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8.2017—2018学年度河南省焦作市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30 浏览数:519

一、单选题

1.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  )

A.背离孔子理念B.具有民本思想C.推崇德治主张D.倡导人性本善

2.

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 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

A.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B.便于削弱宰相权力C.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D.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

据载,唐大历五年,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药材、象牙、犀角、珍宝等物,从中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物产丰富多样B.中外贸易的发达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D.朝贡贸易的兴起

4.

表1

学校名称

朝代

学资

唐朝

三品以上官员子孙

宋朝

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

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宋朝

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人之秀者

四门学

唐朝

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人之俊秀者

宋制

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

表1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的入学资格。据此可知,宋代(  )

A.考试规模增加B.教育水平下降C.招生范围扩大D.官员人数提高

5.

《中国古代简史》指出,明朝 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宰相制度的废除B.内阁制度的建立C.八股取士的实施D.三司制度的推行

6.

表2

生丝

茶叶

1844

1856

1843

1856

4 200 000

16 500 000

177 727 750

1306 770 000

表2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生丝、茶叶出口统计。该统计反映了这一时期(  )

A.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B.列强与中国贸易以丝茶为主C.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D.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竞争

7.

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善后谈判涉及使馆区的扩大、使馆卫队、武器禁运,以及在中国驻军等问题,随后通过条约加以明确。材料中的 战争 是(  )

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带有共和制度要求的民主政纲的提出,使带有盲目性、局限性的自发抗争 转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 。这说明孙中山的民主政纲(  )

A.起了思想指导作用B.具有明显的弊端性C.以争取共和为核心D.不断得以丰富完善

9.

八七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制定了新的策略路线。这里的 是指(  )

A.清算了右倾错误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C.创建农村根据地D.以城市革命为中心

10.

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的《非常时期农矿工商管理条例》规定,各矿业、制造军用品的工业和电气事业 分别收购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 。这一规定(  )

A.使对抗日本力量削弱B.遏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C.推动民营资本的发展D.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11.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使毛泽东开始认识到苏联对科学、文艺问题的简单做法的危害,并于4月28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 双百 方针。毛泽东提出 双百 方针的目的是(  )

A.消除苏联科学文艺影响B.纠正思想领城错误做法C.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D.实现我国社会制度变化

12.

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从该年度起,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中共中央实行该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 大跃进 运动成果B.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C.纠正工作中 倾错误D.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

13.

粉碎 四人帮 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 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由此,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表明,十一届中全会的召开(  )

A.是顺应时势的重大行动B.面临着保守势力的阻挠C.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D.成为新中国的历史起点

14.

图1为某国际组织成立时成员国示意图。该组织成立的初衷是(  ) 

A.反对世界霸权主义B.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C..维护亚欧地区稳定D.加强成员国经济合作

15.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苏格拉底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这表明苏格拉底(  )

A.拓展了哲学的研究范围B.提高了民众道德水准C.纠正了哲学家认识偏见D.开启了人文主义先河

16.

该法制定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是世界古代法中最著名的法典之一。该法被制定的背景是(  )

A.平民掌握了国家大权B.贵族解释法律受限制C.平民利益道到了损害D.罗马习惯法的废除

17.

图2为残缺的新航路开辟因素想象示意图,如果为其完善,下列符合的是(  ) 

A.提升西欧的国家地位B.发现新大陆C.西葡两国君主的支持D.建立世界市场

18.

有学者指出, 光荣革命 不能称为 革命 ,只不过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土地贵族为了夺取政权而发动的一场宫廷政变。这场 政变 (  )

A.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B.消除了英国君主的影响C.实现了议会独掌大权局面D.废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19.

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它全面阐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成为一部可以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伟大著作。这两部著作(  )

A.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D.实现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20.

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和首相为帝国的皇帝和首机,形成了 普鲁士是由贵族领导的,帝国则是由普鲁士领导的 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德国由普鲁士占据主导B.德国统一由普鲁士完成C.德国缺乏实施宪政基础D.德国资产阶级势力弱小

21.

这一时期,电力、电器、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里的 变化 主要表现在(  )

A.传统工业逐渐退出社会B.轻纺工业日趋减少生产C.重化工业日益占据主导D.工业发展渐趋依赖科技

22.

它更多地考虑到了俄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发挥小生产的作用,利用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来发展生产,加强工农联盟。 材料评价的是(  )

A.余粮收集制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国家工业化

23.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先后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公共工程管理署、国民工程管理署和工程振兴署等公共工程机构。这反映出美国(  )

A.注重社会秩序稳定B.政府放弃救济工作C.强调基础设施建设D.意在建立福利国家

24.

