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7045.2018—2019学年度吉林省五盟校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吉林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8
浏览数:777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在王位世袭制下,世袭可以有兄终弟及、长子继承、幼子继承、壮子继承、择子继承、双系继承、女儿继承等多种方式。这表明王位世袭制( )
A.在血缘集团内部传承权力
B.最高统治者无力控制局面
C.王子依据其实力继承王位
D.王子在王族内部地位平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国语·鲁语上》记载:
“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 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慝
”
。这表明西周分封制下( )
A.天子与诸侯关系融洽
B.诸侯国与王室有明显的隶属关系
C.中央集权制度已建立
D.诸侯国有义务定期向周天子述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当了林黛玉的启蒙老师,护送林黛玉进京时,只因与贾政同姓, 拿着宗侄的名帖去拜见贾政,便
“
轻轻谋了一个副职的侯缺
”
,得到了金陵应天府的差事。这反映了( )
A.古代任用官员不拘一格
B.宗法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
C.上下级官员间官官相护
D.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严重削弱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秦朝规定:皇帝自称朕、寡人等,皇帝发布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印章称玺,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等。这些规定的目的是( )
A.维护皇帝的至高权力
B.规范人们的日常用语
C.确保皇位的顺利继承
D.显示皇帝的与众不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安作璋先生认为,
“
御史大夫的官位虽比丞相低,……但地位却十分重要
”
,
“
在法定制度 上,他有着特殊的地位
”
,并
“
握有考课、监察和弹劾百官之权,这种权利有时甚至超过丞相
”
。 由此可见丞相与御史大夫的关系是( )
A.御史大夫只是丞相的助手
B.御史大夫与丞相互不统属
C.御史大夫与丞相密切配合
D.御史大夫与丞相相互牵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秦代的李斯、汉代的晁错、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王夫之、清初的顾炎武等人几乎一致认为,
“
郡县制
”
取代
“
分封制
”
,不是哪一个英雄人物的智慧与力量所致,而是一种社会
“
时势
”
使然。这表明郡县制的推行( )
A.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
B.导致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
C.得到了后人一致认同
D.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
“
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A.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B.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
C.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
D.
“
推恩令
”
的贯彻实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北宋大中祥符(1008年—1016 年)年间,边肃
“
知镇州,以公费钱质易规利,又遣吏强市民羊及买女,通判东方庆等列状于州。
”
材料表明通判的职责是( )
A.对知州进行严格监督
B.辅佐知州管理地方事务
C.代表中央到地方巡视
D.和知州彼此制约与平衡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唐代科举制规定:士子无论贫富,只要有志于报效朝廷,都可以
“
怀牒自列于州县
”
。这一规定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降低了做官标准
D.确保了选官制度的公平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明朝嘉靖皇帝曾20 多年不上朝,但明人说他
“
虽深居渊穆而威柄不移
”
,
“
斋居数十年, 图迴天下于掌上,中外俨然如临
”
。这是由于( )
A.明朝社会秩序稳定
B.君权与相权矛盾缓和
C.选用得力大臣相助
D.内阁阁臣为皇帝服务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据王昶在军机处题名中记载,
“
内而六部各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至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于四裔诸国,有事无不综汇
”
。材料表明军机处( )
A.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
B.对皇权构成一定制约
C.权力涉足清朝各部门
D.确保了政令畅通无阻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菲洛科罗斯曾描述:
“
广场的周围围起了栅栏,留出了十个入口,以让公民按照部落进入广场,公民将写有被放逐者名字的陶片放在一起,九位执政官和五百人会议监督整个投票过程。
”
由此可见陶片放逐法( )
A.保证了投票时有良好的秩序
B.确保了雅典公民权利的平等
C.正式建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D.实现了对执政者的完全监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苏格拉底指出,
“
如果不被他们认为是行家的人想要提出建议,那么无论他多么英俊和富有,或者他的出身有多么高贵,其结果都不会有什么区别,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员会纷纷对他嗤之以鼻。
”
这番话表明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 )
A.保障了公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
B.适应了雅典社会发展的需要
C.实际上仍然是少数人专制独裁
D.导致外行治国具有明显缺陷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规定,有多个债权人的情况下,如果债务人无力还债并经过游街式的公示后,可以肢解
“
瓜分
”
债务人身体。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
A.明显维护债权人利益
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D.使贵族也遵守法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陈朝璧在《罗马法原理》中说,
“
迨罗马版图扩大,外侨居于此者日众,而市民法注重形式主义。于渐趋复置
‘
外事裁判官
’
,专司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及外国人与外国人之间之诉讼事件。外事裁判官处理案件,以自然之正义、公众之利益,与夫通行于一般人民法律规则为准绳,所谓万民法者是也
”
。在这种情况下,罗马法发展为( )
A.习惯法
B.成文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最大的
“
合理性
”
应是( )
A.封建政府人才选拔工作制度化
B.贵族垄断官场局面开始被打破
C.底层知识分子社会流动均等化
D.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得以塑造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田赞在《论民法法典化的基础》写道,
“
罗马法是建立在简单商品经济基础上的最为完备的法律形式,它在有意或无意中规定了未来社会的发展
”
。这说明罗马法( )
A.是迄今最好的法律
B.带有资产阶级性质
C.推动罗马社会进步
D.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阿萨·勃里格斯说:
“
1688年革命是实用主义和人的理性的一次胜利,它的效果在于解决那些使先前的好几代人攘扰不安的争端问题。于是,建立起一种
‘
平衡
’
,它维持了若干年之久。
”
由此可见
“
光荣革命
”
( )
A.实现了英国社会的平稳过渡
B.充分照顾到实现各方的利益
C.是当时英国人民的唯一选择
D.避免了英国社会再发生革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有学者提出,
