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3.2018—2019学年度山东省聊城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9 浏览数:1308

一、单选题

1.

春秋后期至战国之季,诸子勃兴,蔚为壮观。时代的歌手们,或 以道鸣 ,或 以术鸣 ,或 以辞鸣 ,汇成了一曲雄壮的交响乐。这一曲交响乐中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的价值

2.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那么,汉代儒学对传统儒学的发展体现在(  )

A.重视伦理道德B.统治者应推行仁政而非暴政C.维护尊卑等级秩序D.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3.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说 治宋学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韩氏为之率 。此言主要是评价(  )

A.魏晋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B.唐代韩愈复兴儒学的影响C.老庄学说的思辩性受到重视D.儒学复古性色彩十分浓厚

4.

朱熹在《补〈大学〉格物致知传》中提出: 格物致知,大学之端,始学之事也。一物格则一知至,其功有渐,积久贯通。 材料体现了朱熹(  )

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C.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D.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

5.

—位思想家强调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 事上磨练 ,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该思想家(  )

A.猛烈抨击了圣人之道B.认识到知行的辩证关系C.强调 致良知 知行合一 D.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6.

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 导致材料中 碰撞 转向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B.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7.

正如李贽在世时既受民间欢迎又遭官方禁止一样,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他可谓是评价最为两极的历史人物之一。下列不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是非无定质、无定论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自私是人的天性,无私则无心

8.

他们在古希腊哲学史上被冠以 感觉主义、个人主义、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的标签。以下思想中,符合这一群体思想主张的是(  )

A.美德即知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D.世界的本源是人的理念

9.

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 ,这个命题构成了他的道德哲学的核心所在。他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影响是(  )

A.具有民主和人文精神B.重视自身的反省C.强调 道德 D.奠定了美德和理性的地位

10.

薄伽丘的主张 幸福在人间 ,被视为是文艺复兴的宣言。其代表作《十日谈》中不可能及的主张是(  )

A.弘扬人文精神B.倡导民主共和C.宣扬追求现世幸福D.批判教会丑陋行为

11.

欧洲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与发展,体现在(  )
①高扬人性对抗神性 ②反对迷信和宗教狭隘
③强调宗教信仰自由 ④强调世俗生活合理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12.

近代一西方学者提出 宗教解放是政治解放的前提 。其中,近代西方 宗教之解放 体现在(  )

A.主权在民 B.人生而平等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与上帝直接对话

13.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 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天赋人权学说B.人文主义C.三权分立学说D.民族主义

14.

在伏尔泰看来,理想的制度是: 有一个如传教士笔下的康熙皇帝般宽厚仁达、严于律己的君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伏尔泰描述的政治制度是(  )

A.君主专制B.民主共和制C.君主立宪制D.公民直接民主

15.

人只有一种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与此主张一致的是(  )

A.人没有真正的自由B.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C.法律纵容自由泛滥D.法律的制定以自由为原则

16.

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人,在 伏火矶法 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 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人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 这表明当时的火药(  )

A.已用于军事和战争B.开始用于民俗活动C.已经具有助燃作用D.主要是配制中药材

17.

—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 基因 ,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这主要体现了汉字(  )

A.是承载文化的工具B.具有独特审美价值C.呈现中华民族性格D.蕴含中华历史基因

18.

唐代主要是以诗取士,促进了诗歌在唐朝的发展;宋代注重策论,文学体裁——词大大发展起来;元代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特点,有力地推动了元杂剧的成熟和兴盛。这主要说明(  )

A.科举制逐渐走向衰落B.不同文化政策创造不同文化C.文学繁荣得益于朝代强盛D.国家统一保证不同文学的出现

19.

在一次天文观测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发表了题为《1919年5月日全食观测证实太阳引力场对光线的偏折作用》的报告,《纽约时报》也以 光线在宇宙中弯曲 为标题进行了报道,这次天文观测结果支持的科学理论是(  )

A.太阳中心说B.自由落体定律C.电磁感应定律D.广义相对论

20.

李鸿章在《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指出: 若我果深通其法,愈学愈精,愈推愈广,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 据此可知,此时的李鸿章力主推广(  )

A.教育之法B.治国法律C.经商之法D.制造之法

21.