2015年9月19日,日本强行表决通过了新安保法案,日本可随时根据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支援。该法案的通过说明日本(  )

A.开始修改对外政策B.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C.军事实力快速增加D.谋求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和与之相辅而行的货币经济开始大量发展的时期,而尤以商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直接动摇了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面对这种情形,统治阶级中的许多人开始思考对策,逐步产生并形成了重农抑商的思想和政策。重农抑商思想成为国家政策并得到切实推行,开始于管仲在齐国的改革。后来,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强力推行,标志着中国古代王朝国家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形成。
材料二 自秦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推行,并由这一基本政策衍化出轻商、贱商、鄙商的观念和意识,形成一个包括意识、观念、思想和政策在内的有机整体,根深蒂国,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后,重农抑商政策才开始走向破产,直至消亡。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刘玉峰(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评议》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重农抑商政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6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与社会形势的变化相适应,明清文化出现了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抨击宋明理学中的僧侣主义和禁欲主义。至于顾、黄、王诸大师在哲学思想、史学思想、自然观中的理性主义,也都与中世纪的蒙味主义相对立。然而,由于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他们虽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帝王,但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材料二 19世纪70—80年代,早期维新派逐渐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他们主张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文化,即从学习 西技 发展到学习 西政 。他们倾慕西方的议会制度并且希望仿效。这种维新思想到甲午战争时已形成广泛的社会思潮。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形成广泛社会思潮的原因。(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二战使欧洲受到重创,加上1946年底到1947年初欧洲遭遇百年罕见的严寒,其经济呈现出一派衰败的景象,西欧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这使美国政府意识到,为了争夺世界霸权、 遏制 苏联全球扩张主义,稳定欧洲、复兴欧洲成为关键。 马歇尔计划 应运而生。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材料二 1948年4月,杜鲁门总统签署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正式付诸实施。到1952年6月,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共向欧洲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拨款。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达到了它预期的政治目的,稳定了西欧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为欧洲的复兴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摘编自李莉《马歇尔计划与早期欧洲一体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歇尔计划实施对欧洲的影响。(7分)

28.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汉高租总结秦亡教训,采取 与民休息 的政策,到了文帝、景帝时期,进一步推行 轻征薄赋 的政策。
文帝时,针对赋税摇役太重,许多人弃农经商的状况,贾谊建议: 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文帝二年、十二年,两次下诏 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十三年六月,又 除田之租税 。公元前156年,景帝 令田半租 ,并成为汉朝定制。减少地方的徭役、卫卒,停止郡国岁貢,开放山泽禁苑給贫民耕种;并颁布了赈贷鳏寡孤独的法令。
文景之时, 流民既归,户口亦息 。粮价大大降低, 谷至石数十钱,上下饶羡 。这是社会经济恢复的具体体现。

——摘编自朱绍候、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概括文景时期推行 轻徭薄赋 政策的表现。(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景时期 轻徭薄赋 政策实施的意义。(8分)

29.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英国以沉重打击。1933年以后,英国经济开始复苏,1934年开始重整军备。面对德国的威胁,英国政府自觉软弱,又不肯大规模地扩军,便企图通过绥靖外交,弥补国防力量的不足。1936年,英国首相张伯伦表示: 我相信,通过运用小心谨慎的外交活动,我们可以防止战争,也许可以无限期地防止。
1935年6月,英国同德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1936年,面对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英国反对采取对德制裁措施。德意联合干涉西班牙内战,德国吞并奥地利,英国都予以容忍,慕尼黑会议是英国对德绥靖的顶点。
英国政府不肯全力重整军备,而把绥靖外交当作避免世界大战的有力手段。就这样,英国在军备十分不足的情况下被拖入了战争,并在战争初期遭到了一连串的惨败。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推行绥靖外交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推行绥靖外交的影响。(7分)

30.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在近代中国,徐继畲(1795—1873年)是颇有名气的人物,在19世紀下半叶,他的《瀛寰志略》一直是寻求教国道路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启蒙读物,郭嵩焘、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均身受其益,且曾惠及东瀛。
1843年,徐继畲因公驻厦门、便向美国传教士雅裨理认真请教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英国官员李太郭也向他介绍了好些古希腊的知识。从1844年到1848年,他用五年之功完成了《瀛寰志略》。它客观地介紹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和地理,赞扬西方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制度。它还指出 欧罗巴诸国皆善权子母、以商贾为本计。……航海贸迁不辞险远,四海之内遍设埔头,因由其善于操舟,亦因国计全在于此,不得不尽心力而为之也 ,从而说明了西方各国在世界各地活动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继畲写作《瀛寰志略》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继畲《瀛寰志略》产生的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