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4.2017—2018学年度江苏省如皋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5 浏览数:1135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 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 。这实质上反映出(  )

A.农业发展迅猛B.分封制度崩溃C.贵族政治衰落D.官吏待遇下降

2.

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 这表明(  )

A.君主权力被削弱B.用人机制较完善C.行政效率得提高D.行政运行受干扰

3.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 泛滥咨禀 的做法。然而,对 重事并创支钱粮 ,仍重申 必合咨禀 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兼顾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4.

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 君主专政 大臣行政 、从 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 君臣联合行政 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 中年 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C.有利于建立民主政府D.是清统治延长的根源

5.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 当雅典人建立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新的政治体制时,他们的政府就是一种纯粹民主制的政府。 确立 新的政治体制 的改革(  )

A.基本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B.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C.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

6.

《十二铜表法》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

A.条文清晰,实用性强B.尊重传统,灵活性强C.保护贵族,阶级性强D.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7.

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中写道:“ 光荣革命 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 旧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制度无质变B.光荣革命确立少数贵族专制统治C.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掌握议会D.工业革命是当时政体完善的根源

8.

潘思认为, 宪法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人民构建政府的行为,没有宪法的政府是没有权利的权力 宪法先于政府,政府是宪法的产物 。最能体现这一宪政思想的宪法(  )

A.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残余C.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D.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9.

有学者评价近代某国代议制,认为它阻碍了各邦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量的封建 垃圾 议会民主 只起到专制的遮羞布作用。该代议制(  )

A.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B.成为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C.保留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D.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控制

10.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 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 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

A.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确保民众参政议政的自由C.强调对官员加强舆论监督D.引进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11.

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 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 该条约(  )

A.宣告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破产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 合法化 的恶例C.签订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了公开勾结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

12.

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 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 在野党 ,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 执政党 ;(另)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一事件使近代中国(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取得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C.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D.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

13.

中共领导人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 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 当时(  )

A.中共准备进行战略反攻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C.解放长江以南准备就绪D.东北三省已经全部解放

14.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托洛茨基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

A.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B.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C.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15.

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 我们不再用 解放台湾 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一主张(  )

A.有助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蕴含着 一国两制 思想C.基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加强D.标志着两岸关系的重大转折

16.

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这个宪法 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这个宪法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统一战线 的职能是民主协商和执政为民D.新胜利 包括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7.

有学者称,这一政策的出台,使中美和解的机会失去了,随之而起的中美20多年的隔绝和对抗,这给中美关系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新中国在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时遇到极大的困难。这一政策(  )

A.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B.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C.有助于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D.成为了解决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8.

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 他终于上道了 。由此,你得出的正确认识应是(  ) 

A.马歇尔计划直接损害美国纳税人的利益B.漫画客观全面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C.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复兴西欧经济D.欧洲经济恢复得益于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19.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 缓和、谅解、合作 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1964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呼吁各国也承认新中国。这些表明(  )

A.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摆脱美国控制B.法国抵制美国在西欧的冷战政策C.欧共体成立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D.法国拉拢社会主义国家对抗美国

20.

《全球通史》指出: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表现为多极化趋势加强B.新的多元化社会 意味着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 根源在于经济的多极化D.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 仅仅表现在政治领域里

二、材料阅读

21.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 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材料一的 乡举里选 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3分)结合所学分析魏晋时期选官标准有何变化?(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4分)并据此分析科举制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1分)

22.

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英国的情况就是如此。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 革命 ,但是经过 光荣革命 反革命 ,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 《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规定:有一定资产的成年男子(21岁)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191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1948年《人民代表法》取消了1918、1928年两法中关于有产者投票权的限定。
1969年《人民代表法》规定十八岁以上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整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 光荣革命 反革命 的理由。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的特点,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3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下院代表权在19—20世纪呈现的变化趋势。(2分)
(3)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 光荣革命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9分)

23.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 国民外交 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 国民革命 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 打倒列强除军阀 。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5分)
(2)据材料二, 这场革命 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 这场革命 的作用。(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2分)

2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极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 亚太经济合作圈 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 新颖 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和影响。(5分)
(2)据材料二,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2分)

2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甘地 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其内涵是多方面的: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父、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等。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30年3月12日,甘地及其弟子向240英里之外的海滨丹迪村落进发,以 显示其独特风格 的食盐长征,开始了国民不服从运动。接着,抵制洋布与禁酒的运动、抵制法庭和公立学校、放弃公职的不合作浪潮,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斗争进入白热化,全印风起云涌的反抗震惊了英国。到1934年10月,国大党宣告停止国民不服从运动。

——摘编自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二 甘地有极高的表演天赋,亦裸上身,腰上系一块土布,坐在一架小纺车面前,素食、禁欲、静修,他用东方元素装扮一身来吸引西方人。他也善于利用媒体,除了使自己在媒体上大放异彩外,每一次非暴力行动都会由媒体来放大效应。因此,历史学家约翰逊说: 甘地的全部事业证明了英国统治并非压迫性统治,他只能在英国自由主义的保护下兴风作浪。

——莫枫《被夸大的甘地》

请回答:
据材料一,说明甘地 独特风格 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国民不服从运动 取得的政治成果。(4分)
据材料二概况甘地成功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的历史贡献。(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