有较大发展,但明初朝廷为了集中精力对付来自蒙古人等北方势力的侵袭,消除东南沿海的倭患,民间海外贸易受到严禁。尽管如此,海上走私仍屡禁不绝。明中叶以后,民间贸易因政策放宽而得到发展,主要贸易对象从亚洲其它地区变为欧洲。明清海外贸易政策时紧时松,政策放宽时海外贸易就得到较大发展,贸易网络不断扩大。有确切证据表明,直到19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摘编自王信《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远洋贸易的大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鼓励扩展国际贸易。为了更便利地筹措海外贸易资金和降低投资风险,一些国家建立国家银行,政府充当担保人;受政府扶持和保护的民间合股公司也应运而生。在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中,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欧诸国在亚洲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从本国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这一切,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但似乎并没有改变欧洲对亚洲贸易的不利地位。16至18世纪时,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了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时期中西方海外贸易的异同,并说明其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地位发生的重大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历史影响。(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

年代

主要热词

1949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绿军装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

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喇叭裤

20世纪90年代

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21世纪初期

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站,是古代的中转接待场所。传递官方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员,以及往来路过的官员,凭有效函件可享受食宿、换马的服务。功能类似今天的邮局、招待所、兵站。明朝嘉靖年间,官员出差频繁,接待开支骤增。有些官员出行,车马随从成群结队,驿站苦不堪言。一旦州县衙门接济不上,驿站就会难以维系,甚至逐渐荒废。对此,海瑞建议以节约开支为核心进行驿站改革。然而,因为冲击了官僚集团 公物私用 的便利,而被长期束之高阁。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在海瑞建议的基础上,对驿站体系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改革。他首先从限制特权入手,下令禁止非公滥用,禁止加派人手,禁止多吃多占,禁止摊派私费等。驿站的额外负担大幅减轻,送信效率显著提高,经费开支压缩了1/3,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 清驿递以恤民劳 小民欢呼歌诵 。遗憾的是,张居正改革只推行了10年,便在他去世后被废止。保守派借口 裁削过当 累民贫民 ,呼吁 宽驿站之禁 ,解除了驿站禁令。

——摘编自唐博《明末驿站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末进行驿站改革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驿站改革失败的原因。(6分)

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羲之,东晋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生性恬淡,性格耿直,朝廷公卿屡次召举他为官,他都辞谢。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 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的行书字帖《兰亭序》被书法界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因此被后人尊称为 书圣

——摘编自蒲柳羽《浅谈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羲之在书法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羲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贡献。(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