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0.2017—2018学年度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第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7 浏览数:373

一、单选题

1.

周秦之变 是指西周到秦朝(有些方面甚至到汉武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下列内容属于周秦之变的是(  )

A.从封建政制到帝国政制B.从 公天下 家天下 C.从土地公有到土地私有D.从百家争鸣到儒释道合流

2.

《孟子》中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由此可知,孟子主张(  )

A.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B.鼓励农民按照农时辛勤劳动C.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D.古代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

3.

据《汉仪注》记载: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这种情况虽没有发生几回,但此后逢着天变把丞相罢免还是常事,就是不当权的也往往免不了这个责任。这主要反映了汉代(  )

A.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B.君权采取措施压制相权C.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D.君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4.

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创造等……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家庭世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集中到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众多的 祖传秘方 。据材料可知(  )

A.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不能继承财产B.古代政府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C.民间知识产权主要靠家族内保护D.我国古代科技应用不够广泛

5.

唐代户籍分 良民 贱民 ,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宋代废良贱户籍制,依据居城或居乡,划为 坊郭户 乡村户 ,又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以下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A.唐宋商品经济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加强C.世家大族进一步发展D.科举制度的发展

6.

表1 唐至北宋主要官员出身比例变化简表

           类  

 

名族贵胄

低级官员或地方豪右

寒族

背景不明

唐肃宗至唐僖宗

69%

9%

4%

27%

唐昭宗至唐哀帝

609%

6%

2%

43%

后梁太祖至后周世宗

21%

3%

46%

31%

宋太祖至宋太宗

328%

3%

416%

13%

宋真宗至宋钦宗

19%

308%

43%

29%

注:①其中有30.1%由军功而起,②其中有8%由军功而起,③其中有4.5%由军功而起,自科举出身则占其中的39%。
表中官员出身比例的变化反映了 (  ) 

A.唐末至北宋社会阶层流动增强B.唐宋官学教育与科举的发展C.唐末藩镇割据局面持续和扩大D.庶族经济发展冲击社会门第

7.

白蛇传的故事由来已久,又几经演变。从故事主人公身份上看,在唐宋传奇、宋元话本里,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仕宦之子,就是将门之后,而到了明代拟话本里,主人公却一变而为 生药铺主管 。这主要反映了(  )

A.白蛇传故事的广泛传播B.文化专制的强化C.官本位思想的深入发展D.市民阶层的崛起

8.

清朝应蒙古族游牧为主、部落林立的特点,把蒙古族划分为两百多 ,若干 又组成一 ,于每旗设札萨克(旗长),由蒙古王公贵族出任,此职多为世袭; 也置盟长,由各旗札萨克推选,再向清廷请旨确认。盟内的事务通常由盟长负责,惟重大事物须由理藩院裁决。以下对清朝盟旗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A.制度创新,史上首次因俗而治B.体现 齐其政而不易其宜 C.造成离心,容易形成地方割据D.高度自治化解了民族矛盾

9.

甲午战争以后,绅士阶层在 救亡图存 的民族精神感召和 商战 思潮的导引下,相率 弃士经商 。传统的 功名 身份已失去了原有的强大吸引力,……一时秀才工厂、生员公司林林而立。 绅士 以其特有的社会地位投资于近代企业,借助于 通官商之邮 的特殊地位,很快成为 既贵且富 的重要社会势力。材料说明甲午战争后(  )

A.传统等级身份体系的破裂B.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最终完成C.重农抑商政策被完全抛弃D.资产阶级成为变革主导力量

10.

现代政治就是一个妥协的协商过程,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 不战而屈人之兵 ,共赢双赢多赢,大家都没有输。 下列理解最符合论者本意的是(  )

A.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的目标B.优待皇室是尊重清王朝,南方这种妥协是为国家为未来作出的牺牲
C.清朝的妥协是清廷牺牲了自己的江山,放弃了 万世一系,皇权永固 D.各方的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重建秩序与和平

11.

