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3.2017—2018学年度江苏省苏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5 浏览数:1445

一、单选题

1.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 西周封建,同时具有两作用:一是便于对付旧殷王朝之反动,一是防御四周游牧人侵扰。 下列关于西周封建制说法不准确的是(  )

A.是对商代政治制度的彻底否定B.曾强化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C.是军事和政治手段结合的产物D.最高执政集团未实现中央集权

2.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 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  )

A.诸子思想相互借鉴融合B.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C.思想统一局面正式形成D.君主专制政治逐步确立

3.

阅读下列《唐宋时期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比例》表,可得到的信息有(  ) 

时期

宰相中科举出身的人数

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占比%

唐宪宗时期

29

56

唐穆宗时期

14

51

唐敬宗时期

7

87

唐文宗时期

24

75

唐武宗时期

15

80

唐宣宗时期

23

87

唐懿宗时期

21

81

北宋时期

71

901

A.实现了唐太宗 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 的愿望B.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占比总体呈增长趋势
C.科举在选官中的地位连续提高D.科举成为当时选仕的唯一途径

4.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关于下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彩C.表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追求D.反映书法艺术追求得意忘形

5.

朱熹认为穷理离不开格物,他要格的物主要是天理、人伦、圣言等。朱熹的着眼点是(  )

A.注重实学,经世致用B.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D.加强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6.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 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

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运动D.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

7.

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 天下人 平分 天下田 ;但另一方面在法令中规定: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这说明太平天国(  )

A.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的范畴B.经济政策与政治制度脱节C.比较注重加强法律制度建设D.政策法令具有极大随意性

8.

军阀吴佩孚曾致电时任总统徐世昌: 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 这反映了(  )

A.辛亥革命余波未平B.五四运动影响扩大C.国民革命如火如荼D.全民抗战风起云涌

9.

2017年初,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 十四年抗战 概念。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 八年抗战 ,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 十四年抗战 的说法更科学。从 八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 概念的转变反映出(  )

A.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B.历史评价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C.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D.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转变

10.

下列地图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其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④B.①④③②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

11.

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小说《塔铺》中写道: 这样闹腾了几日,有的同学找到了复习资料,有的没有找到……我们宿舍,就 磨桌 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本卷毛发黄的《世界地理》。但他矢口否认,一个人藏到学校土岗后乱背,就象当初偷偷烧蝉吃一样。 这段材料描写的是(  )

A.国民教育体系尚未形成造成的后果B.文革 使高等教育受到严重破坏C.高考制度恢复后学生复习备考情形D.科教兴国 战略激发学生求知热情

12.

广西河池市屏南乡合寨村在1980年草创了我国第一个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村委会成立之初,村内农民团结一致,积极开展本村工作,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相互支持,促进了社会治安稳定,使村民专心搞农业生产。这反映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B.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了巩固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D.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尝试

13.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的这一论断(  )

A.系统梳理了新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B.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
C.抓住了错综复杂国际形势中的主要矛盾D.为 一国两制 构想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14.

有学者指出 在雅典繁荣时期的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和所处的阿提卡地区的人口总数,可能已达到25万到30万之间。而公民大会的组成人数大约在2.5万到4万不等。 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基B.雅典民主政治属于 少数人当家作主
C.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公民大会是古希腊代议制民主的表现

15.

《十二铜表法》规定: 若(当事人双方)不能和解,则(他们)应在午前到市场或会议场进行诉讼。出庭双方应依次申辩(自己案件)”这反映出当时的司法审判(  )

A.侧重于当事人的申辩B.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C.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D.摈弃旧有的风俗习惯

16.

康德生活于启蒙运动的晚期,有人认为只有他把此前这段时期的社会思想概括得最准确、最入木三分,而又最简约。下列言论属于康德的是(  )

A.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这不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而是全体人民之间的契约
C.当司法权和行政权为同一个人或同一机构独揽时,就没有自由的存在 D.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17.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 自行消亡 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18.

1956年,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此后数十年,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这反映出(  )

A.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B.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D.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19.

当代有影响的美国文学理论家雷内·韦勒克说: 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下列哪一作品的风格与此一致(  )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向日葵》D.《等待戈多》

20.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文中 灾难 的含义主要是指(  )

A.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泛滥B.俄罗斯与美国对峙加剧C.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材料阅读

2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传统天下观念受到外来冲击下发生演变和转化。(1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体现。《尚书》中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载舟,水则覆舟。

——摘编自《孟子》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古之贤君,养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养民以论功,足食以养民。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

——唐甄《潜书·考功》

材料三 (孙中山)对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天下为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等具有浓厚重民色彩思想十分称道,并按近代民主观念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

——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民本思想有何发展?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表现及其原因。(2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但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孟德斯鸠说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圣经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为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作 君者,法之原也 。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摘编自《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并从理论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两个方面指出 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的原因。(7分)

23.

陈旭麓先生认为:语言的变革并不仅仅是形式的变革,它与思维相联系,因而又是一种思维层次上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诗界革命 的创作实践中,成就最大的是黄遵宪……他坚决反对传统诗坛的拟古主义,提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的现实主义观点,明确倡导以白话入诗……反映甲午战争前后40年的历史风云,歌颂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热情,是黄遵宪诗歌中光辉照人的部分,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主旋律……黄遵宪的诗中还有大量描写西方新事物、新思想的内容,令人耳目一新。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文化通史》

材料二 胡适强调, 白话是我们老祖宗的话 自宋代之语录,元代之小说,至于今日,且千年矣 。文言文束缚了情感的表达,是中国封建文化和专制思想的直接表现,影响新思想的传播,必须用白话取代文言,这不仅仅是语言工具的革命,而且是中国人的思维的革命。文学革命不会一蹴而就,只有容忍作家进行文学体裁的尝试,才能一点一滴地完成。这场文学革命运动更新了中国的旧文化,形成了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庄森《胡适的文学革命理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黄遵宪的诗歌创作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胡适的文学革命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9分)

24.

政治妥协是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东西方近代民主宪政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皆蕴含着深刻的妥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三 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至清朝垂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 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 制度变革的目标。但这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显然,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

——摘编自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建立宪政制度的条件,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通过妥协方式促成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4分)
(2)据材料二, 宪法的缔造者们 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通过妥协解决这些问题的?(4分)
(3)据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中妥协策略成功的原因及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妥协的看法。(2分)

25.

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极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随着美苏冷战的愈演愈烈,一向被美国政府视为 边远地区 的东亚也逐渐被纳入冷战体制,成为美苏较量的重要战场。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 我们必须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必须复兴中国,在那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朝鲜我们也应当这样做。 这实际上确立了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基调。

——赵学功《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 亚太经济合作圈 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 1977年7月,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职务,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这样,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仅是冷战格局中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成为保证改革开放路线的关键因素。

——摘编自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表现。(4分)
(2)据材料二,概括 冷战 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及对盟友造成的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概括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请你谈谈中美两国应构建怎样的双边关系。(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