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0.2018届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7 浏览数:375

一、单选题

1.

孔子在《论语》中用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来强调乐的重要性,认为音乐舞蹈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自然表现,因此他赞同西周时的 制礼作乐 雅颂正声 ,而对于春秋时期的 礼崩乐坏 极其反对。可见, 之所以得到孔子的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它(  )

A.歌颂先辈功德B.明确贵族等级C.利于教化民心D.维护周王权威

2.

魏晋时期,自然与名教之间的冲突愈加明显,道教学者葛洪认为: 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何独重仲尼而轻老氏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尊道贵儒质疑儒学的独尊地位B.道儒并重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C.道本儒末改造传统的道教思想D.援儒入道实现多元思想的融合

3.

宋真宗景德四年定《亲试进士条制》,规定:“(进士)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毕,复封弥送复考官再定等。 这说明誊录制(  )

A.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B.是科举取士的重要途径C.杜绝了官员的徇私舞弊D.成为殿试中的主要程序

4.

马克斯·韦伯在《经济史纲》提到:清代施行 摊丁入亩 ,此后大批民间手工艺精品问世,制瓷业在乾隆时更吸收西方景泰蓝制作技术,使景泰蓝工艺达于顶峰。这说明影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人丁编审制度的变革B.私营手工业生产关系变革C.西方工艺的大量引入D.百姓的赋役负担彻底解除

5.

在平定太平军后,清政府处心积虑对淮军加以裁抑。1866年李鸿章愤慨地说: 都中群议,无能谋及远大,但以内轻外重为患,鳃鳃然欲收将帅疆吏之权。又仅挑剔细故,专采无根浮言。 这表明(  )

A.传统官本位意识导致党争B.清政府固守传统治国策略C.地方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D.列强的侵略威胁中央集权

6.

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 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 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 ,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 他作此序的宗旨是(  )

A.古史辨析,科学求真B.托古改制,宣传变法C.动摇正统,解放思想D.倡导革命,维护民主

7.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决定攻占长江以北各战略要地,沟通南北战场。为此,日军先后调集约24万人的兵力,于1938年1月分别从镇江和济南出发,开始南北夹击华东,国民政府先后调集60万的兵力进行抗击。该战役(  )

A.粉碎了日军速胜的战略企图B.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表明国民政府战略重心转移D.加快国共两党合作的步伐

8.

1978—1980年间,我国外事活动频繁,其中国家经委代表团和工商管理考察团重点考察了日本和美国的企业管理问题,经济学家于光远等五人前往考察匈牙利经济体制;1980年国家经委代表团又访问西德、瑞士、奥地利等国。上述活动(  )

A.有利于更新对现代化的认识B.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C.开启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D.表明外交重点转向西方国家

9.

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将城邦进行重新划分。为了强化区域民众的认同,重新安排城市酒神节上的歌队比赛,其参赛者都是从各部落中选拔出来的代表,其代表的是新的部落集体。这反映出当时(  )

A.宗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B.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C.公民意识改变城邦文化D.人文精神促进文化繁荣

10.

1765年有学者在《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书中表示: 我们是一个民族,由同一个名字和同一种语言,法律规定的共同的首脑、同样的宪法和义务连结成了一个大的自由的利益共同体 。这表明在德意志(  )

A.民族国家初露端倪B.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C.二元制的政体确立D.民族意识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11.

下表反映了苏联集体农庄中个体家庭收支状况,对此正确的历史解释是(  )

项目

1965

1970

1975

1979

家庭

总收入100

集体农庄收入

396

40

435

437

个人副业收入

365

319

254

269

其他

239

281

311

294

家庭

总支出

100

购买食物衣物

589

551

9

503

社会文化与生活服务教育、医疗

140

150

160

145

其他

271

299

361

2

A.新经济体制取得一定成效B.农庄集体的收入持续上升C.农庄庄员拥有一定自主权D.形成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

12.

