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0.2018届福建省厦门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16 浏览数:879

一、单选题

1.

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问政及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孟子曾两次来 齐,在稷下治学, 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后来,荀子却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学宫之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孟子秉持性善学说B.黄老之学退出历史舞台C.荀子忠实儒学正宗D.儒学在争鸣融合中发展

2.

史载汉文帝时 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武帝时 天下奢靡趋末,百姓多离农田 ,成帝时 民弥怠惰,趋末者重 。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

A.社会风气腐化堕落B.政府坚持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政府统治危机严重D.四民分业的社会结构趋于瓦解

3.

宋代私家藏书数量多,涉及领域广,甚至有官藏无法达到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私人藏书家多爱书如命,注重借抄、整编书籍和刻书。这反映出宋代(  )

A.活字印刷取代雕版印刷B.世家大族的势力进一步增长C.书院兴起动摇官学地位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

4.

表2

记述

出处

成祖时夏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前密勿漠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秩五品。

《明政统宗》

宣宗时,内阁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御笔亲书。

殿阁词林记

宝时凡四方章奏,不召内阁大臣裁决,惟付之左右内臣而已。

《明完宗实录》

世宗时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第一人,群臣尊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

《西园闻见录》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内阁的历史叙述。据此可以推断,明代内阁(  )

A.掌握最高行政权力B.权力因皇权需要而浮动C.阁臣政治地位低下D.无法影响朝廷政局发展

5.

1889年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时,盛宣怀受托拟定办厂章程,提出招集商股的主张。结果张之洞认为 商股恐不可恃,且多胶葛 ,力主官办;而盛宣怀则坚持 商办者必处处打算,并使货美价廉 官办必致亏本 。这反映了(  )

A.双方办理洋务的理念差异B.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对抗C.官民之间的利益尖锐对立D.二者对时局的政见不同

6.

农民反对 新政 是晚清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 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  )

A.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B.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C.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D.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7.

表3

莆田512日《闽中日报》

登陆敌兵,业已肃清。……厦昨午平静。

台北513日《台湾日日新报》

我航空部队支援,11日傍晚占领全厦门。

香港513日《文汇报》

12战争现仍在继续中,情况甚为激烈。

武汉515日《新华日报》

14我军奉令转移阵地,……准备反攻。

表3为不同报刊关于1938年5月厦门战事的报道。由此可见(  )

A.真实的战况已经无从知晓B.距离战场越近越能接近真相C.宣传意图影响报道真实性D.报道时间越晚越能接近真相

8.

图5为上海发行的最后一套长期流通粮票,实际使用至1993年。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上海(  )

A.经济改革审慎前行B.农业改革步伐放缓C.市场经济调控失灵D.浦东开发效果显著

9.

在古罗马,法学家几乎都是一身数任,既是法学家,又是医生、律师、政治顾问和参谋;有的甚至直接就是法官,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据此可以推断,罗马法的制定(  )

A.受到专制政体的制约B.易导致权力的滥用C.与社会经验密切相关D.彰显了自然法理念

10.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每个州必须给予所有其他州的公共法令、档案和司法程序以完全信任;每个州的公民享有(合众国)诸州公民的所有特权与豁免权。这些规定(  )

A.沿袭了邦联制的原则B.有利于加强州际合作C.弥合了各州间的分歧D.保障了各州司法独立

11.

1918年12月,当美国总统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满怀热情地将他当作 救世主 和平王子 来欢迎;而同一时期,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这反映出当时(  )

A.苏俄制度具有明显优势B.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已经瓦解C.意识形态之争尚未开始D.民众对构建社会新秩序充满期望

12.

自1999年WTO西雅图会议失败到2003年坎昆第五次部长级会议无果而终,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屡遭挫折;而区域贸易协定的签署则稳步增长,到2003年5月,全球共签署265个区域贸易协定,其中有240个以自贸区为目标。由此可见(  )

A.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B.多极化导致贸易自由化机制失灵C.世界各国经济趋同化加强D.建立自贸区是区域集团化的宗旨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 以德抚远 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汉代外交 临西海而望大秦 ,使节出使各国, 远人宾服 。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 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 ,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明初朝廷四处宣谕, 有贡必封 。清初,顺治曾诏谕: 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 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

——摘编自韩舁《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等

材料二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 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的应对举措。(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征收高额累进税。
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的手里。
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价值的理念,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任一理念,并阐述其价值。(要求:理念表述明确,阐述史论结合,史实运用准确。)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土改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但不得没收 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 所有应加没收和征收的土地,在当地解放以后,如以出卖、出典、赠送或其他方式转移分散者,一律无效 ;在土地改革完成后, 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土改期间地方政府组织了人民法庭,依法惩办一切违抗或破坏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新区土改于1952年基本结束,据统计,约有三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改,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7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左右。

——摘编自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顺利推行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意义。(7分)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托马斯·潘恩1737年出生于英国一个穷苦匠人家庭,幼年失学,境遇坎坷,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他曾在伦敦图书馆潜心研读, 这个制度是合理的吗?它与自然法则和谐一致吗? 是其思考研究政治问题的基本思路。1774年,潘恩组织了下级税吏要求增加工资的请愿,请愿失败后,他因 反政府 思想被免职,被迫离开英国。1776年1月,流亡北美的潘恩发表《常识》,以 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 的口号激励北美人民。《常识》出版后,潘恩投笔从戎,直接投身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潘恩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攻击法国革命的言论,引起轰动。《人权论》抨击英国政体的保守性,详细解释了美国共和政体的成功经验。潘恩认为法国革命是 美国原则移植到欧洲的第一批丰硕成果 ,呼吁 法国人民应该起而效仿美国 ,在法国激起了巨大的反响。

——摘编自朱学勤《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潘恩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潘恩民主思想的影响。(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