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3.2017—2018学年度广东省顺德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35 浏览数:507

一、单选题

1.

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 君权神授 ,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  )

A.体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为传宗继统披上神秘色彩C.强调政治统治的合法性D.根植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

2.

宋真宗意欲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写诏书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掉,并让回话 就说李沆认为不可 。真宗想到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的祖训,只得收回成命。这反映宋朝(  )

A.君主专制走向衰落B.集体决策的格局C.君相矛盾不断激化D.文官政治的特点

3.

1915年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重新颁定 教育要旨 ,指出教育必于 忠孝节义植其基,于智识技能求其阙 ,把教育宗旨概括为 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七项。其根本目的是(  )

A.推行社会教化B.恢复传统文化C.准备复辟帝制D.宣扬西方文明

4.

陕甘宁边区政府曾制定了《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并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而王华亭等6人则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这些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  )

A.杜绝边区政府贪腐现象B.推动土地革命的开展C.边区的民主化、法制化D.进一步巩固党群关系

5.

表1是1965年、2015年我国发行有关抗战胜利的一些纪念邮票(以主题形式呈现)
表1 

时间

1965

2015

主题

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滇西抗战百团大战延安革命

这些纪念邮票主题的变化(  )

A.强调了抗日战争中的国际援助B.趋向关注抗日战争的全面性C.凸显了抗战胜利的世界性意义D.忽视了国民党抗战中的作用

6.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学说汇编》等法典的合称

查士丁尼法典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典范

B

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并设有广州、泉州等五处市舶司

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政来源

C

中共二大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

中共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7.

刘少奇曾在1949年底提出,中国的道路也可能是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道路。斯大林对此表示赞同。后来中国未满足苏联签约要求,斯大林改口对印度共产党说,中国的武装斗争,印度不能学。这一变化说明(  )

A.斯大林倡导各国要走自己的道路B.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C.斯大林对中国道路分析不断深化D.中苏关系趋向于破裂

8.

西方某学者认为,古欧洲有好几个里程碑式的变革,智者学派恰好产生于这些变革中期的希腊文化背景之中。尤其是伯里克利改革,把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统治的规则转变为多数人统治的规则,雅典由此从一个小城邦变为一个海洋帝国。这表明(  )

A.改革使雅典成为横跨三洲大帝国B.政治民主化催生了思想变革C.智者学派的产生植根于经济改革D.伯里克利改革确立了民主制

9.

林达在《历史深处的忧虑中》说 美国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它是平面撒开的。乍一看挺乱的,可是正因为他们都已经长期共存……所以反而建立了一种特殊的 秩序 ……”这种 平面撒开的系统 是指(  )

A.1787年宪法下的联邦政府B.行政、司法和立法权的相互制约与平衡C.1787年宪法下的地方各州D.两党制成为美国民主政治重要组成部分

10.

1999年,布莱尔政府通过《上议院法案》,提出撤除所有贵族于上议院中世袭的议席……员依然来自任命而非选举。材料反映英国(  )

A.保留了专制主义色彩B.世袭贵族长期处于垄断地位C.王室的权力逐步增强D.宪政民主制还需不断地完善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宋朝时,中国首次大规模从事海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不过,这一潜在的可能性从未实现。其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社会经济内向型特性B.指南针尚未广泛用于航海C.北方少数民族的肆意侵扰D.理学严重束缚了思想观念

12.

明初沿袭元朝实行匠户制度,强制征调工匠服劳役,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1485年,明政府下令轮班匠可折收银两:南匠每名月出银九钱﹐北匠每名月出银六钱。纳银后,可免赴京当班。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B.导致白银成为了主要货币C.体现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13.

1887年,清政府总理衙门认为民办缫丝业采用机器生产,使得出口的生丝上涨了一倍,有利于民生发展,不阻碍正常的商业贸易,同意国内可以继续开办。清政府此举(  )

A.导致传统缫丝行业的崩溃B.保证了洋务企业的稳健发展C.受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D.增强了民族缫丝业的发展信心

14.

