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4.湖北名校八校2018年联考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7 浏览数:340

一、单选题

1.

古代的中国无疑处在东亚文明的中心,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域外文化主要来自广义的西域地区。华夏文明在欧亚大陆中西部进行经营,主要开始于(  )

A.昭君出塞B.文成公主进藏C.张骞凿空D.班超投笔从戎

2.

三国时,孙权开始兴建城隍庙;南北朝时,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又增加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宋代,传统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国家祀典。这说明(  )

A.官方正统思想压制民间文化发展B.儒教开始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C.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间D.城隍庙是宣传迷信的封建堡垒

3.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元代农学家王祯说: 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明代农学家沈氏说: 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 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

A.人地矛盾的显现B.精耕细作的传承C.稻麦种植的减少D.技术交流的增加

4.

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文化遗产是长城。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 边界 的意义。这主要缘于(  )

A.盟旗制度的建立B.明成祖迁都北京C.岭北行省的设立D.金瓶掣签制完善

5.

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 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 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

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C.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D.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

6.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计划和议案,如1928年的 基本工业建设计划 、1931年的 实业建设程序案 、1933年的 实业四年建设计划 、1937年的 中国经济建设方案 等。这些计划和议案的制定(  )

A.化解了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B.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和干预C.阻止了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渗透D.促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

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1889—1962)抗战前创作的戏曲有《黛玉葬花》、《馒头庵》、《晴雯补裘》、《黛玉焚稿》等;抗战时期创作的有桂剧《梁红玉》、《木兰从军》、京剧《桃花扇》等。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动荡年代人们借戏剧逃避现实B.戏剧的教化功能开始发挥作用C.戏剧有利于传播国家民族观念D.戏剧的大众化取得了重大进展

8.

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 分级登记 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9.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依靠多种手段综合调控。既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要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如乞丐每天要有8个半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等。该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济的特点是(  )

A.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B.短期救助和长期救助相结合C.具有公平的扶贫理念D.经济救助与政治文化相结合

10.

1789年8月4日,包括诸多贵族议员在内的法国议会投票,废除旧制度时期大部分封建权益和等级特权。这被认为是欧洲施行千年的中世纪制度走向崩溃的标志性事件。法国贵族愿意投票放弃自己特权的主要原因是(  )

A.希望在政府中取得更多权力B.人生而平等的启蒙影响C.路易十六无法解决政府危机D.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

11.

汉字传入日本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当作官方文字在使用。明治维新时,日本大举引进西学,围绕汉字出现存废之争。1945年,日本战败后,主持战后对日改造的美国人建议日本废除汉字,使日语罗马字化。该建议的直接动机是(  )

A.彻底摧毁日本的战争能力B.意图孤立打压中国C.清算日本发动战争的责任D.控制日本人的思想

12.

1960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  )

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墨子》、《论语》与《韩非子》道德与功利等内容比较

《墨子》

《论语》

《韩非子》

信鬼神

信亦不信

不信鬼神

兼相爱,交相利

仁爱;由己及人

无爱;利己

信奉天意

信奉天意

不信天,信暴力

反对奢靡

礼:享受与节制

张扬私欲

崇奉圣人

崇奉圣人

反对崇圣

尚贤能

举贤才

不尚贤,以术御臣

崇尚教化

教罚并用

崇尚法治

材料二 表3 古代西方智者的启蒙

人物、学派

主要观点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守法即正义、认识你自己

柏拉图

依智慧、品德分工,贤人治国

亚里士多德

强调理性,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逻辑论证系统

斯多亚学派

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生而平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家、法家在社会功利方面的主张。与墨家、法家相比,儒家思想为什么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6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西方人文精神的要素。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点。(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年12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 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 的方案,规定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 国际清算联盟 。……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年10月,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时任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为落实《单一欧洲文件》规定的在1992 年年底前建成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规定,并改革欧共体的财政预算制度,于1987 年提出了《单一欧洲文件:欧洲的新边界》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德洛尔计划提出分三阶段创建货币联盟:第一阶段加强欧共体各国货币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完全实现资本自由流通; 第二阶段建立欧洲货币局(即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第三阶段建立和实施经济和货币联盟,以单一货币取代成员国货币。1989年6月,欧共体12国在马德里召开首脑会议,通过了德洛尔提交的《关于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报告》(即 德洛尔报告 )。1990年7月1日,欧共体开始实施经货联盟第一阶段计划,法、德、英、意、比、荷、卢、丹八国率先实行资本自由流通。1994年1月1日,经货联盟按期进入第二阶段,成立了欧洲货币局,选定法兰克福为欧洲货币局所在地。1999年1月1日,欧洲经货联盟开始实施其第三阶段目标——创立单一货币 欧元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铸币正式流通……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参《德洛尔报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问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欧元问世的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73年1月23日,美国和越南代表正式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协议,历时12年的侵越战争宣告结束。尼克松总统在其对越南战争的总结中说: 很少有国家曾享有1959年美国对北越的那种军事优势。战争的一方是一个核超级大国,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美元,武装力量超过100万,人口1.8亿;而另一方是一个军事小国,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亿美元,武装力量25万人,人口不足1600万,从纸面上看,这场战争对另一方来说是毫无希望的力量悬殊之战。

——摘自《正义战争论视域下的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发生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7分)

17.

(2018·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4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蒋介石生于1887 年,逝世于1975 年4 月5日,活了88 岁。他一生经历了近、现代中国的许多大事。……在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被神化、美化为千古完人,光同日月, 高勋盛德 光华流泽 ;但是,在另一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则被鬼化、丑化为人民公敌、元凶首恶、民族败类、千古罪人。两种情况,简单的捧和骂,都背离蒋介石的实际,造成其本相的迷失,因此需要寻找……
廓清迷雾,寻找真实的蒋介石,正确评价其功过是非,揭示其本相,对于正确认识历史上的国共关系,正确认识和书写中国近代与现代的历史,有其必要;对于建立两岸的和平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和解与和谐也有其必要。时至今日,距离蒋氏去世已经30 多年,距离当年国共大战、生死搏斗的年代也已快到60 年,尘埃早已落定,各种恩怨都已化为历史陈迹。人们全面掌握资料,综合蒋氏一生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对其做出比较科学、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已有可能。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

(1)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蒋介石对近代中国的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