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18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2
浏览数:2963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选择题
1.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
春秋战国历史
”
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图1)这些信息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 )
A.皇权的至高无上
B.神权色彩较明显
C.按军功授予爵位
D.劳动人民的伟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
A.农民起义
B.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
D.统治者的腐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
”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有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 )
A.打击倭寇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设立驻藏大臣
D.制定
“
金瓶掣签
”
制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
“
以华制华
”
意图的是( )
A.中英协定关税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勇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
。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是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渐成熟
D.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筑梦中国》中说:
“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
。为国家发展最早
“
开拓新的空间
”
的事件( )
A.重返联合国
B.中美建交
C.中日建交
D.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海南省因开放而生,也因开放而兴,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为开放海南最早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宋元时期,柑橘、柠檬菊花等水果和植物从中国传到欧洲。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
“
中国苹果
”
。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人(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欧洲殖民者
D.奥斯曼土耳其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右边两个文艺作品(图3、4)共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慢主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
“
青年时代
”
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林肯总统说:
“
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也许会因情绪激动而细紧,但绝不可能割断
”
美国人
“
友情的纽带
”
被割断最终引发了(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克里米亚战争
D.朝鮮战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
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
”
上述史实发生于( )
A.巴黎和会期间
B.华盛顿会议期间
C.开罗会议期间
D.雅尔塔会议期间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20世纪80年代,苏联为缓和美苏争霸希望改善中苏关系,当时有人画了一幅名为《毕竟,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漫画(图5),其
“
共同之处
”
主要是( )
A.都是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
B.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D.都力图称霸世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
各国政府保证不同敌国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凡在为战胜希特勒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签署本宣言。
”
该宣言的签定( )
A.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B.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
C.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D.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图6
( )
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D.信息化贯穿全过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题
20.
2015年中国提出
“
一带一路
”
战略构想,旨在借
“
丝绸之路
”
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分别列出材料一中三个时期为丝绸之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3分)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海上丝绸之路》
(2)依据材料二,写出唐中后期海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原因。(2分)宋朝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1分)
(3)比较图7和图9,两个时期的对外交通路线有什么变化?(1分)依据所学知识概述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1分)
材料三
“
一带一路
”
建设增进了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签,目前(2017 年),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和支持,与我国签订了近50份政府间合作协议及70多分国际组织合作协议。
——摘自新华网
(1)依据材料三回答,我国
“
一带一路
”
战略有什么作用?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据说明古今中国对外交往的共同之处,(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今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
“
变法自强
”
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
“
维新党
”
出现。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和主要目的。(2分)据所学知识回答,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分)
材料二
结束数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新纪元。政治的现状纵不好,潜伏在民间的民治精神却不断涌现。
“
现代
”
是
“
中国文明的世界化时代
”
。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概述该事件在
“
民治精神
”
方面的积极影响。(2分)
材料三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种取消观念。
——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
“
中国革命的特征
”
的道路是什么?(1分)
材料四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歌词
(4)材料四中
“
当家作主站起来
”
的标志是什么?
“
改革开放富起来
”
得益于哪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走向了什么道路?(3 分)
(5)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圆了百年强国梦、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深切体会?(1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大国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
“
驾驶航船
”
的技能和经验。以下材料均摘编自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战后的国际秩序】
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第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
(1)分析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回答,德国
“
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
”
、俄国
“
在革命中国崩溃
”
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2 分)战后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秩序?(2分)
材料二
【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
二战以后。不仅莫内等
“
新一代欧洲人
”
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有心肠不错、乐于助人的美国,它愿意以合作的方式为欧洲的经济复兴提供财政援助。
(2)分析材料二,据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
【矛盾重重的苏联】
(3)分析上图,据所学知识指出B段苏联农业发展较快与哪大著名改革有关?哪一经济模式导致了苏联的发展
“
矛盾重重
”
?(2 分)
(4)有人认为,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必然会发生战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