五四运动中学生痛殴章宗祥、火烧赵家楼,表2为时人对此事件的看法。这反映了(  ) 
表2 

梁漱溟《论学生事件》

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俞颂华《北京学生之表示与法律本位之受迁》

以法律之实质论,学生非但无背于法律之精神,且为促进法律本位之元勋

陆才甫《学生无罪》

其居心之光明磊落,可以质诸天地鬼神而无愧,因而无罪

于知非《评梁漱溟君之学生事件论》

可是侵犯人的,要是出于群众的行动,那就不能这样的说法了指侵犯他人自由

康有为《请诛国贼救学生电》

学生此举,真可谓代表四万万之民意,代伸四万万之民权,以讨国贼者……”

A.学生的爱国行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B.对自由边界与法律维度的认识冲突C.新文化运动从更深层面解放了思想D.五四运动增强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

12.

1922年,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指出,法家思想 唯物观 为出发点,常注意当时此地之环境,又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其政治论主张严格的干涉主义,但干涉须以客观的 物准 为工具,而不容主治者以心为高下,人民惟于法律容许之范围内,得有自由平等 。该观点(  )

A.体现了梁启超的保守倾向B.带有资产阶级法制色彩C.凸显法家思想的历史价值D.意图增强国人民族自信

13.

1944年,在与美国军方的会谈中,有人曾表示,如果美军在连云港登陆,我们愿投入五万名正规部队支援美军的登陆行动;并在华北普遍发动进攻,以钳制住敌人。假如美国当局愿意选择其他港口登陆,同样会得到全面合作。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抗战后期伪军的秘密投诚B.国民政府与美军合作抗日C.中国共产党争取与美合作D.国民党密谋战后国内安排

14.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图1是与之相关的一幅西方漫画。男士手里提的皮箱上写着 经济改革 ,大喊: 嘿!她是和我一起的! 对该漫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图1

A.中美之间应当相互依存合作共赢B.全球化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冲突C.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影响国际交往D.中国崛起引发对国际秩序的不同认知

15.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 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  )

A.动物不需要法律和正义的道德约束B.不受法律和正义约束的人失去人权C.有道德的人应该遵守法律坚持正义D.公民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

16.

言论自由本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信条,但导致了公元前5世纪后期以来思想的混乱,雅典人也对此试图整顿。其典型案例,就是公元前399年对苏格拉底的控告,主要罪名是苏格拉底不信雅典国家的神灵和败坏青年。结果众所周知:苏格拉底被判有罪并被处死。这主要反映出雅典(  )

A.神灵崇拜的根深蒂固B.思想领域走向封闭C.重塑传统信仰的努力D.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17.

著名思想家但丁(1265—1321)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马尔西略(约1275—1342)更加系统地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并主张俗权至高无上。这反映了(  )

A.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B.宗教改革家强调 教权高于王权 C.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D.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

18.

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体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为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 新的社会进步方式 指的是(  )

A.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制D.共和制

19.

有学者说: 美国制度的起点是自由。自由的人们组成国家,再由自由的国家组成联邦。应该说,这是一个基于信仰和契约而组成的自由国家的联盟。 材料里的 契约 指的是(  )

A.美国的《独立宣言》B.1787年的美国宪法C.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D.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度

20.

1807年,德意志邦国之一的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改革。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告成立,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材料说明德意志工业化启动特点是(  )

A.用国民经济军事化带动工业发展B.政府推行改革为工业化创造条件C.主要依靠对外扩张进行资本积累D.德意志的统一促进了工业化启动

21.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材料中的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指的是(  )

A.历史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阶级斗争学说D.剩余价值理论

22.

列宁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这个公式蕴含的深意是(  )

A.社会主义政权应取得各国的认可支持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应借鉴各国的制度C.苏维埃社会制度应该不断的创新变革D.社会主义应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

23.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多次成为侵略战争的策源地,至今日本的右翼当政者与右翼文人,仍以种种说辞美化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下列属于日本发动对外战争的文化特质的是(  )

A.法西斯主义B.沙文主义C.皇国史观 D.改良主义

24.

