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5881.2017—2018学年度山东省德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7
浏览数:354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这样评价儒家:
“
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
以下能反映这一观点的主张是(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有人认为百家争鸣:
“
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
”
由此可见( )
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
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董仲舒提出:
“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
”
该主张客观上的积极作用在于( )
A.防止君主权力的滥用
B.为君主专制找到合法依据
C.促使君主
“
无为而治
”
D.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宋代以后,
“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
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
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
“
存天理,灭人欲
”
主张
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
“
格物致知
”
的认识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立心、立功的基本生活目标。由此可知王阳明( )
A.以致良知为思想核心
B.提倡
“
学思结合
”
的学习方法
C.具有强烈的功利思想
D.具有
“
经世致用
”
的思想色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16、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兴起的时候,中国人的哲学观、自然观还停留在简单的
“
天人合一
”
,甚至金、木、水、火、土
“
阴阳五行
”
的阶段。由此可见造成中国科技落后的因素是( )
A.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B.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D.政府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汉字作为一种特有的书面语,其发音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方式,但并不妨碍人们的交流沟通,为中国的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提供了一种重要力量。这反映出( )
A.汉字是中国统一的决定性力量
B.汉字是中华文明延续的重要因素
C.汉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汉字使中国语言文字多样性减弱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不重形似,有着突出的内在精神美,呈现出一种静穆、玄淡、中庸柔和之美。以下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有误的是( )
A.注重个人主观性情抒发
B.深受儒学、道家思想影响
C.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D.重在表达个人的政治理念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
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
这句谚语是下列哪一艺术形式的体现( )
A.散曲
B.国画
C.京剧
D.剪纸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
“
轴心时代
”
。以下能够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观点是( )
A.人欲之中,天理所寓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苏格拉底主张在讨论和问答中,使人获取知识,进行道德的反思。有人称这种方法为
“
产
婆法
”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强调( )
A.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最大的智慧
B.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C.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
D.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
甚至会给古人写信
”
,他在一封致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信中说:
“
我仅希望我能出生在你那个时代,或者你出生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不得不感谢你……因为你时常帮助我忘却当下的邪恶。
”
他所说的
“
当下的邪恶
”
主要是指( )
A.神学的束缚
B.政治的分裂
C.技术的落后
D.专制的盛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有学者称:
“
宗教改革……享受到了
‘
文艺复兴
’
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
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宗教改革( )
A.将人文精神发展到了理性阶段
B.适应了资产阶级追求享乐的需要
C.彻底粉碎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D.是一场群众基础广泛的政治运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
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理性只会把敬重给予那经 受得住它的自由而公开的检验的事物。
”
这句话出自( )
A.泰勒斯
B.薄伽丘
C.加尔文
D.康德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英国数学家怀特海说:
“
近代力学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刚好占了两个世纪……伽利略跨 出了第一步,找到了正确的思维道路。
”
“
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
”
是指( )
A.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动摇了
“
神创论
”
B.开创了以实验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C.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科学时代开始
D.改变了人们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它最初源于古希腊人那种
“
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
”
的朴素的观念,它否定一切的理想精神。下列最符合上述创作思想的作品是( )
A.《蒙娜丽莎的微笑》
B.《自由引导人民》
C.《印象·日出》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最深重的时候,美国电影童星秀兰·邓波儿在多部影片中的表演给沮丧、绝望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乐观。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公开宣称:
“
只要我们有秀兰—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没事。
”
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电影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B.电影诞生在危机中的美国
C.电影艺术影响着社会生活
D.罗斯福借助电影实施新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咸丰八年,兵部侍郎王茂荫在奏折中主张将某著作:
“
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虽)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
”
该著作应该是( )
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
C.《孔子改制考》
D.《变法通议》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谭嗣同在他的著作《仁学》中提到:
“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
材料说明谭嗣同( )
A.批判纲常礼教,主张男女平等
B.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民主政体
C.主张废除君主,建立共和政体
D.倡导自由平等,反对宗法等级制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写道:
“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
以下属于
“
这场思想变革
”
的现象是( )
A.
“
打倒孔家店
”
B.允许
“
民间自立公司
”
C.兴民权,设议院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孙中山把西方的
“
博爱
”
思想与中国传统的
“
天下为公
”
思想加以糅合,把
“
大同
”
视为自己的理想国。为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粹主义
D.民生主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毛泽东说:
“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
这段话应该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
“
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
这种
“
制度
”
具体是指( )
A.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
C.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
文革
”
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
“
文革
”
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得益于( )
A.文艺发展的自身规律
B.
“
双百
”
方针的重新贯彻
C.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D.扫盲教育的大力实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
“
人欲
”
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
“
农商皆本
”
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
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二
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入神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孟德斯鸠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美】著《西方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不同影响。(7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
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
请结合中国近代前半期(1840—1919)思想发展的历程,论证上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以至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战后1946年至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4倍。同时,海陆空立体交叉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如:信息技术产业己被人们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作为第四产业。科技革命造成的新的技术水平,使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很少能单独全面开发新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产品零部件开发的国际合作。
——摘编自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科技是国之刺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明了什么?(9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