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3.2019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7 浏览数:2612

一、单选题

1.

《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 儒分为八 。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  )

A.思想内涵的丰富性B.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治国措施的深刻性D.传播阶层的广泛性

2.

下图为西汉农业分布图。图中信息反映出当时(  ) 

A.铁犁牛耕在东北地区普遍使用B.西南巴蜀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C.曲辕犁推动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D.主要农业区分布取决于水利工程

3.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 从睉芜杂 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

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4.

(2017·安徽 江淮十校 高三第三次联考·26)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材料旨在说明(  )

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B.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D.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

5.

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到了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解体B.中西贸易发展C.经济结构变迁D.社会动荡加剧

6.

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而在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根据表2概括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

省份

整体模式

湖北

民主共和制

江苏

单一的中央集权制

浙江

议会为权利核心的代议制

A.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
C.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权力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

7.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党第一、二、五战区等虽然都部署了大股部队留驻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但多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则获得了重大发展。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国共两党(  )

A.军队的武器装备不同B.游击战战略地位不同C.作战地域的分布不同D.抗战指导思想的不同

8.

下图为漫画《同志,请你换匹马》(刘雍作于1978年10月),根据漫画有效信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新旧两种思想斗争激烈B.思想解放成为时代需要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促进了思想解放D.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动新一轮改革春风

9.

公元前242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事件,其主要职责为 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现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 。这表明在罗马境内(  )

A.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C.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  )

A.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B.已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C.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D.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

11.

1883—1889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障、意外工伤保险等社会立法条例,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与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84.5%,1885—1889年,美国克利夫兰否决国会议案324项目。这些现象(  )

A.表明早在19世纪末期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B.体现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行政权力日益增长的趋势
C.说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D.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已大规模应用

12.

2010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现都大大好于美欧发达国家。2012年,亚洲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三分之一。美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表明(  )

A.亚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B.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趋势明显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D.公平贸易促进亚洲经济发展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早期,德意志的工业明显落后于其他大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在产品上打上 德国制造 的字样是英国方面的要求,意在提醒人们注意这可能是低档产品。然而,统一后的德国仅用30年的时间,以迅不可挡之势跃入西方强国的前列。就工业生产而言,德国在1874年已超过法国,1895年又超过英国。非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还在世人面前竖起追求卓越、精于制造的形象。 德国制造 从此成了制造精巧、质量优良的标志。

——据郑寅达《德国史》

材料二 1995年至2000年,中国制造业年均增长9.3%,比工业化国家快6.1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快4个百分点。2001年3月,电子产品制造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成为制造业中第一大产业。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均居世界第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项目十四万个。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从压缩落后生产能力逐步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使一批企业增强了竞争力。煤炭、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中两国工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及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中两国工业化建设的影响。(10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11104日,大清颁布正式国歌《巩金瓯》。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22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公报刊出的国歌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267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把《国民革命歌》原为《国民革命军军歌》定为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19499月,1935年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后定为正式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对上表中国歌变迁进行历史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中国古代主要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测定方向。1668年,康熙命钦天监官员与传教士南怀仁同测正午日影和星象,结果钦天监官员所测皆误,南怀仁推算分毫不差,康熙震怒, 复用西洋历法 。1705年,教廷派遣特使多罗来华,多罗宣布禁止中国教徒敬孔祭祖,引起清廷与教廷严重冲突。1712年,纪理安等传教士不愿在中国使用欧洲新天文表,康熙对欧洲传教士失去信任。康熙认为,应师洋人之 技艺 ,为我所用,只有编撰历算著作,才能达到摆脱洋人垄断之目的。1713年,康熙下旨设立蒙养斋算学馆,亲自主持编撰《律历渊源》,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历象考成》42卷,以前朝《崇祯历书》为基础,部分引用了传教士所传天文数据。有学者认为:“<历象考成>与当时西方天文著作相比,其差距要比《崇祯历书》与以前西方天文成就相比的差距大得多了。

——据韩琦《科学、知识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在历法改革中的作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历法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简评康熙历法改革的影响。(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67年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土地和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 不战不和 局面,阿拉伯国家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叙周密准备,使用优势兵力分别向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同时发起突袭进攻,另有10个阿拉伯国家派遣部队或飞机参战,以色列面临两线夹击的极大威胁;以军快速动员,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大纵深突击扭转被动局面;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得到苏美战略空运及时补充、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情报,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各种战术导弹,展开大规模电子对抗使战场情况复杂,作战损耗重大。10月24日,双方在安理会调解下停战,战后以色列国内强硬派再次抬头,对阿拉伯国家戒心大大加强。
(1)根据材料,概括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9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钱玄同(1887-1939),浙江吴兴(现浙江湖州市)人。中国近代思想家、语言学家。1918年,《新青年》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第4卷第1号开始用白话文出版。1919年,他成为 国语统一筹备会 的会员,并任常驻干事。同年,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出版了《国音字典》,最终由教育部公布成为教育标准,钱玄同起了关键作用。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三号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提出: 对于汉字形体的改良……选取普通常用的字约三千左右,凡笔画繁复的,都定他一个较简单的写法。 钱玄同抄用的简体字,大部分是固有 拟体字 ,新造字则不多。但不论造新的还是采旧的,钱玄同抱定的 唯一主张 是:减省笔画。

——据百度百科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玄同倡议白话文、减省汉字笔画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钱玄同的主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