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8.2019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8年 题数:26 浏览数:2030

一、单选题

1.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 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从实质上说明了(  )

A.周朝文化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B.商与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C.宗法制与礼乐制存在因果关系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 礼仪政治 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 现代化 趋势。这里 现代化 的内涵是(  )

A.从 人治 法治 B.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C.国家管理渐趋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3.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3)柳宗元认为: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且 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材料内容意在说明(  )

A.汉代克服了秦朝制度的弊端B.汉代延续了周朝的政治制度C.汉代制度为后世封建王朝继承D.汉代改变了秦朝的地方体制

4.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4)北宋后期,宰相夏竦上书宋真宗说: 众以为法贱稼穡,贵游食,皆欲货耒耜而买舟车,弃南亩而趋九市。臣窃恐不数十年间,贾区多于白社,力田献于驵侩(牲畜交易的中间人)”这一上书内容(  )

A.说明宋朝政府已改变重农抑商政策B.表明夏竦对宋政府财政收入的担忧C.预示了宋朝即将出现积贫积弱局面D.反映出宋朝商业发展对农业的冲击

5.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5) 内阁 是明朝初年设立的皇帝咨政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最终实际上成为明朝行政中枢。据此对明朝 内阁 理解正确的是(  )

A.协助宰相为皇帝提供顾问B.实为解决中央集权弊端而设C.批答奏章代皇帝决策政务D.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

6.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说: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机,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欲断矣。 材料表明(  )

A.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B.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C.中国传统手工业遭受沉重打击D.列强完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7.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7)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近代国际法茫然无知。而到后来李鸿章指出 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 等言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

A.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B.中国的民族危机有所缓和C.清政府积极收回国家主权D.救亡图存的意识开始萌发

8.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8)伊藤博文在中日谈判中透露割让台湾之事,李鸿章答以英国将会干涉,伊藤博文却说: 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 伊藤博文此 论断 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日本(  )

A.国际地位已得到列强的认可B.与英国形成瓜分中国同盟C.能获得列强的默许和支持D.经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

9.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9)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的时候,革命前辈林伯渠在《解放日报》上说: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这反映出林伯渠强调了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对青年人的思想影响有限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旨在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10.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0)1930年6月,中共领导人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当时的中共(  )

A.还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B.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C.中共重视农民革命和城市暴动的结合D.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依然存在

11.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1)中共在1942年的一份文件中讲到: 承认富农的生产方式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党的政策不是削弱富农阶级与富农生产,而是在适当的改善工人生活条件之下,同时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 。这一精神的贯彻(  )

A.壮大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力量B.加快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D.推动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12.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2)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 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竞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 解放军的 下一步 军事行动是(  ) 

A.B.C.D.

13.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3)表1中的数量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 
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数

10

9

1

0

0

A.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B.贯彻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贯彻的是 一边倒 外交方针

14.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4)图1为1957—1960年经济建设中的相关数据,其中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B.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C.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D.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15.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5)侨汇券是一种需要与人民币现金共同使用的票证,其中汇聚了粮票、布票、棉票、副食品购买券、工业品购买券等各种票证。图2是上海发行的侨汇券,据此可知当时(  ) 

A.我国已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我国的物资供应相对匮乏C.我国各种商品均需凭票购买D.上海地区的侨民数量最多

16.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6)为了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央视推出反映香港回归20年历程的五集大型纪录片《紫荆花开》该片由《神圣时刻》《同心圆梦》《凝聚共识》《开启归途》《同舟共济》五集构成,其中第二集是(  )

A.《神圣时刻》B.《开启归途》C.《凝聚共识》D.《同舟共济》

17.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7)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最高裁判官,由他们发布具有法律作用的告示,以告示拟就的办案原则指导司法实践,以规范补充和提高市民法。所有的告示都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最终自成体系,被称之为最高裁判官法。据此可知,最高裁判官法(  )

A.取代了市民法的法律内容B.有助于推动罗马法的发展C.导致罗马司法实践的混乱D.保留了罗马习惯法的陋习

18.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8)开辟新航路给西班牙带来巨额财富,据估计,1545—1560年间,西班牙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每年平均为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但巨额财富并未给西班牙带来新的发展,西班牙在17世纪迅速走向衰落。表2表明西班牙衰落的经济原因最有可能是(  ) 
16世纪60—70年代西班牙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简表 

项目

军费

宫廷开支

偿还战争债务

经济建设

行政开支

所占比例

2%28%

4%13%

51%62%

1%2%

4%16%

A.军费开支耗空了财富B.宫廷王室的奢侈生活C.通货膨胀现象严重D.经济建设投入不足

19.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

A.强化总统权利B.防止个人专制独裁C.加强国家权力D.建立联邦制国家

20.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20)1919年9月23日,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提出我国劳动者希望得到持久的和平,并表示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存时期,我们也希望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 这体现出,列宁(  )

