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1.2019届江苏省常州市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5 浏览数:2296

一、单选题

1.

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与晋侯朝拜周简王,会同刘康公、成肃公准备共同伐秦的时候,刘康公对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品时失礼不敬的行为强烈不满,他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由此推断当时的情况是(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君主直接控制地方C.分封制已彻底瓦解D.宗法制受到了挑战

2.

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 从一而终 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C.传统儒学的影响D.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

3.

《三国志》载: 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 材料中所述发明(  )

A.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B.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C.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D.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4.

北宋欧阳修曾上奏朝廷,指出科举制应 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 据此可知他主张科举考试应(  )

A.体现地域差异B.严格等级出身C.统一选拔标准D.确保公平公正

5.

陈继儒曾评价某帖谓: 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所可方驾也。 此帖指的是(  ) 

A.《曹全碑》B.《九成宫醴泉铭》C.《兰亭序》D.《古诗四帖》

6.

山西巡抚上奏雍正皇帝时说: 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硃批: 朕所悉知,习俗殊为可笑。 由此可推断出当时的山西地方(  )

A.商人重利轻义B.士子科考极难C.官商对立严重D.民俗异于传统

7.

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观点。1906年版认为: 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 1933年版认为: 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 对上述两种描述解读有误的是(  )

A.商务印书馆紧跟时代溯流B.历史教科书体现时代特色C.社会性质决定了史观变化D.时局变化影响着历史评价

8.

1879年,上海租界管理当局为严守男女之大防,规定一辆人力车只能载客一名,如不遵行,便要罚钱。这一规定(  )

A.为汽车拉客提供方便B.严重违背了社情民意C.体现新旧杂陈的现实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9.

雷颐认为,甲午战争时中国仍属 前现代国家 ,而日本已基本完成 现代国家 的建构。这里的关于 前现代 的认识,主要是指中国(  )

A.仍实行传统的皇权专制B.仍无现代化装备的军队C.仍没有改良自强的意识D.仍然全面抵制现代文明

10.

1912年11月,政府邀集工商各界代表来京举行全国临时工商会议,会议涉及制定经济法规;改变垄断政策,许民自由经营;裁免厘税,改良税则;提倡国货,仿制洋货,振兴本国制造业等内容。此次会议的召开(  )

A.反映了北洋政府振兴实业的意识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表明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D.促使近代 实业救国 思潮兴起

11.

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此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丧失的主权完全恢复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性强国C.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D.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

12.

下图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 计划完全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C.大跃进 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D.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中共八大总路线的贯彻执行

13.

公元前483年,雅典城邦公民在陶片投票时,一个陌生的市民来到贵族阿里斯提德面前,要他帮自己在陶片上写上 阿里斯提德 。阿里斯提德照办后询间为什么要放逐这个人,他做错了什么。这个市民回答说,他没做错什么,自己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他只是讨厌人们到处都称赞阿里斯提德 正义 。就这样,阿里斯提德被陶片法驱逐。材料说明陶片放逐法(  )

A.体现了公民人人平等的理念B.沦为雅典政客打击政敌的工具C.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成为平民反对贵族统治的武器

14.

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用一场 革命 换来了另一场 革命 的胜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印刷术促进新教思想传播B.印刷革命是宗教改革必要条件C.德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

15.

17世纪,一位科学家 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这位科学家(  )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闻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C.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16.

英国学者指出: 若非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德国等国家依靠其威权主义策略也有可能存续下来并发展为先进的后工业社会,只需把部分民权、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以一种别具特色的、组织良好的、威权主义的方法结合起来即可。 他旨在阐明德国(  )

A.民主政治很不完善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C.民众思想封闭保守D.社会组织自由涣散

17.

画家德加常常在后台和包厢里冷静地观察舞蹈演员,默写演员们舞蹈时一瞬间的动作,他的画作《舞台上的舞女》生动地表现出舞蹈者轻柔的动作和跳动起来的生动姿态。更成功的是他通过对舞女的造型描绘,将舞台灯光下的感觉传达的格外真切。下列美术作品与他的绘画风格最接近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B.《播种者》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

18.

