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1.2019届山东省德州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7 浏览数:2553

一、单选题

1.

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  )

A.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B.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C.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D.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

2.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据此推测他叙述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化B.汉代儒学的发展C.宋明理学的兴起D.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

3.

通过 丝绸之路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 丝绸之路 (  )

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

北宋初年对外戚、宗室皆授以各类官爵领取傣禄,规定外戚只能担任武官,宗室不准出任差遣担任实际职务。其目的是(  )

A.强化皇族特权地位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防止权贵专权乱政D.完善政务决策机制

5.

1834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提出,清政府 在思想上极为愚蠢而且在道德上极为堕落,梦想他们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民族,完全不了解国际法的原理和实践,所以该政府不能够由文明国家按照它们中间所公认的和实行的那些规则加以处理或对待 。该言论旨在(  )

A.为发动对华侵略辩解B.联合欧美列强威胁中国C.向中国要求平等权利D.指责晚清政府保守落后

6.

近代维新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孔子符号作为重建中国政治、文化秩序之张本,革命派知识分子大都主张以黄帝为民族符号来凝聚国民群体。两种主张都(  )

A.强调托古改制B.宣扬种族革命C.动员了社会各阶层民众D.利用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7.

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戏楼、茶馆出现男女杂处合坐。僻居四川的成都也大致相同: 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茶社大家挨(维新茶社男女可以杂坐)”这反映出当时(  )

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B.各地风俗趋向一致C.民主思想广泛传播D.娱乐场所繁荣兴盛

8.

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

1988

1992

1996

1997

个体工商户万户

14549

159

27037

2850

从业人员万人

23049

24677

50171

5441

——据王玉茹《中国经济史》

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  )

A.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B.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C.个体企业逐渐占据主体地位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9.

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这说明当时(  )

A.社会普遍追逐名利B.公民贫富分化严重C.雅典民主实质是贵族统治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

10.

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

A.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B.体现了公平原则C.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D.混淆了法律责任

11.

意大利的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德国的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法国的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

A.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C.思想解放曲折反复D.欧洲社会矛盾中心不断转移

12.

1969年,联邦德国提出 新东方政策 ,表示愿同苏联 互相谅解和信任 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 ,并声称要同东欧对话。同时,又强调该政策不会削弱联邦德国对北约承担的义务。该政策(  )

A.推动了欧洲局势的缓和B.表明了苏联逐步加强对欧控制C.反映出两极格局开始解体D.意味着德国外交摆脱了美国影响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随后,支持其理论的有大卫·李嘉图和曼彻斯特学派(1820年创立)等,他们的学说被称作 自由放任主义 。他们认为,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经济关系的世界,它是同政府或政治分开而独立的。这就是自由市场的世界,它本身受着一定的 自然法则 ,如供求规律所制约。政府应尽可能不加干预。不应设有关卡,到处都应实行自由贸易,因为这种制度是世界性的,不受政治障碍或民族不同的影响。至于工人,他们不应期望得到超过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了自放任政策。
材料二 不管是法国的小农场主,还是德国东部那些大容克地主,都要求实行关税保护措施,因为他们不可能与美国中西部或南俄大平原的农业竞争,这两个地区在1870年以后都以低廉的价格向欧洲倾销他们的谷物。德国的容克地主和正在崛起的莱茵实业家联合起来,迫使啤斯麦在1879年开始对进口征收关税。1892年法国也采取了高关税政策。美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保护关税政策。组织起来的劳动者、社会主义政党、男性普选权和对社会灾难的敏感,这一切都迫使政治领导人日益介入经济事务之中。啤斯麦开创的社会保险传到了其他国家,国家对其国民的社会和经济福利正在承担起责任。在美国,无论是是共和党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民主党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还是其他人,无一例外都在寻求用政府行动反对垄断和托拉斯以复兴经济竞争。

——以上均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自由放任主义的主要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5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演进

19世纪60年代

少数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西方之强源于工商。

甲午战争前

洋务派官员认识到工商立国,振兴商务,先富而后强的重要性。李鸿章说;古今固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刘铭传也说欲自强必先致富,被致富必先经商

19世纪末

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干队伍迅速壮大,群体意识逐渐形成,实业救国由个人呼声变成一种思想潮流。

1903

清政府发布上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并成立商部,制订商律,宣布奖励工商。

辛亥革命前后

留日学生、国内新式学堂学生作为规模巨大的新知识分子群体大力宣传实业救国,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高涨。

——据姚琦《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及其影响》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唐高祖时,多用关陇贵族辅政。太宗大量拔摧山东豪杰和江南士人,与关陇集团兼用。太宗曾对房玄龄说: 达到治理的根本在于审慎,所以任命官员要以道德和才能为标准。 房玄龄、杜如晦并称贞观贤相,即分别出自山东、关陇。马周本为武将常何的门客,因代何言事称旨而被起用,后官至宰相。太宗主张 选无清浊 ,重用的山东豪杰多是寒门普通地主,如魏征、马周、李绩等。这些人经历了隋末动乱,对于山东的政治形势和社会比较了解,重用他们有利于迅速稳定山东局势。太宗对山东 郡姓高门 采取压抑政策,修定《氏族志》时,以当代官爵高低为标准,改定氏族等第,从而建立以李氏皇室为首、功臣贵族为核心的新门阀体系。

——摘编自王小甫《隋唐五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选官用人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选官用人改革的影响。(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一百四十万法国人死亡;1914年,二十岁到三十二岁的法国男人,有半数丧生。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法国人采取了防守性的战略,构筑了马奇诺防线。30年代,欧洲与世界再次面临新的战争危险时,和平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迅速地蔓延开来。1936年3月,德军进占莱茵河左岸的非军事区,法国只是诉诸国联。德国开始在西部边界修筑齐格菲防线,加紧扩军备战活动。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在右派舆论及许多激进党人的反对下,本来准备援助西班牙的勃鲁姆及其领导的内阁遂采取了不干涉政策。欧洲其他国家目睹法国听凭德意支持佛朗哥,对法国的不信任感愈益加深,纷纷另寻出路。1938年,面对捷克斯洛伐克危机,以雷诺为代表的强硬派主张采取坚定立场,而以博内为代表的妥协派则坚持采取忍让态度,作为总理的达拉第动摇于两派之间。最终达拉第参加慕尼黑会议,签署协定。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法国绥靖外交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法国绥靖外交的影响。(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子产(?一公元前522年),郑国贵族,曾长期执掌郑国国政。子产提出 天人相分 的观点,认为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子产折中礼、法,主张治民 结合, 即强调道德教化和怀柔, 即严刑峻法。子产曾经做出多项改革: 作封恤 ,把井田中原来的 换土易居 制度变为 自爱共处 ,使农民所耕种的土地由定期分配到永久占有;在田税方面,对私田 履亩而税 作丘赋 ,改革传统征兵制度,扩大了车兵、徒卒等兵役的征收,又开始了车马兵甲等军费的征收。 铸刑书 ,把刑法公诸于众,改变了过去贵族不公开刑法的做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由于子产治国有道,郑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兴旺局面。子产去世时, 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

——摘编自李学勤《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子产执政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子产的思想与活动。(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