2017年底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决定不再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称其 损害美国主权 。国务卿蒂勒森在声明中说,美国不会支持会妨碍美国 行使移民法律和确保边境安全 这些主权行为的进程。这一现象说明(  )

A.冷战思维依然左右新时期国际关系B.国际移民问题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C.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排斥国际移民D.国际迁移成为文明演进的重要阻碍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通商口岸一般都是开放给外国人居住和贸易的城市。在一些大的通商口岸,西方列强还租地建屋,演变发展成为 国中之国 的租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 商战 舆论思潮与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清王朝从1898年起,主动对外开放了三十几处通商口岸。……总理衙门1899年4月提出的 自开商埠办法 咨文作了明确解释: 自开商埠,与约开通商口岸不同,其自主之权仍存未分。该处商民将来所立之工程,征收房捐,管理街道一切事宜,只应统设一局,不应分国立局。内应有该省委派管理商埠之官员,并该口之税务司,督同局中董事,办理一切。

——摘编自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材料二 到清末为止,中国自开商埠应为36个。这36个商埠依地域分布,可分为沿海型、沿江(湖)型、内陆型和 关外 (东北三省)型等四种类型;若依照所在城市的行政级别划分,又可分为省会级、府厅州县级和乡镇级三类;再根据自开商埠自身的特征,还可分为普通自开商埠,免税自开商埠和临时起下货物的 招呼口岸 (又称 过口埠 访问口埠 )三类。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政府 自开商埠 的原因,与 约开商埠 相比, 自开商埠 具有怎样的特点。(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 自开商埠 的影响。(10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德廉美修道院 是法国文学巨匠拉伯雷(1494—1553)在《巨人传》中构想的理想社会, 德廉美 一词是根据希腊文 愿望 虚构的地名,主人公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两巨人父子告别经院式的传统教育,建造了这所新型修道院。其院规只有一条—— 做你愿意做的事 。它是一座自由之城,公开欢迎光明正大的、进财有道的、善良快活的男女青年,不论高低贵贱一律准予入内;它反对钟声管制,因为 世上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只听从钟声来管制自己,而不按高明的理智进行安排 ;它认为无知是一种耻辱,要把人培养成为 全知全能 的人;它鼓励发财和享受,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重要内容。与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克里斯蒂纳·德·皮桑的《妇女城》一样, 德廉美修道院 的设计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为自己勾画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摘编自崔莉《欧洲文艺复兴史》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德廉美 理想社会的设计反映了资产阶级哪些时代诉求?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至少说明三项时代诉求,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体现时代性特点)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罗马帝国以其传统宗教为主要信仰,自基督教诞生之日起,帝国就对其进行迫害。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的经济、政治和道德开始出现明显的衰败迹象,从宗教中寻求解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此时接受基督教的不仅有普通的平民大众,也有达官贵人,军队和政府甚至宫廷中也充斥着基督徒。君士坦丁走上帝位之后,所面临的是一个历经风雨四分五裂的帝国,此时摆在他面前最大的课题便是如何取得军事与帝国的绝对权力,快速实现大一统的政治理想。而帝国统治者对于基督教迫害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使得君士坦丁决定改弦易张。
公元313年2月,君士坦丁发布了著名的 米兰敕令 ,宣布信仰自由;另一方面君士坦丁还不断重申他的统治来自上帝,着手对基督教会进行改造,使自己成为全国性的大主教,利用教会组织恢复帝国的行政管理。君士坦丁还将十字标志印于军旗之上。十字符号在当时有多重含义,基督徒将其看成是耶稣的号召,而多神教则以之为旧信仰的复兴,从而使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在十字军旗之下获得了信心,甘愿为神灵而战。

——刘钊《君士坦丁与米兰敕令的政治动因》

(1)根据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君士坦丁改革的历史意义。(8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加强了对伊拉克的控制,美国也竭力向伊拉克进行渗透,伊拉克民族工业受到摧残,农村经济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52年一批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青年军官秘密组建了以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为宗旨的自由军官组织。其后该组织于1958年7月14日凌晨发动了革命。伊拉克共产党也参与了政变。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二 新政权成立后,对内宣布废除封建君主制,释放政治犯,实行民主政治。对外奉行反帝反封建政策,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7月15日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接着又退出英镑区,封闭和没收巴格达条约组织在伊拉克的弹药装备,收回了英国在伊拉克的空军基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拉克 7.14革命 爆发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伊拉克 7.14革命 的影响。(8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余光中先生是一位生在大陆,成名于港台的著名诗人。他创作风格的轨迹基本体现了台湾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如他自己所述, 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 伸回那块大陆 ,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人早年熟读的 日暮道且远,游子思故乡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这些思乡的诗句可以说无时无刻不被眼前的 有家不能归,有根不能寻 的现实所引发。作为背负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富有激情的诗人,这种感情长期郁于心中,一旦爆发便如决堤的江河之水一发而不可收拾。他在诗中曾礼赞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摘编自《余光中乡愁四韵赏析》

(1)根据材料,概括余光中创作风格的特点,并分析其创作乡愁诗的情感内涵。(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余光中乡愁诗的创作背景。(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