1939年,美国公共舆论研究所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23%的受访者认为 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 是最不受欢迎的新政措施,28%的受访者认为 救济计划和公共事业振兴署 是最受欢迎的新政措施。据此,下列判断最可靠的是(  )

A.前面的数据较为可信B.前后两个数据都不可信C.后面的数据较为可信D.前后两个数据都可信

19.

赫鲁晓夫认为斯大林时代的房子过于奢侈,花瓶式建筑华而不实。为了实现 1980年每户家庭都能在属于自己的住宅里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 的目标,在赫鲁晓夫倡导下,苏联全国各地建造了一大批高度低、成本省、不带 装饰物 、15天即可建成的装配式房屋。这一做法(  )

A.用经济管理取代行政命令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C.推动苏联的经济高速发展D.坚持 优先发展重工业

20.

2018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 反传统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为 对手 ;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 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 。由此可推断(  )

A.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B.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C.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D.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

二、材料阅读

21.

(10分)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 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周易·乾卦·象传》语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 中和 和合
材料二 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裁认为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 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 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6分)
(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 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2.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果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或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广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材料二 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并阐述此类史料的价值与可能存在的问题。(5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 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评析。(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四、材料阅读

23.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调研时强调: 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1978年《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记者马修斯发表的一篇中国工厂观察记。他说: 当我走进一个车间的时候,有三名女工正在同旁边桌上的另外三名女工聊天。在我逗留的几分钟里只有一个女工干了活,而没有一个女工说得清楚她们的生产定额是多少。 一位日本记者在重庆炼钢厂发现了一台140多年前的机器。这家年产30万吨原钢的工厂,使用的机械设备全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日本驻香港记者松永二日也对中国企业的落后感到惊讶,他举例说,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31名技师,平均年龄是56岁。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878~2008》

材料二 今日国企与老国企不同,已发生质变:昔日国企资本百分之百国有,今日国企90%以上实行股份制,还有外资介入。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昔日国企利润全部归属国有,今日国企已数年不向国家交利润;即便最近上缴,也是微乎其微。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主权,今日国企具有完全分配自主权,不受国家约束。

——摘编自何伟《对国企改革历程的深层次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国有企业在当时存在的不足之处。(3分)
(2)据材料二,概括 今日国企非昔日国企 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国企改革。(4分)

24.

英美两国的《权利法案》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件。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

材料二 《权利法案》作为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其从如下几方面限制立法权:首先,第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立法的事项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请愿权;其次第三至八条修正案通过赋予公民宪法上的程序性权利来维护其实体权利。 不得立法 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国家的立法权始终不能逾越公民基本权利的藩篱,有利于立法者时刻反思自己的权力界限,并通过程序正义和公平去维护实质正义和公平。

——摘编自张凌飞《浅析《权利法案》对美国立法权的限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权利宣言》的规定所体现的原则,并归纳《权利法案》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奠基性文件的最主要依据。(4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权利法案》保护公民权利的特点及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对立法机关的约束机制。(7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两部《权利法案》对世界各国实践依法治国的影响。(2分)

25.

关注社会问题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视角。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 到里昂就陷入一种骇人听闻的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国环境之中,使我非常悲痛,深感世道不公。看他们徒劳地与贫困搏斗,心灵与肉体一起断送于贫困之中,这该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啊!身为一名工人,他不知道为什么要低下头听人摆布,他甚至连遮体的破衣烂裳都没有,却用自己的双手制出名贵的织品,织成华丽的衣料,供娇生惯养的富人穿着无所事事。连从未见到母亲嘴角上挂过笑容的孩子们也要俯身在织机上操作,用浑浊的目光注视着他们手指下现出供达官贵人的仔崽们玩赏的阿拉伯式图案或花纹!

——摘编自李斯特1837年访问里昂时写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李斯特所描绘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对材料所述现象进行了抨击与揭露的思想与文学艺术流派。(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西方国家为缓解材料中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实质。(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