“
1832 年改革法案并未显著扩大选民范围,但也使得代表权的基础从世袭特权向人口和财富因素转移。
”
这表明 1832 年议会改革( )
A.增加了选民数量
B.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
C.稳定了社会局势
D.促使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选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1841年,墨尔本首相在内阁会议上说:
“
我们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达成共识,就是我们对外说什么?到底是降低农作物的价格好,还是保持价格不变好呢?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
这番话表明英国内阁( )
A.实行集体负责制
B.成员间没有分歧
C.掌握国家行政权
D.需要对议会负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美国独立后,
“
各州都敢于抵触国会的决策,它们总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逃避、拖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行政部门除了勉为其难的思想劝说之外,只能苦苦哀求,以求得各州的
‘
好心
’
和支持。
”
这是由于( )
A.国会不掌握行政权
B.美国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
C.中央政府没有实权
D.宪法赋予各州以部分权力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英国学者维尔在《宪政与分权》中写道,
“
三权分立制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追求法治的目的而确立的,这种机制维持的是三种权力之间没有任何一种权力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的动态平衡,也因此使美国的人权、民主自由等法治价值得到不断的保障和实现
”
。这番话表明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的初衷是( )
A.保障美国的民主制度
B.避免美国出现独裁局面
C.维护美国宪法的尊严
D.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1791年至1870年的法国宪法更替频繁,共颁布过13部成文宪法,交替经历了15种不同政体,发生了
“
至少4次革命、2次政变和3次外国势力的干预
”
。这一结果取决于法国( )
A.资产阶级派系林立
B.君主派不想退出历史舞台
C.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国内外敌人进行极力破坏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
共和国总统,由国民议会依照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
;
“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
”
,
“
总统公布两院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
,
“
总统有特赦权
”
。由此可见法国总统( )
A.需要对议会负责
B.拥有较大的权力
C.可行使独裁大权
D.与议会彼此制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
“
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
。该国是指(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26.
(20 分)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
“
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
”
,……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矣。……谓汉族统一中国,封建之制,实有功焉。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 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 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三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四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有何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7 分)
(2)据材料二,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
“
盛赞不已
”
?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
“
混合体
”
是什么?(6 分)
(3)据材料三,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2 分)
(4)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
“
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5 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
“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
“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
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
宪法第 15 条:
“
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
”
;第 18 条:(皇帝)
“
有创制法律之权
”
;第12 条:
“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
“
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
材料二
1839 年9月,英政府接到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关于中国禁烟的报告后,就决定派遣海军
“
远征
”
中国。
1840年1月16 日,英女王维多利亚在议会演说,声称中国禁烟使英商利益蒙受损失,并影响英王
“
尊严
”
。2月20日,任命懿律和义律为对华交涉正副全权代表,对侵华步骤作了具体训示。
1840年3月19日,英政府在下院宣布
“
远征
”
中国的决定和意图。
1840年4月7日至9日,议会就对华战争问题举行了一场辩论。
1840年4月10日,英国议会下院以 9 票微弱多数,通过对华用兵军费案和
“
英商在中国的损失,须达到满足的赔偿
”
的决议。
1840年5月 10日,议会上院一致通过了上述议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的政治文献的名称。(4 分)
(2)从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看,材料一中第一段材料和第二段材料的国家有何不同?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一中第三段材料和第四段材料的国家规定有什么不同?(6 分)
(3)据材料二,你能得出哪些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知识?(6 分)
(4)概括指出资本主义代议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 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第 5 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 3 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 8 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它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 11 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1)材料是否体现了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的原则?有关奴隶的规定说明了什么?(4分)
(2)你认为材料的规定是否维护了平民的利益?结合材料的内容说明理由。(3 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十二铜表法》的历史意义。(4 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