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4.2017—2018学年度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7 浏览数:424

一、单选题

1.

春秋中期以后,很多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政归大夫、政出家门、国君形同傀儡的情况层出不穷。这种情况表明(  )

A.宗法制度重新确立B.天子共主地位丧失C.等级制度遭受冲击D.政治改革运动频繁

2.

表1

记述

出处

竟湿谷以要利,以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

《晋书·食货志》

北魏孝文帝时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

《魏书·食货志》

既耕以饭亦桑貿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谢灵运《山居赋》

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魏晋时期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C.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D.商业发展呈现衰退趋势

3.

中国古代, 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 。这一观点(  )

A.主张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B.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历史教训相符合C.认为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D.强调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4.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 白燕而北,南交址,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 ;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 无处不需 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区域间贩运贸易发展迅速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专业性生产区域较为普遍D.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5.

表2

年份

银的钱价

农产品零售价

手工业品零售价

1835

100

100

100

1843

117

82

100

1844

121

84

99

1845

142

83

102

1850

157

94

120

表2反映了晚清1835—1850年期间 银的钱价和手工业品、农产品零售价指数 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鸦片大量输入B.巨额战争赔款C.工业文明冲击D.西方商品倾销

6.

费正清说: 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 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 戊戌政变C.戊戌政变 清末新政D.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7.

1872年有人记述上海街头上海人的时髦装束: 撑洋伞于路上,挂时表于身旁 自光绪中叶以后,妇女之好修饰者,亦皆戴之(眼镜)以为美观矣 。这些记述说明当时(  )

A.上海社会生活存在一定西化倾向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社会时尚C.西方生活方式成为都市主流D.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过于肤浅

8.

湖北机器织布局 开办以来,未能如法,累经亏折,每岁赔累至数万金 ,但1896年 极力整顿 后, 竟盈余十八万金,除以十五万金还清旧债外,仍余三万金 。上述变化是(  )

A.大机器生产具有优越性的反映B.列强减少对华资本输出的产物C.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的结果D.洋务企业得到显著发展的体现

9.

1937年3月,国民政府提出将敌人拒止于长城以北平津以东,适时反攻东北,恢复已失之土地的方针,并分别以甲、乙两案,拟订了消极与积极的两种作战态势以及全面的备战部署。国民政府此举(  )

A.规划了对日防御战略的方针B.确立了对日消极抗战的构想C.完成了全面抗战的准备工作D.创造了全面抗战的有利条件

10.

1961年底,全国开放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这种情况表明(  )

A.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B.政府注意发挥市场调节功能C.原有体制弊端得到初步解决D.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均衡发展

11.

1971年7月,美国的盟国得知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消息之后,有种被美国欺骗的感觉,因此干脆转为投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赞成票。投票结果是76票赞成,36票反对,17票弃权。由此可见(  )

A.美国遭到多数盟国成员反对B.中国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C.西方 冷战 政策彻底破产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12.

1990年,承包经营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96.3%,家庭承包的土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8.6%;农村第一产业收入的95.4%来自家庭经营;在农村各经营层次中,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8.6%。据此可知(  )

A.市场经济体制显示了经济发展成效B.农村出现了家庭农业和市场的结合C.非公有制经济主导了经济社会发展D.农业生产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13.

雅典城市的移民异邦人并没有民主权利,但许多人还是长期居住在雅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雅典的满意和忠诚;这说明古代雅典(  )

A.异邦人积极参与政治生活B.民主政治运作成效获得公众认同C.民主政治难以保障公民个人自由D.异邦人不得随意离开城邦

14.

《十二铜表法》中既有同态复仇,也有罚金赔偿;既有氏族继承,也有遗嘱自由。这反映了当时的罗马(  )

A.法律道德密切结合B.法律体系趋向完备C.新旧法理明显并存D.程式主义受到重视

15.

16世纪前期,宗主国贵族为了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挥霍,导致从美洲殖民地运回的金银很快就转到其他国家的供货者和债权人手中。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的国家是(  )

A.英国B.西班牙C.意大利D.法国

16.

