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经济伦理视域下的古代食品安全治理经验,对今天的食品安全道德治理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子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但若合乎义,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春秋时的管子认为,
“是故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
”。在中国古代的商业中,很早就有食品质量和数量保证的要求,即不允许出售假货次品,不可以缺斤少两。如果经商者手中有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是不许出售的,一旦出售假货次品,不仅违背道德,而且违背法令。
——摘自蒲丽娟、王伟《经济伦理视域下的古代食品安全治理及启示》
材料二 由于食品安全规制不足,导致食品安全领域众多严重事件的发生,美国的媒体和美国医学会等社会团体大力推动美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在他们的努力下,美国公众对于政府监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也一直要求政府实施监管,尽管大部分监管不是以消费者为中心。192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诞生。1934年,罗斯福实施新政。不到100天,先后出台了15个干预经济的法案。出于危机时期保护消费者、重树消费者信心的需要,修改充满漏洞不合时宜的《纯净食品药品法案》得到了包括最高领导、相关利益团体和普通公众的一致认可。但激烈的利益冲突使新法案迟迟无法得以通过。1938年6月1日,在美国医学会等团体的推动下,《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生效。这部法律为美国的食品、药品生产、销售和监管奠定了基本框架。
——摘编自时洪洋、廖卫东《西方规制理论变迁与食品安全规制》
材料三
中国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阶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有关食品质量管理的要求。(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食品安全规制建立的主要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1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