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7.2019届四川省达州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7 浏览数:3372

一、单选题

1.

商朝王畿周围教散布着许多臣服于商的部落、部族,其首领破赐予侯、伯等封号,诸侯与商王是分散的臣服关系,隶属关系非不稳固;而周王把亲族、盟友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欲形成对天下的有效控制。从历史发展看,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

A.形成了对天下的有效控制B.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C.包含有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是对商朝制度的继承

2.

纵观古代丝绸之路,统一时代(汉唐元)主要通过河西走廊通往西方;分裂时期(南北朝和宋夏时代),被迫改道与西方联系,由此可知(  )

A.河西走廊是通西域的必经之路B.中西交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河西走廊地区的政局变动频繁D.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交通发达

3.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十人为进士;复于百数十人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由此可知科举制(  )

A.能够选拔优秀人才B.逐级考试逐层选才C.选才任用比例很高D.官员选任公平公正

4.

宋代理学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再认识,将孔子形象从继承周公、损益三代、为后世制定礼乐制度的圣人改变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伦理、教化理念的制定者,从而为儒学格局转化奠定了基础。这说明理学(  )

A.强化了周孔之道B.颠覆了传统价值观C.削弱了孔子地位D.丰富了儒学的内涵

5.

宋代衣冠更易,不体旧规,斗美夸丽,统治者厌见,故推崇 存天理,灭人欲 的政治理念。清军入关时,要求国人剃发蓄辫,推广旗服。由此可见(  )

A.宋清统治者都重视服饰变革B.政治统治与日常生活相关联C.服饰变革推动政治理念变化D.清王朝继承了宋代执政理念

6.

有人指出:明清以来,商人总是或热衷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这主要反映了(  )

A.商人积累财富主要用来买地B.商人以入仕来推动商业发展C.中国古代商业长期停滞不前D.传统经济影响商人的价值观

7.

在清前期的史料中,江南乡村妇女 著必金挡,衣必锦绣 的记载不少;而近代史料在对江南农村的描述中很少有此类 奢侈 现象。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

A.近代江南地区经济的衰退B.近代社会对下层民众的生活不是很重视C.清前期的史料记载不真实D.近代史料更关注社会动荡下农村的贫困

8.

《辛丑条约》签订后,士大夫们对严复《天演论》的解读,逐渐指向革命。这说明(  )

A.严复主张资产阶级革命B.达尔文进化论直接影响广大国人C.时局变化影响思想变迁D.适者生存思想必然推动革命发展

9.

清末民初政府在军队、警察、学生中推行西式礼服因制作西式礼服最适合的布料是进口呢绒,造成传统丝绸销量骤减,引发了商界的 提倡国货运动 。为此,民国政府规定西式礼服皆须用国产布帛。这说明(  )

A.经济因素阻碍了学习西方B.传统与进步斗争激烈C.向西方学习应该符合国情D.政府与民众矛盾重重

10.

黄埔军校招考新生的录取率,1935年仅为7%,面1940年期高达80%以上;1937年黄埔军校的报考标准从高中毕业降为初中毕业甚至肆业。这些变化反映了(  )

A.战争形势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B.黄埔学员的素质不断提升C.黄埔军校培训能力的大幅提升D.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下降

11.

下面两图中的中国外交活动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  )
1979年邓小平访美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

A.推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与邻为并、以邻为伴C.促进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D.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12.

肖开文(新牌子的书写者,时任向阳公社文化站站长)参与了下图所示的换牌事件,他说: 在换牌半年多时间里,我连陌生人都不敢见呢。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当时 倾思想仍然存在B.向阳乡走在对外开放的前列C.肖开文是保守者的代表D.农村改革处于深化时期

二、材料阅读

13.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沿江沿海地区(距离铁路、大河两天行程以内,而便于对外贸易的地区也在内)是近代中国的精华地区,而内地则是落后地区。近代人才、资金纷纷流向精华地区,致使城乡分化更为严重,从而形成双元经济。双元经济的形成,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关,更是近代列强入侵造成经济发展区域性失衡的产物。同时,精华地区农业自给能力较高;就算需要引入粮食、原料等,也往往基于交通和产品质量考虑而选择进口。当时人挑畜驮水运是主要的交通方式,在此低速低效的情况下,精华地区海运业的兴盛更具优势。加之战乱频繁,使精华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分化更甚。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经济的起步》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区域经济交流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步明显。这为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质基础,推动了我国陆海空立体交通的迅猛发展。在国内交通方面,近年来我国高铁和农村小公路都有很大发展。高铁开通增强了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使经济要素由沿途地级市向中心城市转移。这种高铁的 虹吸效应 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以及第二、第三产业上,而对中西部地区和第一产业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在公路建设上到能弥补这一不足,特别是县级公路,户户通水泥小公路或使民道则对 三农 帮助比较大,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

——摘编自张克中、陶东杰的《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分布的效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双元经济现象出现和发展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现代交通状况的差异,并分析交通发展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15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20—1961年间我国每户人口平均数的变化概况

——改编自王建明、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请解读上图中的信息,在A.B.C.D四个时段中任选个时段,指出该时段每户人口平均数变化的态势并从多角度阐释变化的原因。(要求选取的时段明确,变化的态势准确,从多个角度且结合史实阐释原因。)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特务组织锦衣卫;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事权力。三司单独向中央负责;大力惩治贪官污吏,反腐反贪的力度前所未有;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卫所制、军户制;设五军都督府分掌全国军队的管理与训练,调兵权由兵部掌握,皇亲控制军权。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丈量土地,清查户口。鼓励百姓拓荒和种植经济作物。实行轻税薄赋政策;建立社会教济制度:遇灾免税,开仓赈灾;行济贫制度:设立济养院;办公共工程去置流民。紧抓教育,兴办科举。培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如此等等改革,颇有成效,史称洪武之治,但也有后人非议之。

——改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归纳明太祖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太祖改革遭受后人非议的原因。(6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年6月11日至10月27日,中国第5、9战区陆海空军,14个集团军、50个军,总兵力近110万人,以武汉地区为中心,在安庆、湖口、九江之长江南北两岸和大别山北部等广大地区,抗击日军陆海空35万人进攻的大会战,史称武汉会战。会战前夕,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了作战计划:立足外线,保持部队高度的机动性,逐次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中国军队作战数百次,伤亡40余万,毙伤日军25万多,大大消耗了日军力量,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也参加了这次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战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国军最后为保存有生力量,从武汉地区主动撤退。自此,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被迫改变侵华政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的 治安 作战。

——改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概括武汉会战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汉会战的影响。(6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苏颂(1020—1101),福建同安县人,北宋中期宰相,从地方到中央,担任一系列重要官职,为官50多年,政绩颇丰,一直保持清廉作风;严格执行典章制度,要求百官守法,忠于职守;善于发现并大胆地量才用人。他体恤百姓,在百姓饥荒时立即上书请求教济;清查富户漏税行为,既增加了国库收入,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苏颂是位 高产 的诗人,具有现实主义民格,忧国忧民。两次出使辽国,根据宋辽实际,提出与辽朝和睦修好的 外交 政策。他治学严谨,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勤于实验;勇于实践;尊重科学,深入钻研业务,在科学上积极开拓进取和创新。在天文学、天文机械制造、药物学、星图绘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时势造英雄 ,苏颂的成就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

——改编自互联网

(1)根据材料,概括苏颂的优秀品质。(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透过苏颂的成就分析北来的时代特色。(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