1787年5月费城制宪会议上,反联邦党人杰斐逊等认为暴政的主要来源是 联邦政府 政治精英 ,主张一个社会越贴近自治越好。这反映出反联邦党人(  )

A.主张缩小邦联政府的权力B.反对建立联邦中央政府C.希望维护原有的邦联体制D.要求保障各州的自主权

17.

下图描述了英国棉纺织品的出口状况,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工业霸权地位已经确立B.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加C.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D.生产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18.

1890年,美国平均每套住房居住5.45人,纽约高达52人。1900年,纽约近400万人,有150万人住在43000个贫民窟中。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进程尚未完成B.城市人口迅速膨胀C.工业化发展阻碍城市化D.社会贫富差距较大

19.

沈志华在《1917年俄国革命》中写道: 在哈尔科夫铁路工厂,当一位社会党人向工人们宣布沙皇已被推翻时,一些工人把他从临时搭起的讲台上揪了下来。在赫尔松,当省长宣读尼古拉二世退位的诏书时,一些刚刚参加了革命游行的工人双膝跪下。 这说明当时的俄国(  )

A.二月革命的时机并不成熟B.传统政治观念仍然存在C.临时政府的政治策略失当D.工人阶级希望和平夺权

20.

1928年—1933年,苏联许多农民屠宰牲口,已经被充公的 富农 的牲口由于无人照管而死亡。结果牲口总存栏数剧减,直到苏联解体,牲畜总数也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的水平。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尚未完成B.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D.农业集体化运动影响深远

21.

表3

时间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9个月

失业工人比重

120

210

0

320

0

表3反映了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完全失业工人比重(%)状况。可以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控制物价B.兴建公共工程C.调整劳资关系D.实行救济

22.

马歇尔计划涉及的资金通常都先交付给欧洲各国的政府,所有资金由所在国政府和经济合作总署共同管理,每个参与国的首都都会驻有一名经济合作总署的特使,特使职位一般都由一位有一定声望的美国籍商界人士出任。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A.加强了美国对参与国的控制B.直接促成战后欧洲的分裂C.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附庸D.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3.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东欧许多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增长速度。这种情况表明(  )

A.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影响巨大B.东西方关系出现相对缓和局面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发展D.世界经济全球化障碍得以扫清

24.

1973年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如果实行缓和通货膨胀的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对此 两难 选择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选择前者,就会出现高失业率B.选择前者,利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C.选择后者,利于扩大社会需求D.选择后者,就会触发新的经济危机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为了巩固海防,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措施,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正式宣布,洋船 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嗣后外商虽多次要求增设口岸,都未成功,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

——摘编自郑学檬等著《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由于自唐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以来,沿江沿海地区原为中国的经济精华区所在,因此1 9世纪中叶中国对西方开放贸易以后,列强很自然地要求在最有生意可做的沿江沿海地区设立租界。1 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的地点计有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烟台、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鼓浪屿、长沙。这些租界……辐射而出的现代经济并不能普及中国各个角落,而以沿江沿海地区为限。以工业资金为例,上海一港之金属冶炼、棉纺织、缫丝、面粉制造、榨油、印刷、蜡烛、肥皂等企业均居全国首位。1895—1913年,中国所发展的现代工业,其创办资本在上海、武汉、天津、广州的即占52.06%,而就全部通商口岸的创办资本言,则占全国创办资本之66.24%,内地企业仅占33.76%。

——摘编自王建朗 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乾隆年间清政府对外贸易管理的特点及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列强在华广设租界的原因,并简要评析。(15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载: 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 三公地位高,无实权,实际上是荣誉职务。六省中的尚书、门下、中书是朝廷机关,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其中尚书省系执行机关,政务繁多,故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管理有关事务,这些部门在政权机构中所起的作用最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围绕制度设计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6分)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从1 9世纪初开始,在工业革命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同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1841—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损害工厂主直接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6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到1853—1860年间,英国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后残余,这使英国成为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1860年,英、法签订英国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以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废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废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