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5781.2018届广东省揭阳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7
浏览数:532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国语》载:
“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
,
“
同志
”
的基础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内服制度
D.联姻结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西汉法律用死刑禁止铁器输出边境,这是因为( )
A.西汉外贸由政府垄断
B.西汉冶铁落后,铁器紧缺
C.铁器关系国家战略安全
D.铁器出口影响丝绸贸易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这是因为( )
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
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
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明末清初大儒吕留良(1629—1683)在阐发《春秋》大义时特别强调
“
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义
”
、
“
人与狄夷无君臣之分
”
的思想。下面解读合理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批判君主专制
B.其思想是对清朝统治合法性的质疑
C.其思想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
“
华夷之分
”
是狭隘民族主义的体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1858年清廷对鸦片征税,鸦片贸易合法化。之后,据史料显示,外国进口鸦片和走私鸦片数量逐年减少,国内鸦片价格持续下降,政府鸦片税收逐年增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国内鸦片吸食人数减少
B.国产鸦片逐渐取代进口鸦片
C.清政府禁烟更加严厉
D.国民对外国工业品消费增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中表示,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
“
均认为有效
”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时的就职宣言亦申述了与南京临时政府
“
告各友邦书
”
中近乎一致的对外政策。由此得出,民国政府的承诺( )
A.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为新政府的国际承认奠定了基础
C.阻碍反封建革命事业的深入发展
D.是迫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压力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八大党章中却删去了
“
毛泽东思想
”
的提法,只提
“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B.毛泽东权威下降
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已经转移
D.吸取苏联教训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1979年广大农村忙于分田分地,有农民说:
“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50年,既要如此,何必当初?
”
对这一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农民所说的
“
当初
”
是指1950年的土地改革
B.农村30年的土地变局,最终回归到原点
C.30年的土地变局是瞎折腾,农民的说法是正确的
D.农民没有理解1950年与1979年分田分地的本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
”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A.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B.属于自然法体系
C.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D.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1848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被各国封建贵族镇压了,但正如马克思所说,
“
那些镇压1848年革命的人违犯了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这次革命遗嘱执行人。
”
这是因为( )
A.工业革命快速推进
B.马克思主义影响巨大
C.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D.国际争夺日趋激烈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德国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一个针对俄国的东方政策,下面内容,哪一个最有可能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对俄国(苏联)的政策( )
A.德国追随英法,孤立俄国
B.德俄军事结盟,对抗英法
C.德国加入北约,对苏冷战
D.德俄政治友好,经济互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1956年~1961年,印度
“
二五
”
计划时期,苏联对印度援助高达8.3亿美元,是对中国
“
一五
”
计划经济援助规模的一倍以上,超过美国和英国,成为印度最大的外援国。苏联对印度援助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社会主义阵营
B.联合印度夹击中国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欧洲人把十三四世纪蒙古人的扩张称为黄祸。
“
黄祸
”
论是19世纪形成的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理论,该理论宣扬黄种人对于白种人是威胁,白种人应当联合起来对付黄种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
“
黄祸论
”
甚嚣尘上,矛头针对中国和日本等国家。
“
黄祸论
”
最早来自俄罗斯人巴枯宁,1873年在他所写的书中认为中国是
“
来自东方的巨大危险
”
,这种危险首先来自于可怕的人口与移民。中国拥挤的生存空间决定着他们会大批向外移民扩张。
“
中国人的原始的野蛮、没有人道观念、没有爱好自由的本能、奴隶般服从的习惯等特点
”
和他们已开始熟悉掌握
“
最新式的武器和欧洲人的纪律
”
结合起来,对欧洲就是巨大的威胁。1895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开始在公开场合提出
“
黄祸
”
,号召
“
欧洲国家联合起来!保卫你们的信仰与你们的家园!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还出现了大量关于
“
黄祸论
”
的文章和专著。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大肆炒作
“
红色威胁
”
、
“
中国威胁论
”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联合国宣传
“
中国对邻国的威胁
”
,公开辱骂新中国是
“
共产主义黄祸
”
。
——摘编自百度百科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蒙古人扩张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人宣扬
“
黄祸论
”
的目的并分析
“
黄祸论
”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如何应对美国宣扬的
“
中国威胁论
”
。(8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关系由生产力所决定,又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运用20世纪世界史的史实,就生产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要素对材料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日本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称号,相传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也 是神道教最高领袖,日本国家象征。从神话传说的神武天皇到现在明仁天皇共125代。
古代天皇制(7世纪初至1868年明治维新)
604年圣德太子制定宪法,规定了君权的崇高性,提出
“
国靡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
”
。自1185年镰仓幕府建立至1867年德川幕府大政奉还,天皇权力被架空682年。1867年倒幕派发动
“
王政复古
”
,宣布废除幕府制度,天皇重掌政权。
近代天皇制(1868年至1945年二战结束)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第四条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第五条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第十一条天皇统率陆海军。
战后天皇制(1945年至今)
1945年《日本国宪法》:第1条,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第3条,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第4条,天皇只能行使本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
——摘编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与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相比,日本天皇制有何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天皇制和战后天皇制的区别。(4分)结合史实简述日本近代天皇制确立的历史过程。(5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946年,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提出对付苏联的长期战略,也就是遏制政策。1947年,乔治·凯南又在美国《外交事务》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美国要使用
“
抵抗力量
”
,对苏联的扩张倾向进行长期、耐心、坚定与警觉的
“
遏制
”
。文中所提出的
“
遏制
”
苏联的主张,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对苏战略的思想基础。从此一直到冷战结束,美国对苏战略,乃至整个大战略都被称为
“
遏制战略
”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美)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
材料二
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制定新的对苏政策,称之为
“
超越遏制
”
战略,宣称它是
“
美国战后对苏政策的彻底改变
”
。
“
超越遏制
”
的主旨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促使苏联逐渐实现
“
自由化
”
,把苏联拉进
“
国际大家庭
”
,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杜鲁门
“
遏制战略
”
和布什
“
超越遏制
”
战略的异同。(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布什
“
超越遏制
”
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关于孙中山让位于衰世凯问题,有学者认为这是
“
时代的选择
”
和
“
阶级的选择
”
。辛亥革命后,立宪派和革命派相互融合,两派之间的璧垒已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
“
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
”
,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
“
收拾局面
”
的支持力量。袁氏不同于一般的封建官僚,他是从政治上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官僚代表,在直隶、北洋任上,积极推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路线和政策,塑造了
“
锐意革新
”
的
“
一代强人
”
的社会形象,因此为中外所推崇,形成
“
非袁不可
”
的心理。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
“
隔膜和疏远
”
、民生主义思想的
“
超前发展
”
,使资产阶级普遍
“
难以忍受
”
,而导致被
“
遗弃
”
。当时资产阶级为了尽快统一全国,稳定社会秩序和免遭亡国,必须寻求与社会各阶级、各群体以至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平衡,实力雄厚的袁世凯遂成了维持
“
平衡
”
的
“
保护神
”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加以评述。(7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