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颠沛流离”的省会
|
次序
|
省会变迁路线
|
1
|
清顺治十六年—雍正七年(1659—1729年),直隶省巡抚驻大名府(今大名县),1729年保定直隶总督署竣工后,至民国二年(1729—1913年),直隶总督、巡抚均设于保定。
|
2
|
1870—1902年,夏季在天津办公,到1913年,直隶首府正式迁至天津。
|
3
|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并将省会定在北平。
|
4
|
1930年10月,河北省政府从北平迁至天津办公。
|
5
|
1935年6月,河北省政府从天津迁至保定办公。
|
6
|
1937年9月—1945年,河北省政府四处流浪,机构先后在大名、洛阳、郿县、北平、保定、西安等地办公。
|
7
|
1945年11月,抗战结束后初期,河北省省会设在北平。
|
8
|
1946年7月,河北省政府机构从北平迁回到保定,保定重新成为省会。
|
9
|
1947年11月,内战期间,河北省会从保定又迁回到北平。
|
10
|
1949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定河北省会为保定,河北省人民政府随即于8月成立。
|
11
|
1958年2月,河北、天津行政合并,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
|
12
|
1966年5月,冀、津利益矛盾重重,保定又一次成为河北省会。
|
13
|
1968年2月,河北省革委会在石家庄成立,石家庄成为河北省新省会,并延续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