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
项目
|
年代
|
1948—1966
|
1967—1976
|
1977—1986
|
1987—1996
|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
26.6
|
28.8
|
12.66
|
15.6
|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
30.5
|
23.5
|
15.1
|
13.9
|
学历
|
10.6
|
11.7
|
12.6
|
25.3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指出材料二中
“我
”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的择偶观念所呈现的基本趋势。(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