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二、材料阅读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三、开放性试题
时间
代表
途径
概况
19世纪90年代
维新派梁启超
《新民丛报》
翻译马克思为“麦喀士”,称其为社会主义的鼻祖,但认为在中国不可行。
革命派朱执信
《民报》
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摘译《共产党宣言》的部分内容,并认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之相同。
1917—1919年
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
《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1932年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陈望道、毛泽东等
《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翻译《产党宣言》;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许多青年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和干部基础。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何雪涓《明清茶文化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