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4.2019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7 浏览数:2076

一、单选题

1.

顾炎武曾说: 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 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B.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C.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D.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2.

英国学者李约瑟(1900—1995)曾说: 也许,最现代化的 欧洲 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归功于庄周、周敦颐、朱熹等人的贡献,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 如庄子 通天下一气耳 ,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等阐发宇宙的本原。李约瑟肯定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是(  )

A.人文精神B.多元包容C.整体思维D.格物致知

3.

五行八作 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 作分 等。 多为商业, 作分 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

A.宋朝奉行 工商皆本 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B.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
C.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D.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在

4.

据史料记载,清初曾大肆圈占京畿地区汉族田地,分给 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 。从顺治到康熙年间曾前后三次大规模进行类似的 圈地运动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经济动因超过了政治动机B.一度破坏了汉族农耕经济C.满足手工工场的发展需求D.大大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

5.

这战争,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进而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 材料所述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1912年2月16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图3为1912年3月3日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1e Petit Journa1》刊登的版画《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合理解读 袁世凯剪辫 行为,应注意(  ) 
图3

A.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B.置于特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D.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7.

早年,孙中山认为: 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 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8.

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 新县制 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由此可知,国民政府 新县制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实现全中国统一B.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全面经济封锁
C.积极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资源以支持持久抗战D.为 抗战建国 打造地方性基础和持久动员力

9.

在古希腊社会中,人与神的关系诚如让·皮埃尔·韦尔南所说: 凡人们从属于神,没有神的同意,下界的任何事都成不了。 但是在其他民族中得到大量印证的 神的奴隶 的表达,在希腊人中并不通用。造成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希腊人文主义的发达B.希腊民主制度的完善C.希腊人并不是真正敬神D.希腊奴隶制工商业发达

10.

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 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 。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  )

A.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社会革命B.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D.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

11.

从1714年到1760年,英国贵族在上院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1747年,贵族还控制着下院议席总数的30%。在工业革命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煤铁燃料大部分来自贵族地主的地产。材料反映出(  )

A.英国的贵族政治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B.英国封建贵族始终操控着议会立法权C.英国下院始终从属于贵族控制的上院D.工业革命导致英国地主阶级产生分化

12.

Shanghai 1ander(上海客)是早期典型的不列颠人部族的一支……他们既维系着族群的认同又具有全球性视野,同时具有融入上海的强烈欲望并渴求新知,是上海最早的 全球族 中的代表。如今,中国人正在续写着Shanghai 1ander的全球迁移史,并且替代早期的英国移民成为惹人瞩目的力量。这种从 土著 全球族 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全球移民B.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C.中国经济不断崛起推动中国人走向世界D.经济全球化冲击了民族国家意识

二、材料阅读

13.

20世纪20年代,英国出现霍尔丹与罗素之争,中国则出现了 科玄论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23年2月4日,英国生物学家霍尔丹在剑桥大学发表了演讲,畅想科学应用的未来,提出科学将对传统道德提出挑战并造福人类。随后,哲学家罗素予以批评性回应,警告人类对科学的滥用将导致毁灭性的灾难,指出 科学并没有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自我控制,更多的爱心,或在决定行动之前克制自己激情的更大力量 科学可能导致我们文明毁灭 。罗素表现出来的对科学的质疑,不仅呼应了20世纪初科学发生的质的飞跃,也可以说是20世纪初滥觞于西方知识分子中间的一种流行思潮,它与不久前发生的那场人类浩劫有关,也是对启蒙时代以来有关 科学导致进步 这一观念的深刻反思。

——摘编自刘钝《两种文化视野下的霍尔丹与罗素之争》

材料二 1923年2月14日,北大教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演讲,强调宗教、道德、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价值,呼吁人们应该恢复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以此批判因科学进步带来的西方工业文明所导致的殖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后果。玄学派对唯科学主义的批判引起了科学派的强烈不满。4月23日,地质学家丁文江针锋相对,指出科学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可以支配人主观。以怎样解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关系的 科玄论战 由此开启。后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进来。瞿秋白指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受因果律支配的。人的意志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经济规律决定人生观的形成与变化。这场论战实质上是中国思想界对于 西学东渐 的再思考,也是对五四时期传播的科学文化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张谨《从科玄论战两种文化分裂的根源源及其融合路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东西方两场论战背景的异同。(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 科玄论战 的意义。(10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一般地说,对外贸易对于一个封闭的社会具有一种积极的刺激作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过程和近代化的程度与对外贸易也是分不开的。尽管整个近代中外贸易结构不平衡,但是这种不平衡的中外贸易仍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不可否认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对外贸易在近代中国也应该是经济发展的杠杆,可是中国封建王朝和以后的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利用好这一杠杆。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还是引起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围绕 对外贸易和社会转型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合理、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禁军一兵之费,以衣粮、特支、郊赉通计,一岁约费钱五十千;厢军一兵之费,岁约三十千。通一百一十八万余人,一岁约费四千八百万缗。此其大较也。

——摘编自(宋)蔡襄《养兵之费》

材料二 (宋)真宗成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摘编自(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臣谓宜令天下州郡,岁结群吏之课,必先疏其功过之状,则又以善恶深浅而相补除。第为三等,直云某人居某职事,能举其职,尝建立某功,事有利于民……其书过罚约此。凡郡县众吏,长吏亲书之,其守悴之成,则转运使、提点刑狱分校定之。逐部州郡设月日期套集,上于二司……伏望朝廷慎选才识之士,以授考功之职,益曾其员。

——摘编自(宋)张方平《刍荛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9分)
(2)材料三的主张与同期哪场改革的核心观点类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改革失败的原因。(6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尽管美国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0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二是技术上的,怕原子秘密保持不住;第三怕是经济上的,随着和平的来临,经济会重新转向衰退。避免经济萧条的途径就是增加对外贸易,但如果世界其他地区对基本工业实行国有化或者关闭其市场,美国就无法在海外竞争。

——摘编自【美】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美国外交政策,1938—1980》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主要是一个国际体系,一旦在国际上活动不开,就要彻底完蛋。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战后美国需要开放世界市场。

——摘编自【美】沃尔特·拉费拍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材料三 就战后初期而言,美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大量军事订货的消失和大批军人复员立即造成大规模失业的威胁。五角大楼原计划两年内仅让200万人退伍,但结果,由于一场争取士兵立即返回家园的运动,使得退伍人数一下子达1 200万人之多。美国当权人物惊恐地看到,如果不能维持充分就业,就可能再来一次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大危机,那将威胁整个制度的安全。

——摘编自彭树智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政治方面的担忧,战后初期美国领导人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在战后为保持经济霸主地位采取了哪些手段?(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在一片 牛顿被推翻了 的叫喊声中,爱因斯坦说: 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危机……可是人们不要以为,牛顿的伟大工作能被这一理论或者任何别的理论所代替,他伟大而明晰的观念,作为自然哲学领域里整个近代概念结构的基础,将永远保持它独特的意义。

——摘编自张武等缟《巨人百传丛书——爱因斯坦》

材料二 核轰炸的消息传来,杜鲁门和许多官员兴高采烈,大多数参加原子弹制造的科学家们却心情沉重。爱国斯坦更是痛心地表示,当初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的科研: 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摘编自杨柳、刘博编《66个政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世界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认为 牛顿的伟大工作 会被相对论代替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 杜鲁门的兴奋 爱因斯坦的懊悔 ?(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