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895年
1913年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占96%,工业品中4%。
召开时间
会议类型
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
1961.3
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
人民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
1961.8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会议通过《工业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
1961.10
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
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
阅读以下“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的比较统计图”。该图反映这一时期( )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
——据《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等
三、开放性试题
唐代
产生:民间是主要源头,民间书院是士人的私人治学组织,传道授业,服务公众,得到朝廷鼓励。官府书院是学术文化机构,主要职责是“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辫明邦国之大典”。唐中期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
两宋
发展: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书院制度的形成并完全确立。朝廷振兴官学,建立官府控制的教育学术系统。书院数量猛增,分布多在南方。
明朝
繁荣:官方力量超过民间力量。书院涉足地方文化建设,用儒学教化百姓,移风易俗,有了平民化特色;民间书院的士人品评人物,调议朝政,社团化、政治性的倾向加强。明朝后期朝廷屡次禁毁书院。
清朝
普及和流变:官方强力进入书院建设,官办书院成为学术教育中心。民间书院致力于普及乡村文化教育。道光以来,将西学.新学引入其中,形成了新式书院,又出现了教会书院、华侨书院。光绪年间,改书院为学堂,晚清书院衰落。
——摘编自邓洪渡《中国书院史》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李大龙《边吏与古代中国疆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