A.希望能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B.努力改善苏俄与美国的敌对关系C.全面争取资本主义国家技术援助D.致力于与美国合作共建世界和平

21.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21)1947年4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讲中宣称: 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美国欲 肩负起领导责任 的真实意图是(  )

A.夺取世界霸主地位B.控制操纵联合国C.复兴欧洲战后经济D.主导西方阵营

22.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22)美国学者享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 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新秩序已经形成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C.世界有多个权力中心D.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二、材料阅读

23.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制衡机制,对维护国家纲纪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确定的工作对象——官和特殊的工作方式——弹劾非违、纠正缺失,而有别于一般的政权机关。监察机关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由品格不高、甚至没有独立衙门的一般监察机关,跃升为与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并列成为直属于皇帝的极具权威性的国家机关。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整肃百僚,以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和通过 彰善瘴恶,激浊扬清 ,实现社会的调整功能。历代监察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仅有效地纠弹百官有司之邪辟,还对古代政治权力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维护国家纲纪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民众大会本身是国家权利机构,由它来选举产生行政官员,但它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民众大会监督行政官员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可以对行政官员或公民提出不信任案,认为其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民自由等行为,就可以提交民众大会全体举行表决,如多数通过,则对其人实行放逐。……陪审法庭主要是司法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力,对行政官员的活动实行监督。古希腊雅典国家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据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中国相比,古代雅典的监察制度有何不同?并简要分析不同的原因。(10分)

24.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位于欧洲北端的英国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国家。长久以来, 国一直居于 文明世界 的边缘,但正是这样一个小小岛国,却率先敲开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英国从地理边缘变成了世界的中心,而地缘的中心实则就是文明的中心。凭借这种新文明,一个小小岛国成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领头羊。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工厂又称制造厂,是一类用以生产货物的大型工业建筑物。大部分工厂都拥有以大型机器或设备构成的生产线。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场所。
工业化的机器和厂房是非常昂贵的投资,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同时,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公司和其他金融企业为了适应股份公司的需要也纷纷兴起。
1799年,欧文与他后来的岳父合伙创办了新拉纳克工厂,欧文任经理。欧文把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为10小时,禁止不满九岁的童工劳动,提高工人工资,工厂暂时停止工资照付。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设立工厂商店向工人出售比普通市场价格便宜的消费品,开办工厂子弟小学、幼儿园和托儿所,建立工人互助储金会。
1788年,卡特莱特在建造雷特福德工厂时投资350英镑用于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的建设,此举使他的工厂获得了 革命工厂 的称誉。1834年,英国通过了 济贫法修正案 ,即 新济贫法 。改进济贫管理,建立中央济贫管理机构,改变过去以院外救济为主的政策,而变为以院内救济为主,对救济资格严格审查,实施普遍救济的原则,扩大了社会救济的范围。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跳跃式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并谈谈英国的发展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6分)

25.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881年,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竣工。1885年中法战争后,洋务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尽管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保守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洋务派往往在争论中寡不敌众,但是到1895年为止,全国仍陆续修建了360余公里的铁路。

——据冀城《自强·进取·抗争—一洋务运动三十年》

材料二 因而中国建设大业必须以交通政策为头等重要,交通则以修铁路为先。 建设之大计,当远测于十百年后,始能立国于基本于永久。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以今日之国势,交通最要者,则为铁路。无交通,则国家无灵活运动之杋楲,则建设之事,千端万绪,皆不克举。故国家有之交通,如人之有手足四肢。人有手足始可以行动,始可以作事;国家有交通,始可以收政治运用后活之效。否则,国家有广大之土地,丰富之物产,高尚思想之人民,而无交通以贯输之,联络之,则亦有等于无。譬智之人而无手足,不能行动,不有发挥,即有聪明才力,亦归无用。是以人而无手足而为废人;国而无交通,是为废国。余以全力筹划铁道,即为国家谋自存之策。

——据《孙中山全集》第2卷

(1)根据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国人有关修筑铁路的主张。(6分)
(2)综合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并阐述对铁路建设的认识。(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2019·安徽 江淮十校 第二次联考·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埃德蒙·柏克( Edmund Burke,1729.1.12—1797.7.9)认为,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的革命者,他们都抛弃了传统,认为这不过是一堆破旧的废物,因此,他们毫无顾忌地在传统的基础下埋设一个即将爆炸的地雷。在一次巨大的爆炸中,所有人类获致的东西,所有的先例,所有的宪章,所有的议会法令,都会化为灰烬。他们有 人权 ,反对者肯定是瞎眼的;他们不承认调和与妥协,任何与他们的全面要求有所保留的事物,对他们而言那是丑恶与非正义的。结果只能是摧毁一切,他们的人权没有留下政府来保证其行政持续性的安全、正义和仁慈。

——据陈晓律《对民主的历史思索》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涉及的一个观点,指出它所对应的世界近代某重大历史事件,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事件。(要求:史论结合,对历史事件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