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4.2018—2019学年度江苏省如皋市高二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必修)试题(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38 浏览数:573

一、单选题

1.

官失其守,学术分裂,由天子而诸侯、而私学,乃百家之背景也 。材料所指的是(  )

A.百家争鸣的出现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C.宋明理学的兴起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

2.

当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三纲五常D.存天理,灭人欲

3.

古代一位思想家主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中阐述的观点是(  )

A.以法治国B.君舟民水C.无为而治D.民贵君轻

4.

西汉中期,长安兴办太学,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下列选项不属于太学所学内容的是(  )

A.《诗》B.《春秋》C.《韩非子》D.《礼》

5.

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发出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呼唤,这位思想家是(  )

A.王夫之B.李贽C.顾炎武D.黄宗羲

6.

提出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

A.康德B.但丁C.普罗塔戈拉D.苏格拉底

7.

但丁说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彼得拉克说 真正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言论强调了(  )

A.神灵的作用B.宗教的神圣C.社会的影响D.个人的作用

8.

自然状态下,常有个人能力无法应付的境况,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愿意联合起来。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社会的契约是人们对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协议。 提出该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狄德罗

9.

某位启蒙思想家认为决定法的精神和法的内容是每个国家至关重要的。保证法治的手段是 三权分立 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三者相互制约、权力均衡。这位启蒙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B.卢梭C.康德D.伏尔泰

10.

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 发机飞火 ,烧毁该城的龙沙门。与 发机飞火 相关的发明是(  )

A.造纸术B.火药C.印刷术D.指南针

11.

唐代张旭的书法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此书法属(  )

A.隶书B.楷书C.草书D.行书

12.

唐代诗人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其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据此可知,杜甫作品体现的风格是(  )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主义

13.

下列名画属于元明清时期流行的文人画的是(  ) 

14.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是(  )

A.牛顿B.伽利略C.爱因斯坦D.普朗克

15.

1919年11月6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和皇家学会联合举行的大会上,天文学家罗伊尔宣布: 星光确实按照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预言发生偏折。 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是(  )

A.量子假说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电磁感应现象

16.

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 该观点出自(  )

A.《物种起源》B.《十日谈》C.神学创世说D.《神曲》

17.

上有浓烟滚滚,两边巨轮翻转,掠水而游有若平地。 为材料中这一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系统的发明家是(  )

A.爱迪生B.西门子C.瓦特D.爱因斯坦

18.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与之相关的成就是(  )

A.新通讯手段的发明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化学工业的建立D.电力的广泛使用

19.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这一思想最早出现于(  )

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议》D.《资政新篇》

20.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对学习西方B.以封建纲常伦理为根本,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兴民权、设议院D.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21.

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 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 的叛逆之作。该著述是(  )

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议》D.《天演论》

22.

《新青年》第4卷复刊后,更多北大教师参与到白话诗运动中来,进行白话诗写作。该现象可能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23.

五月四日被定为青年节,是为了纪念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这场运动大大促进了下列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A.民主与科学B.马克思主义C.民主与共和D.申民权、设议院

24.

某大总统在就职中宣誓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 该誓词体现的思想是(  )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启蒙思想D.实业救国

25.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主要 在(  )

A.明确反帝B.耕者有其田C.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D.节制资本

26.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

A.《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B.《论十大关系》的发表C.《论持久战》的发表D.《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27.

下列关于 农村包围城市 革命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③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28.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讲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讲出了新思路,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个重要讲话,标志着(  )

A.邓小平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9.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C.理清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0.

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

A.一大 、七大、十五大B.七大、十五大、十六大C.一大、 二大 、三大D.十二大、十三大、十五大

二、判断题

31.

二程和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 ,建立起理学体系。

32.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带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

33.

北宋柳永的词市民情趣、委婉含蓄、回还往复,成为婉约派的代表,《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

34.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5.

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的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 三个有利于

三、材料阅读

36.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 国际物理年 的决议。
材料二 生物的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须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的被淘汰了……”
材料三 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只在于这一点,即人类生活因新的发现和力量而丰富。……发明者的成果虽是一种不太壮观和炫耀的东西,却是到处都被感觉到且永远存留下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有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是谁的观点?他创立了什么学说?材料二中 众多的后代 生存竞争 中的结果怎样?(4分)
(3)材料三中反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分)

37.

(10分)人的解放说到底是思想的解放,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东西各国,咨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至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变法图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1分)康有为提出了什么政治建议?(2分)
(2)材料二中掀起的运动,前期树立的两面旗帜是什么?(2分)这场运动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依据材料三谈谈对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传统文化的认识?(3分)

四、简答题

38.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即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形成了三个重大理论成果。(10分)
(1)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什么?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3分)
(2)毛泽东在抗战期间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是哪两步?毛泽东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理论方面有哪些贡献?(4分)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围绕哪个根本问题展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发展经济和统一祖国方面各有什么创新?(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