“《水浒》来比《史记》,好似麻雀来比凤凰……则村农伦父皆是诗人,而非洲黑蛮亦可称文士!何足下醉心白话如是! 由此可知,此言论应是(  )

A.洋务运动时期,顽固派鞭挞中体西用垢病B.维新变法时期,守旧势力对维新派的攻击C.辛亥革命时期,保皇派对革命党人的污蔑D.新文化运动时期,保守派对激进派的抨击

22.

孙中山认为近几十年来西方社会发展的 原动力 不是 阶级战争 ,面是用 改良的办法 实现 经济进化 ,以政府行为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改善工人的教育卫生条件和工作环境,实现全国人民都可以安乐,都不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国家便会得到安定和发展。据此得出孙中山主张(  )

A.反对垄断,节制资本B.要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C.解决民生,平均地权D.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

23.

右表是文物市场上一本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笔记提纲。这主要反映出这一时期毛泽东(  ) 

A.形成了完整的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B.确立起成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学说C.继续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到新阶段D.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理论建构

24.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认为 政治上的自由化来源于经济上的自由化,经济上的自由化来源于农村的家庭承包 三资企业是和平演变的温床,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 。一些人甚至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 还是姓 的疑问。以上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困难重重B.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仍有影响C.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清醒D.经济体制改革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5.

1992年辞官 下海 者有12万人,不辞官却又投身工商业的人超过1000万。另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经商。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街上遇到三个人,就有四个是老总。这一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

A.公私合营的展开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C.邓小平 南方谈话 的发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礼记·曲礼上》说: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摘编自王超《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的异同》

材料二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朱熹认为: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认为: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宋明时期的知识分子把汉代至唐代注疏 五经 的传统,变为讲求 四书 义理。他们重建了宇宙本体论、心性修养论及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在对汉唐经学的批判中实现着知识形态的转型。他们倡导以义理之学为特征的新经学的知识体系,是要建立起 性与天道 为一体的思想系统,旨在回归孔孟之人文关怀的学术传统,使儒学的知识系统重新回归到人伦日用的生活实践之中……元、明、清时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第四个真正的大统一时期,这与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理学的思辨性的理性主义特征及他们提出的 格物穷理 方法对宋元科技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田静《宋明理学对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的 和法家的 思想的异同。(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异,并说明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4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 重人 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摘编自《中华文体库》

材料二 这里是数不清的悲伤,野蛮凶狠的庙堂;
这里是邪教徒的寺院,引入邪道的学堂;
这里是眼泪的发源地,是黑暗的监狱,
是个充满欺骗的场所;
在这里,善良被扼杀,凶恶却在成长;
这儿是人们死前的黑夜和地狱。
难道上帝不将惩罚你?

——彼特拉克《歌集》

材料三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 再生 。这是 文艺复兴 一词的由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6分)
(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这一精神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与古希腊人文思想之间的关系,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及火药武器,但是,16、17世纪欧洲造出来的火炮和遂发枪从工艺和爆炸性上远远高于中国。17世纪,英国的波义耳提出了化学的概念,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清晰地阐述了质量守恒定律,同年,他的《初等化学概论》一书出版,列出了33种元素以及化学方程式。1825年,歇夫列里提出了黑色火药的化学反应式:2KN03+3C+S=K2S丄+N2↑+3C02↑,据此配制火药的最佳比例为:硝74.84%、硫11.84%、炭11.32%。英国按照这个方程式配制的炮用火药比例为78%、硫8%、炭14%;枪用火药比例为硝75%、硫10%、炭15%,无论哪种配方,爆炸力都大于中国清朝仍在使用的传统配方:硝80%、硫10%、炭10%。

——许春风《谈对必修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提取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联系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据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源于顾炎武,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篇中有如下一段话: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辫?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等

材料二 我们这种民族,处现在世界上什么地位呢?用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数比较起来,我们人数最多,民族最大,文明教化有四千多年,也应该和欧美各国并驾齐驱,但是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教的团体,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盘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坦,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汉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民族主义》(1924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国家观,并指出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国家观,并分析其影响。(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