尼克松说: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影响美国 完全支配的地位 的因素是(  )

A.朝鲜战争美国战败B.美国经济陷入滞胀C.不结盟运动的诞生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前,钦差大臣林则徐曾延请美国传教士伯驾翻译了瓦泰尔著《国际法》中的三个章节,但还没有汉语的国际法全译本。不懂国际法致使早期中国的谈判者犯了许多大错误:他们在关税自主、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等一些重大的问题上轻易作出让步,而在诸如外交代表驻节和陛见不行磕头礼之类平常的、无关宏旨的事情上拼死相争。美国传教士兼教育家丁韪良目睹中国急需外交指南,决心翻译一部国际法著作。在中国助手的帮助下,他开始翻译惠顿的《万国法原理》,希望以此表明,西洋人有一些约束他们国际关系的原则,并不一味依靠野蛮的武力,也希望他的译本能促使不信基督的中国政府承认基督教的精神。急于了解西洋外交的恭亲王,很急切地想知道国际法。通过美国公使蒲安臣的帮助,丁韪良的译本于1864年呈递到总理衙门。

——改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国际法在 西方与世界 关系的框架下,就是一部自身与外部世界对立的历史,也是用自己的 国际法 规训外部世界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带有殖民主义意识的 文明国家和野蛮国家 叙事逐渐淡出,但是, 自由 国家与 专制 国家或者法律国家与不守法或法外国家的叙事突现出来。……新近西方国际法学说的趋势试图将国际法的调整范围从国与国关系渗透到所谓不合西方自由民主标准的国家内部,从而为干涉打开口子。……内部与外部的二元对立,其用以规范西方世界内部的国际法和西方国家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国际法并不是一致的,这正是人们经常批评的西方国际法理论和外交实践中的双重标准问题,其不啻为西方与世界共处的一个文化障碍。……观察国际法在西方国家内部的演变,可以发现国际法为现实政治和实用主义所干扰……一切问题的根本在于谁有足够的实力来解释国际法。

——改编自苏长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国际法理论体系的思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引进国际法的原因,并简要评价清廷外交的变化。(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国际法的特点,并就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谈谈你的建议。(11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有学者用二维图形来解释理念、领导力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图中x轴代表领导力,y轴代表理念,二者的不同组合影响不同象限内社会变革的成效。
请根据图示关系,任选角度立论,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举两例予以阐述。也可另提观点。要求:论题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四、材料阅读

27.

版权保护历来被认为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舶来品,其实我国是版权保护发源地,春秋时期就产生了朦胧的版权保护思想,至宋代已经出现了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的声明。(15分)
材料一 宋代中国社会私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引起了人们私有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南宋中期,四川眉州人王称在他所写的《东都事略》130卷中反映了版权保护思想。其牌记曰: 眉山程舍人(当时著名的刻书家)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 对于翻版者要 追版劈毁,断罪施刑。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文字。

——改编自冯翠银《中国古代版权保护历史演进》

材料二 1903年 版权 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光绪皇帝仍以敕令的形式保护《九通分类·总纂》的印刷专有权,而不及于所有的印刷出版物。正如清末叶德辉所言: 可见时一二私家刻书,陈乞地方有司禁约书坊翻板,并非载在令甲(法律),人人之所必遵 。版权观念虽已存在,但并未为人们普遍地认可、接受。叶德辉便认为 此等括帖之书,本无关于功令。当时干人门下,不过意图垄断渔利,假官牒文字遂其罔利之私。 中国版权观念虽然产生久远,但直到1910清政府才在日本人的协助下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大清著作权律》。但它比西方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晚了二百余年。

——改编自柳励和《中国古代版权保护略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版权意识发展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到清末版权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