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1.2019届安徽省黄山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17 浏览数:4122

一、单选题

1.

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  ) 

君主姓氏

姬姓—姬姓

姬姓—非姬姓

非姬姓—非姬姓

战争次数

130

331

328

A.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B.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D.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2.

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在汉武帝后, 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 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变化反映了(  )

A.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B.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C.重文轻武 成为传统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3.

汉赋《蓝赋》记载: 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 据此可推断汉代(  )

A.农业地位的下降B.民间纺织业渐成规模C.商品经济的发达D.农业专业化现象开始出现

4.

如今国家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有学者在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进行总结时提出 要想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读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读小说,不仅当文学读,还当思想读。 这是因为明清小说(  )

A.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B.反映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C.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俗易懂D.符合统治者的政治文化需求

5.

教育与人才选拔体制的改革关乎国运兴衰。古代科举制度是传统士人进身之途,但在清末有了重大变化,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中提出:改变考试的内容、减少中式的名额、废除文科科考。据此说明科举改革意在(  )

A.鼓励经世实学B.废除中式科考C.改变考试内容D.学习西方文化

6.

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 铁血十八星旗 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 十八星 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 汉满蒙回藏 等五大民族共和的 五色旗 。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7.

近代以来,随着政治革新和文化启蒙的开展,面向大众的 送字下乡 逐渐成为政治和知识精英的一种共识,参与扫盲的主体有西方传教士、民间知识分子以及国共两党。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普及教育,提高文化水平B.改造社会,救亡图存C.民众是政治社会生活的主体D.宣传民主科学,消除愚昧迷信

8.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  ) 

时间

1949

1953

1956

文科学生占比

10%

1490%

9%

A.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B.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

9.

下表为一些西方思想家的主张

时间

人物

有关上帝和宗教的言论

公元前5世纪

普罗泰格拉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13世纪

阿奎那中世纪神学家

天主神学美德的目标是天主本身,天主是所有事物的尽头,超越了我们的理性所能取得的知识。

18世纪

伏尔泰

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古希腊已经产生无神论思想B.中世纪理性已与宗教并行不悖C.伏尔泰否定上帝的存在D.理性的发展加速了与宗教的对立

10.

帝国主义 可泛指一定国家、民族对外扩张,并对别的国家、民族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控制的政策、主张或活动。但 帝国主义 一词是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才确立其经典含义的。以下属于 帝国主义 经典含义的是(  )

A.鸦片战争B.英法的殖民战争C.杜鲁门主义D.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11.

普法战争结束后不久,法国社会认为,是德国的教师打败或帮助打败了法国军队,因此,教育改革……被视为是一种 爱国主义责任 …… 1875年,为应对法德两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英国皇家科技发展与教学委员会主张在大学中设立科学博士学位。英法两国的教育改革本质上说明了(  )

A.教育改革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条件B.国家间竞争压力要求科技进步C.英法在两次工业革命中都居于领先D.教育改革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完善

12.

下图是美国漫画家于1947年创作的漫画《斯大林的保卫战》,反映战后马歇尔计划推行的情况。对作者意图理解最合理的是(  )

A.暴露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B.说明斯大林是冷战的幕后推手C.显示了战后美苏两国关系有所改善D.反映苏联制止美国对欧洲的渗透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6世纪,英格兰拥有373个市镇,根据规模和功能分为三种类型:一种300~400人口的小城镇,市场的影响所及为周围几英里的农村;第二种是人口在600~1000人口的市镇,几乎所有的郡都有6个这样的市镇;最大的市镇在郡府所在地,英国东南部五大郡中各有两个彼此竞争的郡城,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在经济和思维方式上影响着广大农村。

——徐浩《中世纪西欧市场和市集制度探析》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第七章》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中、英两国市镇发展的异同,分析促进英国市镇发展的因素。(13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英市镇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并简析其原因。(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下图为史学界关于世界各国现代文明形态的两种观点:
请根据其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简要评析。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唐朝,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据《新唐书》记载: 国子学,生三百人,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孙或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为之;太学,生五百人,以五品以上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或三品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为之;四门学,生千三百人,以勋官三品以上无封、四品有封以上子为之;律学,生五十人,书学,生三十人,算学,生三十人,以八品以下子及庶人之通其学者为之。 当时对学生的身份限制较为严格,只有律学、书学和算学才允许酌收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在地方州县也设有经学博士、助教,主管教育本州县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体系。
宋朝,中央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三学,州县各设州县学。国子学收朝廷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资格限制有较大程度的放宽。宋朝是书院发展的兴盛时期,数量多、规模大、组织严密和制度完善是空前的。南宋许多著名理学家都热心于书院教育,如朱熹先后主持修复了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书院为有志于学术的士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书院与家庭教育、蒙养教育等民间教育组织形式,是构成宋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时美芳《略谈宋代的教育改革及影响》、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学校教育与唐代相比有何发展,并简述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学校教育发展的社会作用。(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运动在英国广泛兴起。所谓和平主义,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西方国家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其实是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是过于苛刻了;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激怒,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这就是当时人所持的一整套和平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既有真理又有误解。和平主义还另有其他根源,这在法国最为明显。……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因此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是要节省人力。如果发生战争,法国人希望主要是在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马奇诺防线内进行战斗。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西方国家出现 和平主义 思潮兴起的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和平主义 思潮对20世纪20、30年代国际关系的影响。(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
材料 范旭东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后,他毅然回国,准备一展 工业救国 的宏图大志。1914年12月,久大精盐厂生产的海王星牌精盐终于问世,掀开了中国制盐技术史上新的一页。1926年6月,洁白、干燥、无杂质的 红三角 牌纯碱下线了。1926年8月,美国在费城举办万国博览会,红三角纯碱参加了展览,荣获金质奖。1937年2月,卸甲甸的永利硫酸铵厂生产出第一批硫酸铵,从此揭开了中国化肥工业崭新的一页。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因在抗战中过度操劳,范旭东于1945年10月4日抗战胜利之际与世长辞,毛泽东为他题写了 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的挽联。

——摘编自焦建全《中国化工先导范旭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旭东 工业救国 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范旭东 工业救国 的历史作用。(9分)

Baidu
map