学者郭廷以研究认为: 洋务运动在清末经济史上是一个彻底失败的运动,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材料认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法律制度不完备B.甲午战争的摧毁C.封建专制的腐朽D.由晚清政府推动

15.

1885年,清政府改台湾府为台湾省,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此举提高了台湾的战略地位,加强了东南海防。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B.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C.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D.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

16.

1921—1926年苏联通过租让制等形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30年代,联共(布)利用大萧条契机加大引进力度。1944年斯大林赞扬美国提供援助或帮助建设了苏联大约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这表明(  )

A.西方世界放弃了对苏联的敌对B.苏联借助外部力量来发展经济C.斯大林善于借鉴资本主义模式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有宽松环境

17.

面对30年代经济危机,美国成功实现了美元贬值,1933年美元与英镑之间的平均汇率为1英镑合4.218美元, 远远超过1932年1英镑合3.504美元的平均汇率。美国的做法(  )

A.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B.防止了盲目竞争引发的生成过剩C.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D.消除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矛盾

18.

1932年,美国65%的工业产值由600家企业创造,芝加哥男子塞谬尔·英萨尔担任了85家公司的董事、65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11家公司的总经理。以上材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经济持续繁荣B.人民资本主义 萌芽C.贫富分化严重D.开始出现私人垄断雏形

19.

由图1可知(  )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B.经济全球化发展充满曲折C.经济全球化发展势不可挡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20.

表2是中国历代城市化率表  表2 

4世纪

2世纪

745

1200

1820

1893

1949

159%

175%

208%

22%

69%

77%

154%

由此可推测(  )

A.中国古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B.古代经济重心在农村C.唐宋经济繁荣推动了城市化D.明清城市化快速发展

21.

《论语》中, 字出现六十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孔子赋予 以不同的概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自我克制,可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 杀身以成仁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仁的学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C.体现了儒家思想广泛的群众基础D.孔子主张优先解决人生实际问题

22.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是北宋程颐答寡妇能否再嫁时所说的。然《二程集》中程颐又云 大夫以上无再娶礼……自大夫以下有不得已再娶者,盖缘奉公姑,或主内事尔 。程颐意在(  )

A.约束妇女婚嫁B.勉励士大夫要守节C.强调男女平等D.反对儒家纲常礼教

23.

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 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 。这体现了李贽(  )

A.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B.对科举制度的否定C.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D.希望得到后人认可

24.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写道: 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其本也。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这反映了郑观应的思想(  )

A.发展到政治实践阶段B.打上了 中体西用 的烙印C.对西方宪政认识肤浅D.本质上属于儒家的民本思想

25.

据《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9月,政府决定在下一年废除科举制……此后,新式学堂毕业生在政府中占重要职位……在学堂的礼堂和课室中,都贴有雍正皇帝的《圣谕广训》,每月初一由大家齐声朗诵,被用作教官话的课文。以上材料说明(  )

A.传统教育改由新式学堂负责B.新教育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C.清政府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D.政府当局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26.

五四 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等数种; 五四 之后仅一年多时间,此类报刊就增至400多种,遍布大江南北。此类报刊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

A.中央政府的支持B.新思潮不断涌现C.印刷技术的提高D.唤起民众的觉醒

27.

20世纪30年代北平、天津、南京若干大学开始向华中及西南一带觅地筹建校舍,如北平清华大学之在长沙,天津南开大学、南京中央大学之在重庆。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加快落后地区教育发展B.实施教育兴国战略C.做好教育发展长远谋划D.应对学生数量剧增

28.

15世纪学者曼内蒂说: 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有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然后人们接受了它并使之更美丽、更荣华与更典雅 。据此可知,曼内蒂(  )

A.倡导宗教信仰自主性B.表达了新兴阶层的价值取向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D.开创了人文主义思潮最高峰

29.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与这一建筑风格相类似的流派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30.

《兰陵王入阵曲》是我国唐代著名宫廷乐舞,后来流传至日本并被视为正统雅乐传承。但20世纪初日本几位大学者却认为日本《兰陵王》是由林邑(今越南)高僧佛哲带到日本的印度乐舞。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日本学者在歪曲历史B.日本文化来源具有多元性C.历史认知具有多样性D.综合国力影响文化软实力

二、材料阅读

31.

