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4.2017—2018学年度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37 浏览数:516

一、单选题

1.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2.

国学大师钱穆说: 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 秦汉 化家为国 ,主要得益于(  )

A.颁布挟书律B.创立科举制C.海内为郡县D.汉承秦制

3.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官员的印信,上刻 冀州刺史 ,这位官员最早可能生活在(  ) 

A.秦朝B.东汉C.唐朝D.宋朝

4.

下图为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其长官为宰相的部门有(  ) 

A.1个B.3个C.6个D.9个

5.

宋朝 掌天下山泽之货 掌天下财赋之数 掌天下户口、赋税之籍……以供邦国之用 的机构是(  )

A.中书门下B.政事堂C.三司D.枢密院

6.

下图反映的选官制度选拔人才主要依据的是(  ) 

A.血缘B.军功C.品德D.才能

7.

18世纪法国皇家首席地理学家唐维尔利用传教士在中国的实测资料,绘制出了精确度相当高的中国地图,当时中国的疆域面积大约(  )

A.600万平方千米B.800万平方千米C.960万平方千米D.大于960万平方千米

8.

下图中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几个重要的都城,其中④处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嬴政创立皇帝制度B.宋太祖杯酒释兵权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9.

1867年,英国太古洋行上海办事处开始营业,它可以进行 合法 通商贸易的城市是(  )

A.汉口、南京B.上海、杭州C.广州、沙市D.重庆、天津

10.

下图中的情景出现于(  ) 
旅顺大屠杀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下列事件与结果的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事件

结果

19世纪8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自治区

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9世纪末掀起的义和团运动

未能阻止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1937中国守军进行了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A.①B.②C.③D.④

12.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这段话出自(  )

A.洛川会议B.《自卫抗战声明书》C.国共合作宣言D.中共七大

13.

1852年4月,太平军进军途中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犬也。 据此可知,他们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

A.表明其宗教信仰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废除封建所有制D.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14.

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 节选自《忘山庐日记》的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

A.门户开放政策B.预备立宪C.国民革命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目录

建党初期的实干家

十三、十四

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

十五

十七

西安事变前后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B.上井冈山C.长征D.重庆谈判

16.

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 敌人说: 广东共产 ,我们说: 请看事实 ……敌人说: 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 ,我们说: 请看事实 。敌人说: 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我们说: 请看事实 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C.辛亥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秦朝就设立的桂林郡,主要位于今天的(  )

A.内蒙古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

18.

以下是关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几份文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告台湾同胞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③《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19.

下图是1954年5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所配的文字说明是 红色中国的周恩来——边打边谈 。与该期杂志 封面 密切相关的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非会议

20.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 破冰之旅 ,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从侧面说明了(  )

A.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衰落B.两极格局逐渐走向了解体C.中美之间的分歧依然较大D.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21.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的特征是(  )
①大小国家共同倡导     ②安全先行     ③互不干涉     ④互利协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2.

梭伦改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划分公民等级,开启平民参政的时代,各等级政治权利的依据是(  )

A.家世血缘B.社会地位C.财力大小D.居住地域

23.

“(雅典)使普通公民成为精英政策分歧的裁决者,从而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法。 与之直接相关的内容是(  )

A.陶片放逐法B.公民大会C.四百人会议D.陪审法庭

24.

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这表明早期罗马法(  )

A.审判的程序非常严密B.保留了习惯法的原则C.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D.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25.

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说: 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有 自然法 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 梅因意在强调罗马法(  )

A.是优于印度的法律B.蕴含自然法精神C.具有与众不同特点D.包含典型的案例

26.

英国1679年通过的《人身保护法》,议会上院意图阻扰这项立法,下院经过反复斗争,最终才得以通过。这表明当时英国(  )

A.上院有较大的权力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C.上院的权力转移到下院D.上下两院权力斗争激烈

27.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收到经国会通过的议案后,如批准,则签署该法案使之生效;如否决,则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由国会复议。若在国会开会期间不采取任何行动,则此项法案在十天后自行生效。这体现的美国民主政治原则是(  )

A.人民主权B.民主共和C.分权制衡D.依法治国

28.

美国学者菲利普这样评价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 。这部宪法是(  )

A.《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C.1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9.

下图所示政体(  ) 

A.通过行政机构设置维护中央集权B.在权力分配方面有联邦主义性质C.力图确立普鲁士的核心领导地位D.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残余

30.

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饱开火了 。文中的 大炮 是(  )

A.资产阶级代议制B.古典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空想社会主义

31.

1871年6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 打碎 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马克思这一理论主要得益于(  )

A.第一国际B.三大工人运动C.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

32.

有学者认为: 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根植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这表明俄国十月革命(  )

A.开创了人类文明新道路B.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C.打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33.

美国副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1888—1965)认为马歇尔计划既是对美国商品、资本输出的极大补助,又是加速世界分化的催化剂。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

A.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目的B.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C.有助于美国战后经济恢复D.导致欧洲走向了分裂对抗

34.

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 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

A.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B.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C.建成了新的国际秩序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5.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这反映了(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美国放弃霸权主义政策C.大国一致原则得到认可D.国际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二、开放性试题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河北颠沛流离的省会

次序

省会变迁路线

1

清顺治十六年雍正七年1659—1729,直隶省巡抚驻大名府今大名县1729年保定直隶总督署竣工后,至民国二年1729—1913,直隶总督、巡抚均设于保定。

2

1870—1902年,夏季在天津办公,到1913年,直隶首府正式迁至天津。

3

192810月,国民政府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并将省会定在北平。

4

193010月,河北省政府从北平迁至天津办公。

5

19356月,河北省政府从天津迁至保定办公。

6

19379—1945年,河北省政府四处流浪,机构先后在大名、洛阳、郿县、北平、保定、西安等地办公。

7

194511月,抗战结束后初期,河北省省会设在北平。

8

19467月,河北省政府机构从北平迁回到保定,保定重新成为省会。

9

194711月,内战期间,河北省会从保定又迁回到北平。

10

19497月,中央人民政府定河北省会为保定,河北省人民政府随即于8月成立。

11

19582河北、天津行政合并,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

12

19665月,冀、津利益矛盾重重,保定又一次成为河北省会。

13

19682月,河北省革委会在石家庄成立,石家庄成为河北省新省会,并延续至今。

阅读河北省省会变迁表,从中任选一次或几次变迁,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选变迁序号和论题,史论结合。)

三、材料阅读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战后政治力量的新的组合和两个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

——苏联外长日丹诺夫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1947年9月)

材料二 1969—1985年前后的近20年时间里,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进入了相互争夺和缓和的新阶段。虽然这一阶段无论是争夺为主,还是缓和为主,或者两者兼备,是苏攻美守还是美攻苏守,美苏两极格局仍未发生根本的转折,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已在悄悄地酝酿着。

——摘编自黄安年《雅尔塔体系与美苏两极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活动及意义。(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