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1.2019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5 浏览数:1103

一、单选题

1.

图8是西周分封示意图,其布局结构能够反映出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下列有关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8

A.以宗法制为原则的权利分配B.加速民族重组与融合的进程C.同姓亲族均分布在中原战略要地D.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政治制度

2.

夫大块(自然)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先秦时期表现出善生乐死的超然态度,主张薄葬的学派应该是(  )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3.

故宫博物院钟表馆收藏了十八世纪200多件中外各式钟表,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礼物—— 铜镀金写字人钟 (见图9)当启动开关时,一个欧洲绅士模样的机械人就会在面前的纸上写下 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8个汉字。这件藏品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图9
①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② 天朝上国 的思想观念   ③西方完成工业革命   ④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4.

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出现大危机,受王安石变法启发,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在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以下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为其提供了借鉴(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市易法   ④均输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5.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主权逐步丧失,如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内河航运权、使馆界及驻兵区域权等。下列条约与司法主权丧失相关的是(  )

A.《南京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

6.

阅读1873—1878年轮船招商局经营状况表,据此可知(  ) 

1873

得利六万七千余两

1874

得利十三万五千余两

1875

得利十五万一千余两

1876

得利三十四万九千余两因与英商太古公司竞争,半年少得十余万两

1877

得利四十一万九千余两因与英商太古公司竞争,少得利十万两

1878

得利七十六万六千余两因与英商太古公司议和,故有所增长

A.洋务运动兴起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B.西方列强大量减少了对华资本输出C.洋务企业起到了分洋商之利的作用D.洋务企业向洋商大肆出卖国家利益

7.

他们努力创造一种 不中不西、即中即西 的文化,其主要方法是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 材料中的 他们 是(  )

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最能体现这一制度特点的是(  )

A.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总统行使主要权力需经参议院同意C.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否决总统的提案D.总统公布法律及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

9.

法律为古代罗马人最杰出的创造物。下列有关罗马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万民法维护帝国境内所有人权益   ②适应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变化   ③随着罗马政体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④奠定了近代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是新旧事物的关系,社会主义只是否定资本主义失去生命力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一切仍有生命力的东西,则加以改造和吸收,使其变成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发展的基础。从苏俄(联)的发展历程看,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辩证关系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B.新经济政策C.经济互助委员会D.斯大林模式

11.

图10是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苏联和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对比图。该图能够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  
图10
①美苏两国的力量消长影响着国际关系   ②朝鲜战争导致美国七十年代经济下滑
③苏联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   ④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超过美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2.

席勒曾这样评论一种艺术流派: 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下列文学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A.《巴黎圣母院》B.《百年孤独》C.《大卫·科普菲尔》D.《等待戈多》

二、材料阅读

13.

制造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6分)
材料一 (汉代)发明创造不计其数,从天文数学到农田水利,从烧砖制瓦到驾车造船,到处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更无须提出丝织、造纸、冶金、制瓷等世人普受其惠的诸多贡献了,这些成就均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所以很多方面,中国的物质文化是领先的。

——《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是中国人的骄傲》

材料二 中国古代在工程技术领域确实相对同时期的其它国家水平较高,但这些成就都是建立在工匠的经验之上的,没有从科学层面进行总结、归纳。如明朝的造船业发达,那是工匠代代相传的手艺使然,但工匠并不懂得浮力定律。建筑学也同样如此,中国古代工匠不懂得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制造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古代制造业逐渐衰落的因素。(12分)
材料三 早在工业革命的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组织成立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19世纪30年代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显著提高,文盲率降低到欧美各国的最低水平,还培养出一大批像西门子那样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获得了发电机、电炉、电车等一系列重大发明。到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英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德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对德国经济的影响。(10分)
材料四 在建国之后的29年中,中国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通过 三线建设 ,军工制造业建立了一定基础。但是,当时的中国制造业更多地是制造工业产品,在消费品制造方面,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八十年代,国营企业还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主流,一些军工企业开始生产民用产品。 三大件 不断变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逐渐成为所有家庭的必备电器,食品和各类消费产品的品种逐渐丰富。而这十年,中国市场的特点是供不应求。
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国家充分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外资、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国的低成本后发优势逐渐显露,国际贸易开始节节攀升,国内市场逐渐繁荣。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渐拉大。
21世纪初至现在,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众多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使“Made in China”闻名全球,国内一些优秀制造企业也开始走向世界领先行列。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摘编自《剧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制造业发展史》

(3)阅读材料四,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14分)

14.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8分)
材料二 图16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时间段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数据统计图
图16
(2)依据上面数据统计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意义。(8分)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建设方案倡导合作才能共赢。(8分)
材料一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曾深情地预言: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1)欧洲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走向联合的?在雨果去世后的一百多年里,这个 预言 进展得如何?试举出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两个事例。(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