(20分)文化交流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在这次交流中,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粱和纽带。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中国知识界对 西学 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使欧洲出现了 中国热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二 严复(1854—1921)是以翻译《天演论》而名震遐迩的,可晚年却对自己一度钟情的进化论有非常刻薄的批评: 不佞垂老亲见支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到 利己杀人、寡廉鲜耻 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此不独吾言为然,即泰西有思想人亦渐觉其为如此矣。 ……进化论自有其思想史的价值,但对进化论的诘难,更有它独特深刻的意蕴,不可忽视。……即使在生物学界,达尔文进化论也已经修正,出现了不少新的学说。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晚年思想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32.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历史 观念就是要把视野放宽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宏观地由纵向(时间)、横向(空间)的往复观照,考量审视人类历史。整体思维、整体史观应该是 大历史 观内涵的主体或者核心。

——根据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等整理

材料二

蒸汽机

地理大发现

代议制

哈姆雷特

圈地运动

伏尔泰

洋务运动

严复

世界市场

鸦片战争

——编者根据教材等资料整理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材料二中选择至少三个相关联的关键词,自拟主题,并阐述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答题包括关键词、主题、论证和总结四部分)

四、材料阅读

33.

(10分)【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承秦制,货币有黄金和铜钱两种。西汉初年,社会经济还未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币制紊乱,有仿秦半两所制铜钱,又有三铢、四铢钱等等,民间私铸钱币的情形也很猖獗。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废行以前钱币,改用五铢钱。此后又将五铢钱的铸行权收归中央,任用专职官员管理,自此西汉的货币制度得以规范统一。五铢钱是古代中国比较先进的货币。它大小轻重适中,与同时期罗马钱币第纳留斯轻重相类,钱币的正面和反面都有外廓,不易磨损和冒仿。从汉武帝铸行五铢钱之后,五铢钱就取得中国主要流通货币的地位长达7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钱币之一。唐初改行通宝,仍继承了五铢钱的许多优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杜永涛、姜德富著《世界古代后期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货币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五铢钱的特点。(4分)

34.

(10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社会剧烈动荡的一个年代,反战运动、民权运动、黑人运动、女权运动等各种运动交织在一起,社会上的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初期,美国陷入越战泥潭不可自拔,青年学生率先掀起了反战浪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战运动。随着越战的逐步升级,学生的反战运动逐渐从和平抵抗走向激烈抵制,并于六十年代末最终演变为暴力斗争。七十年代初,随着学生反战领导核心的分裂和政府的强力打压,学生运动走向了低谷,并最终伴随着越战的终结而结束。在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向社会传播了抵制战争、追求和平的理念。反战运动持续了十余年的时间,这场关于政治与文化的运动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主流文化思潮,在之后的数十年里仍然余音不绝,并与同时期的其他政治文化运动一起,深刻的改变着美国社会及其文化。

——摘编自李沛璘《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国内青年学生反战运动概况》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生反战运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生反战运动对美国社会的影响。(4分)

35.

(10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史记》取材丰富,司马迁充分利用了当时所能见到的书籍资料,国家收藏的档案、民间收藏的古文书传……他一生有三次重大游历:(1)二十壮游之旅,南游长江、淮河地区,登上会稽山,考察大禹墓地;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寻访孔子遗风;到了陈胜、刘邦和韩信等人故乡,仔细调查他们事迹……(2)不久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几年后)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经云南、贵州一带,途中了解西南一带的情况。(3)司马迁曾多次跟随汉武帝出巡关中、关东,大河上下,他沿途注意发现黄帝炎帝的传说、以及寻找夏商周三朝、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等前代资料……在撰写过程中,注意鉴别和选择材料, 不虚美,不隐恶 ,力求实事求是……因而史记,被誉为 史家之绝唱

——根据张大可《司马迁评传》、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司马迁的主要史学研究方法。(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马迁完成《史记》撰写的背景。(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